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家港精神的發源地--楊舍鎮是張家港市的城關鎮,始建於西晉太康二年,古稱暨陽。開發區於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設立。2008年9月,為整合發展資源,形成區鎮一體優勢,開發區和楊舍鎮實施合併。區鎮總面積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萬人,戶籍人口28萬人,下轄5個城郊辦事處和4個城區街道,管理55個社區居委會和49個行政村。經歷十八年的拼搏與努力,如今的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投資者的福地,創業者的天堂。2011年,在香港中華工商業協會主辦的“2011兩岸四地國際投資合作高峰論壇”上,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園區”前10強的稱號。9月,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沿江、沿海最具活力的經濟帶核心區域,緊鄰億噸大港張家港港口,沿江高速、蘇嘉杭高速、錫通高速、204國道穿境而過,距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長三角工商業發達的大中型城市車程均在1小時左右。市域內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規劃建設的滬通鐵路、通蘇嘉鐵路、沿江城際鐵路在此交匯,同城效應即將顯現。
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區鎮產業基礎雄厚,集聚了一批電子信息、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環境保護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彩虹玻璃基板、駿馬鋼簾線等為主體的“新材料”產業,以愛康、盛康、江蘇永能、張家港永能、宏寶新能源、康維明背板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新美星、海陸重工、富瑞特裝、申港重工、馬尼托瓦克、天威五洲、西馬克等油氣、核電、智慧型電網、冶金裝備領域企業為代表的“新裝備”產業發展迅猛,預計今年新興產業的銷售將占區鎮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服務業發展欣欣向榮。依託城區的優勢,大市場、大商貿、大物流等服務業發展迅猛。九州家具建材城等專業市場活躍,紅星美凱龍、沃爾瑪等國際一線品牌店相繼入駐。汽車4S店眾多,汽車生活廣場初步形成。新點軟體、金蝶軟體和如意通動漫等現代服務業集聚於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園,全市軟體動漫產業高地初顯雛形。引進中科長江等風投、創投基金50家。引進滙豐、友利外資銀行,實現“非綠地”投資新突破。創意軟體動漫園開工,曼哈特等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啟動,預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投入、入庫稅收完成總量全市第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按照創新創業基地、高端人才匯聚基地、高新企業孵化基地和高新產業催化基地四大特色功能定位,區內創新平台日趨完善,創新人才加速集聚。完成了科技創業園6萬平方米“孵化器”整體改造,並抬高了準入門檻,出台了淘汰機制。建成科技創業園、華東國際技術創新園2個國家級創新創業載體,其中,華東國際技術創新園獲國務院僑辦“海外人才中國創業示範基地”。智慧型電力研究院開院運作,下設柔性輸配電與變流器技術、電網安全穩定與儲能技術、電網智慧型與通訊技術、感測器與智慧型電源晶片技術、電工高技術、電子電力等六個研究所。以邁泰生物醫藥陶軍華博士領銜的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研發取得重大突破,首個藥用酶項目於投產,陶軍華成功入圍國家“千人計畫”,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領效應逐步放大。區鎮擁有省級以上博士後工作站3家,省院士工作站6家,省研究生工作站12家,省工程技術中心12家。柔性引進和剛性引進並舉,累計引進市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2名,領軍型人才25名,“姑蘇人才”5名,省“雙創”人才6名。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集聚開發區創業,區鎮用於科技創新的投入一年累計超區鎮GDP的3‰。
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區鎮著力推進城鄉一體發展,不斷加大產業載體的建設力度。依託現有產業基礎,規劃建設的現代裝備產業園(AB區)、玻璃基板產業園、電子裝備產業園、再製造產業園、光伏產業園、駿馬工業園、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園(軟體動漫產業園)等七大特色產業園初具規模。其中,光伏產業園獲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產業示範基地”稱號,再製造示範基地獲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展