張家莊鄉(山西省山陰縣下轄鄉)

張家莊鄉(山西省山陰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該鄉地處東經111°54’87”,北緯39°03’58”。位於雁門關北5公里,山陰縣城南40公里。距北京500公里,北距大同雲崗150公里,渾源恆山100公里,應縣木塔60公里。100公里周圍有楊家祠堂、崇福寺、蘆芽山等多處旅遊景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8國道在鄉境內達13公里,大運高速公路達11公里並有互通口,朔蔚、應廣途經3公里,距北同蒲鐵路、韓原鐵路不足20公里。全鄉12個村,2008年實現了通達通暢,總里程為37公里。漢墓群內修建砂石路10公里,登長城盤山路2.2公里。總之,旅遊區內四通八達,交通、旅遊十分便利通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莊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朔州市
  • 方言:晉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晉F
  • 著名景點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
鄉情概況,行政區劃,歷史沿革,經濟發展,

鄉情概況

該鄉地處山西北部、山陰縣南端。南依雁門、崞、代之屏障,北扼燕雲之咽喉,西傍平朔之險雄,東靠勾注之峰巒,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鄉屬溫帶太陸性季風氣候,低溫乾燥、冬長夏短。由於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進展,防護林網的營造,環境氣候得到有效改善。春見青山綠水,夏看雲遮霧罩,秋睹滿目金黃,冬看雪蔽山野。年光照時間約2800小時,無霜期130天左右,平均降水量400-一450毫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高於全省人均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較豐富,深層基岩水可開發。主要家產品膏玉米、小雜糧、蔬菜、鮮牛奶等。

行政區劃

鄉政府駐張家莊,轄張家莊、舊廣武、新廣武、泉子溝、陸莊、水河鋪、山陰莊、天圪老、西察罕鋪、東察罕鋪、油坊、南寺、羊十二莊、林橋14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該鄉古屬冀州北域,春秋北狄所居,戰國歸趙地,秦屬雁門郡,漢屬陶、陰館縣,後魏屬神武郡,北齊屬太平郡,隋屬神武縣,唐屬馬邑郡,五代屬寰州,宋沿之。遼屬河陰,歸朔州、應州領,金大定七年屬山陰。金屬忠州,元屬金城縣,元末屬山陰至今。
戰國時趙武靈王置勾注塞即今新廣武城,漢建西徑雁門關於白草口內,距今舊廣武城約5華里,唐築東徑雁門關,新廣武設驛站,遼築城池即舊廣武城於白草口前,並建隘城於城西南山坡。後人稱六郎城。1374年(明洪武七年),建廣武營即新廣武城。是年對遼城即舊廣武城包磚整修。1513年(明正德八年)築東起渾源,西至寧武的長城。1605年(明萬曆33年),廣武境內至寧武長城包磚。清代曾對舊廣武城做過修葺。建國後,省文物主管部門曾多次撥款對舊廣武城進行維修。並對漢墓群進行普查標椿。1992年。成立廣武漢墓群保管所,並派專人管理。

經濟發展

該鄉有耕地面積36372畝,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7426噸,鮮奶產量17700噸。人均收入達5159元,居民儲蓄存款余超3171萬元。
全鄉公路里程37公里,實現村村通,截至2009年,農民居住面積人均30平方米,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校1座,學生491人。設圖書館、文化站各1處,鄉醫院l座。7703人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130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2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生態建設方面,全鄉林地面積已達43000畝,其中旅遊區林地面積3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
新農村建設的巨大變化,為旅遊深層次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社會經濟的發展更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豐富的旅遊資源將會促進全鄉產業結構調整,為構建和諧、文明、富裕的新張家莊鄉產生極大的助推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