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志

《張家界市志》是張家界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張家界市志
  • 作者:張家界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6年10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張家界市志》為張家界市建立後的首部市志。該志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地記述市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綜合反映建市lO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歷程。

作品目錄

封面
張家界市志
《張家界市志》編纂委員會
《張家界市志》編輯部
《張家界市志》采編人員
《張家界市志》審稿人員
凡例
圖片
金鞭岩
石英砂岩峰林
御筆峰
金鞭溪
袁家界
空中田園
神兵聚會
鴛鴦瀑布
天下第一橋
楊家界
黃石寨
天子山
仙女散花
雲青岩
鷂子寨
西海
點將台
黃龍洞
寶峰湖
天門山
茅岩河
九天洞
龍王洞
湘鄂川黔紀念館
賀龍故居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碑
賀龍紀念館
普光寺
五雷山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5年3月25~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到張家界視察。圖為江澤民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視察時留影
2001年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偕夫人朱琳在黃石寨景區視察
2001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錇基在張家界視察時與省、市部分領導及參加接待的工作人員在張家界森林公園合影
1995年9月8~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到張家界視察。市委書記肖征龍陪同視察
2001年9月15~18日,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在張家界市委書記劉力偉、市長魯平益、市委副書記郭樹人、市人大主任嚴高明、市委常委、秘書長劉紀福、市人大副主任饒升梅陪同下視察武陵源風景區
2005年10月30~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市委書記劉力偉、市長鬍伯俊、市人大主任張金華陪同下視察張家界市
2005年7月18~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市委書記劉力偉、市長鬍伯俊、市政協主席劉德美、市委常委、秘書長盧建國陪同下視察張家界
1988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耀邦到大庸視察時,在火車上與中共大庸工委書記趙傑兵等市領導一起交談
1997年10月23~27日,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視察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1990年11月9~12日,原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華國鋒在張家界調研期問題詞:“加強團結,艱苦奮鬥”
1996年5月15~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省委副書記、省長楊正午、省委副書記鄭培民、張家界市委書記肖征龍、市長李剛鋌等領導陪同下視察張家界市。圖為李嵐清與省、市領導及警衛接待人員合影
2004年4月15~1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尉建行到張家界視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1995年3月25~28日(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陪同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張家界市期間在景區留影
2003年12月13~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視察張家界市
2004年10月23~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乾,在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伯華、副書記孫載夫、省委常委、秘書長於來山,市委書記劉力偉陪同下視察張家界森林公園
1992年6月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科學家錢偉長視察張家界時與市委書記趙傑兵、市長肖征龍、市委副書記吳松盛、市委常委孫鳳鳴等合影
2002年5月20~2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任建新視察張家界市。圖為任建新與市領導和接待人員在水繞四門合影
2003年10月18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左五),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左六)在湖南省副省長許雲昭(左一),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右四),張家界市委書記劉力偉(右七)的陪同下到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第一中學視察
1996年3月25日,賀龍銅像揭幕
1996年3月25日,在紀念賀龍誕辰100周年暨賀龍紀念館落成典禮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代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大會上講話
1991年11月8日,第一屆中國湖南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開幕式
1994年8月18日,張家界荷花機場通航
1999年12月8日,張家界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開幕式
2003年9月26日,2003張家界旅遊商品展銷暨首屆農副產品博覽會開幕式在永定城區商業步行街舉行
2006年6月30日,市第三屆全運會開幕式在桑植縣賀龍體育館舉行
2003年9月12日,全國皮划艇激流迴旋比賽在武陵源舉行
2004年11月6日,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在張家界森林公園演出
荷花機場
火車站
常張高速公路
通往武陵源景區的老木峪隧洞
通過景區的張清公路
張羅公路
油路建設
張家界市城區
人民廣場
大庸橋公園
賀龍水庫水電站
魚潭水電站
江埡水庫
黃石寨索道
天門山索道·盤山公路
景區游道
張家界移動通訊大樓落成慶典
市郵政大廈
1993年7月23日,張家界市遭受歷史上罕見的洪澇災害
2002年峻工的市區防洪大堤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題詞
江澤民為賀龍公園題字
江澤民為賀龍紀念館題寫館名
胡耀邦題武陵源
葉劍英題天子山
李鐸題:絕世奇觀
沈從文題張家界
自家斧劈,湘西張家界(吳冠中)
不必認真之張家界之隨想(黃永玉)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到土家風情園參觀
著名表演藝術家馬玉濤、李維康遊覽張家界景區
2004年11月6日,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在張家界演出,圖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演唱
地級市籌備會
市第一次黨代會
市第一屆人代會
市第一屆政協會
市第四次黨代會
市第四屆人代會
市第四屆政協會
市委辦公樓
市人大辦公樓
市人民政府辦公樓
市政協辦公樓
廣州軍區司令員陶伯鈞(中)在張家界市軍分區政委李木生(右)司令員楊正武(左)陪同下視察張家界軍分區
2001年10月,中央政法委、中央綜治辦負責人在省、市有關負責人陪同下檢查綜治工作
2002年8月,法務部負責人視察張家界監獄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李世雄少將在永定消防中隊檢查個人防護裝備
2004年4月,國家人防辦副主任王勝利(前排右)在副市長杜芳祿等陪同下,視察市人防工程建設
2003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負責人在湖南出版集團負責人陪同下視察市新華書店
2004年9月25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華山(中)在省局助理巡視員吳官保(右一)陪同下,在景區環保客運車隊檢查安全工作
國家工商總局消保局局長毋建華在省工商局副局長陽芳華等陪同下,到武陵區工商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調研
原民政部副部長、中華慈善總會會長閻明復(左四)在湖南省民政廳副廳長張成桂(左三)和市領導的陪同下到張家界市考察
2001年7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前排右四)到張家界市考察調研,圖為鄧朴方與省市領導及市區縣殘聯幹部職工合影
國家科技部紀檢組長吳忠澤在市、局負責人陪同下到張家界檢查指導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航空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張彥仲(前排中)到張家界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考察
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楊正午視察魚潭水電站工程
2006年5月18日,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張家界市委書記劉力偉、慈利縣委、縣政府負責人陪同下視察慈利縣旅遊服務業
2002年,省委書記楊正午(右三)、省長周伯華(右二)在武陵源區委、區政府負責人的陪同下視察天子山風景區
2004年7月,省長周伯華在桑植縣委、縣政府負責人陪同下視察桑植康華公司
省長周伯華在市委書記劉力偉的陪同下視察市高新技術企業——貿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003年5月9日,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胡彪在市、局負責人陪同下檢查市“非典”集中收治醫院工作情況
2005年4月,永定區龔家垴村被評為全省精神文明村鎮,省委副書記謝康生給村書記龔志鵬授牌
湖南省軍區司令員鄭治棟在永定區武裝部調研
湖南省軍區李今偉政委視察張家界市武裝幹部培訓中心建設工地
副省長唐之享到航校調研
副省長賀同新檢查鷂子寨游道建設
副省長甘霖(右三)在省衛生廳、市衛生局負責人陪同下到桑植縣檢查救災防病工作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行長彭志堅在市人民銀行負責人陪同下檢查金融工作
省地稅局卿漸偉局長在市地稅局負責人的陪同下,考察桑植縣地稅局第二徵收分局
省林業廳廳長葛漢棟與市林業部門負責人檢查指導林業工作
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漢良考察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
省計委副主任焦秀蘭(左一)在張家界一中檢查工作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吳科政一行考察慈利縣局辦公樓基建建設
2003年12月,市委書記劉力偉(左一)與公園管理處、黃石寨索道負責人商討旅遊工作
市委書記劉力偉在桑植一中新校區調研
市經貿委負責人陪同市長魯平益檢查”雙博會”的籌展工作
市長鬍伯俊為張家界電信分公司授“文明單位”獎牌
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楊次偉和市財政局負責人在三岔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基地調研
2002年12月21白,市、區負責人參加張家界科技工業園開園儀式
市農辦、市扶貧辦負責人到建整扶貧村慰問貧困戶
市農業局負責人到桑植紅提葡萄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2005年4月19日,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到張家界科技工業園檢查安全生產
市農發行負責人檢查執行糧棉信貸管理辦法執行情況
市石油公司負責人檢查加油站工作
市交通局、市公路局負責人在市路橋公司負責人陪
市房產管理局負責人在旅博會上頒獎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與貧困村村民交談
市婦聯主辦社區文化活動
2005年4月,在市旅遊局辦公樓會議室召開全市旅遊發展工作會議
1991年9月24~26日,張家界市科協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2000年5月30日,全市科技教育大會召開
2005年8月26日,省地方志編委會在張家界市召開《張家界市志》評審會議,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全市勞動保障暨再就業工作表彰大會
市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
1999年12月7日至2000年1月15日,市直機關進行為期40天的機關作風整頓。圖為總結大會會場
2004年11月23~24日,張家界市殘聯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市委禮堂召開,圖為省市領導與全體與會代表合影
市銀監局召開金融工作座談會
2004年12月18日,在張家界國際大酒店舉行武陵源核心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
市城管局開展宣傳活動
市農發行發放退耕還林糧食
退耕還林坡地
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分析
城區無公害蔬菜基地一角
市公安局實行科級幹部競爭上崗
武陵源區公安分局榮獲優秀公安局授牌儀式
在景區執勤的交通民警
消防
福利彩票發行
市政府、市殘聯負責人為西溪坪殘疾人員贈送輪椅
市新華書店開展送書下鄉活動
2005年2月,市新華書店邀請全國著名兒童作家曉玲叮噹在張家界簽名售書
張家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銷毀假劣藥品
醫療保險
市正大拍賣公司在百貨大樓舉辦拍賣活動
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現場競標會
市首屆房產交易會
市地稅局組織暢遊張家界萬人簽名活動
環衛工人清掃垃圾箱
市法院辦公樓
市檢察院辦公樓
市法院審判庭
市公安局辦公樓
市消防通信指揮中心
市交警支隊辦公樓
市國土局辦公樓
市地產交易辦事大廳
市旅遊局辦公樓
市林業局辦公樓
市公路局辦公樓
市建設局辦公樓
市招商合作局辦公樓
市規劃局辦公樓
市線路局辦公樓
市衛生局辦公樓
市移民局辦公樓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辦公樓
市急救中心
慈利縣人民醫院
建設中的永定區委區政府辦公樓
慈利縣政府辦公樓
桑植縣委辦公樓
武陵源區委區政府辦公樓
武陵源區人大辦公樓
武陵源景區標誌門
武陵源寶峰大橋
武陵源吳家峪口拆遷安置小區
桑植縣城文明路
市石油公司辦公樓
張家界路橋總公司綜合辦公樓
永定建安公司辦公樓
市人民銀行微機房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支持的職工住房建設
市公路局瀝清油廠煉油車間
張家界電視台前端播出機房
微波高山台站
市移動通訊公司陵園路門市
永定區楓香崗敬老院
2003年10月,“湘滋結好”二十周年慶典,湖南省青少年代表團與日本小朋友在一起
2004年7月28日至8月18日,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一行14人到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第一中學舉辦英語夏令營
加拿大專家到市人民醫院指導婦幼工作
2000年8月,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
市民族中學(湖南師大張家界實驗學校)師生與香港環宇希望集團進行英語交流夏令營活動
學校體育
湖南省2004年高考(理科)狀元龔傑(桑植一中應屆高中畢業生)
張家界市一中師生在科技館進行天文觀測
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教學校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樓
張家界市一中校園大門
武陵源一中田徑場
慈利一中夜景
桑植一中新校區
2004年11月1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和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的“走進張家界採風寫生和創作活動”開幕式
2001年1月12日,市公安局舉辦全市公安系統首屆文藝匯演
慈利縣人民醫院職工文藝匯演
市銀監局組織職工籃球賽
桑植縣建設系統職工籃球賽
2002年元宵節,“正大拍賣獅龍隊”參加鬧新春活動
江埡溫泉
軍聲畫院
砂石畫《古城》(李軍聲)
省內名優企業“家潤多”入駐張家界市城區
家潤多超市
張家界土特產“茅岩莓茶”
張家界旅遊商品設計開發大賽展廳
張家界遊人中心
天門山寺遺址
虎鈕(錞)於
西漢銅俑
桑植芙蓉龍化石
戰國竹簡
梅花殿
土家哭嫁
土家民居
茅古斯舞
土家服飾
張家界市行政區劃圖
目錄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
第一章 區域沿革
第一節 位置 面積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市治 區縣
第一節 市治
第二節 永定區
第三節 武陵源區
第四節 慈利縣
第五節 桑植縣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土壤 植被
第一節 土壤
第二節 植被
第三章 氣候 水文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水文
第四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動植物資源
第二節 礦藏
第五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水災
第二節 旱災
第三節 大風 冰雹
第四節 其它自然災害
第三編 經濟綜述
第一章 國民經濟發展水平
第一節 國民經濟發展狀況
第二節 產業結構調整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投資
第四節 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農村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企業體制改革
第三節 流通體制改革
第四節 財稅體制改革
第五節 計畫、投資體制改革
第三章 國民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統計管理
第三節 審計監督
第四節 工商行政管理
第五節 物價管理
第六節 國土資源管理
第七節 質量技術監督
第四編 旅遊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一節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第二節 索溪峪自然保護區
第三節 天子山自然保護區
第四節 楊家寨風景區
第五節 永定區轄區景觀
第六節 桑植縣轄區景觀
第七節 慈利縣轄區景觀
第二章 開發建設
第一節 景區規劃
第二節 項目建設
第三節 宣傳促銷
第三章 管理服務
第一節 管理保護
第二節 旅遊服務
第三節 旅遊效益
第四章 名人覽勝
第一節 黨和國家暨軍隊領導人視察張家界
第二節 社會名人遊覽張家界
第五編 農業
第一章 種植業
第一節 糧油作物
第二節 經濟作物
第三節 土壤肥料
第四節 種子管理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六節 農業科技
第七節 農業法制
第八節 對外合作
第二章 農業綜合開發
第一節 沼氣生態農業
第二節 旅遊農業
第三節 丘崗山地開發
第四節 科教興農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封山育林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退耕還林
第四節 林業科技
第五節 林業管理
第六節 林業法制
第四章 畜牧水產
第一節 畜牧業
第二節 水產業
第三節 動物疫病防治
第四節 養殖管理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水利建設
第二節 水利管理
第三節 防汛抗旱
第四節 水土保持
第六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
第二節 生產行業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四節 重點企業及名優產品
第七章 農業機械
第一節 農機推廣
第二節 農機管理
第三節 技術培訓
第八章 扶貧開發
第一節 項目 資金
第二節 措施
第三節 效果
第九章 氣象
第一節 氣象觀測
第二節 氣象預報
第三節 人工降雨
第六編 工業
第一章 煤炭 電力
第一節 煤炭工業
第二節 電力工業
第二章 機械 建材 冶金
第一節 機械工業
第二節 建材工業
第三節 冶金工業
第三章 醫藥 化工
第一節 醫藥工業
第二節 化學工業
第四章 食品 捲菸
第一節 食品工業
第二節 捲菸工業
第五章 輕紡 工藝品
第一節 輕紡工業
第二節 工藝品
第七編 交通 郵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鐵路
第三節 民航
第四節 水路
第二章 郵電通信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信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節 無線電管理
第五節 網際網路
第八編 商業 貿易
第一章 商業
第一節 國有商業
第二節 非國有商業
第三節 供銷社
第二章 糧油貿易
第一節 收購
第二節 銷售
第三節 管理
第三章 飲食 服務
第一節 飲食業
第二節 服務業
第四章 石油貿易
第一節 購銷
第二節 管理
第五章 菸草專賣
第一節 菸葉生產
第二節 捲菸購銷
第三節 市場管理
第六章 鹽業貿易
第一節 購銷
第二節 管理
第七章 對外經濟貿易
第一節 對外貿易
第二節 利用外資
第三節 經濟合作
第八章 物資貿易
第一節 流通體制
第二節 經營管理
第九章 市場
第一節 市場建設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十章 海關 商檢
第一節 海關
第二節 商品檢驗檢疫
第九編 財稅 金融 保險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收入
第二節 財政支出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四節 國有資產管理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國家稅務
第二節 地方稅務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金融業務
第二節 金融管理
第四章 證券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證券業務
第五章 保險
第一節 中國人民保險
第二節 中國人壽保險
第三節 平安人壽保險
第四節 平安財產保險
第十編 城鄉建設 環境保護
第一章 城市建設
第一節 城市規劃
第二節 城市公用設施建設
第三節 園林綠化
第四節 環境衛生
第五節 城市管理
第二章 城鎮建設
第一節 城鎮規劃
第二節 城鎮建設
第三節 建設管理
第三章 建築業
第一節 勘察設計
第二節 建築施工
第四章 房地產業
第一節 住宅建設及房地產綜合開發
第二節 住房公積金管理
第三節 物業管理
第四節 產權產籍管理
第五節 房地產市場管理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狀況
第二節 環境監測
第三節 環境治理
第四節 監察執法
第十一編 黨派 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張家界地方組織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重大決策
第四節 組織建設
第五節 思想建設
第六節 紀檢監察
第七節 政法綜治
第八節 統一戰線
第九節 政策研究 機關黨建
第十節 黨校教育
第十一節 史志 檔案
第十二節 接待 機關事務管理
第二章 民主黨派
第一節 中國民主同盟張家界地方組織
第二節 九三學社張家界地方組織
第三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張家界地方組織
第四節 中國民主促進會張家界地方組織
第三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四節 工商業聯合會
第五節 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十二編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代表會議
第二節 常務委員會
第三節 法律法規監督
第四節 代表視察
第五節 議案建議批評意見辦理
第二章 人民政府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政府常務會議
第三節 施政舉要
第四節 法制 信訪 督查
第五節 外事 僑務
第六節 重點工程建設 移民安置
第三章 人民政協
第一節 政協委員
第二節 委員會議
第三節 組織機構
第四節 重要活動
第十三編 軍事 公安 司法
第一章 地方軍事
第一節 軍事機構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戰備設施
第五節 後勤保障
第六節 駐軍
第七節 武警
第二章 公安
第一節 社會治安管理
第二節 打擊刑事犯罪
第三節 打擊經濟犯罪
第四節 戶政管理
第五節 禁毒
第六節 經濟文化保衛
第七節 監所管理
第八節 交通安全管理
第九節 消防
第十節 警衛
第十一節 邊防檢查
第三章 檢察
第一節 反貪污賄賂
第二節 刑事檢察
第三節 民事行政檢察
第四節 法紀檢察(瀆職犯罪偵查)
第五節 監所檢察
第六節 控告申訴檢察
第七節 林業檢察
第四章 審判
第一節 刑事審判
第二節 民事審判
第三節 經濟審判
第四節 行政審判
第五節 林業審判
第六節 審判監督
第七節 案件執行
第八節 推進法院改革
第九節 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
第五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普法宣傳
第二節 公證、律師、法律援助
第三節 人民調解與基層法律服務
第四節 法學教育
第五節 監獄勞改
第十四編 人事 勞動 民政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公務員管理
第二節 軍轉安置
第三節 工資
第四節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
第五節 人才市場
第二章 勞動和社會保障
第一節 勞動制度改革
第二節 就業和再就業
第三節 勞動監察
第四節 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
第五節 醫療保險
第三章 民政
第一節 優撫安置
第二節 救災救濟
第三節 社會福利
第四節 基層政權建設
第五節 社會事務管理
第六節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第七節 殘疾人事業
第十五編 科技 教育
第一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科技隊伍
第二節 科技活動
第三節 科技管理
第四節 科技成果
第五節 社會科學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基礎教育
第二節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第三節 成人教育
第四節 高等教育
第五節 社會力量辦學
第六節 教育管理
第七節 招生考試和就業指導
第八節 教師隊伍
第九節 教育經費與設施
第十六編 文化 新聞 體育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民眾文化
第二節 民族文化與旅遊文化
第三節 文物
第四節 電影
第五節 文化市場管理
第六節 圖書
第七節 文學藝術
第二章 新聞出版
第一節 報紙
第二節 廣播電視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機構 隊伍 設施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三節 競技體育
第四節 體育產業
第十七編 衛生 人口 計畫生育
第一章 衛生
第一節 機構隊伍
第二節 基礎建設
第三節 預防保健
第四節 衛生監督執法
第五節 醫政管理
第六節 醫學教育與科研
第七節 中醫藥事業
第八節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第九節 愛國衛生
第十節 紅十字會
第十一節 藥品監督管理
第二章 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一節 人口構成
第二節 人口規劃與統計
第三節 政策措施與管理
第四節 宣傳
第十八編 民族 宗教 民俗 方言
第一章 民族
第一節 主要少數民族
第二節 民族事務
第二章 宗教
第一節 宗教派別
第二節 宗教事務管理
第三章 民俗
第一節 生產習俗
第二節 生活習俗
第三節 婚嫁習俗
第四節 喪葬習俗
第五節 信仰 禁忌
第六節 歲時節令
第七節 歌舞戲曲
第四章 方言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語音
第三節 辭彙
第四節 語法
第十九編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
相(向)單程
陳從 覃兒健
向大坤
周敘
郭宏升
覃懷遠
沙文清
席大成
胡先容
孫開華
劉明燈
羅劍仇
唐犧支
侯昌銘
田金楠
湯子模
賀敦武
朱嗣堂
余願學
賀文選
賀錦齋
賀桂如
張一鳴
吳虎臣
佘惠
王炳南
賀英 賀滿姑
於兆龍
覃輔臣
李吉宇
覃子斌
陳伯丹
陳策勛
朱華生 朱際凱
杜心五
賀龍
丁祖曉 李啟順
向漢生
田奇(琟)
向黑櫻
韋紹坤
袁任遠
黎瑜
卓炯
張沈川
朱紹田
龔福恆
彭碧玉
谷志標
肖慶雲
李德友
湯祖堉
趙繼書
張德
賀鵬飛
第二章 人物簡介
廖漢生
陳能寬
范子瑜
汪嘯風
蹇先任
蹇先佛
賀邦靖
李華洲
賀捷生
谷佑箴
李萬海
賀文玳
譚博文
卓康寧
張勝明
黃炳秀
張宏光
輯錄
一、重要文獻選錄
二、藝文選錄
三、處級單位機構沿革和負責人名錄
鳴謝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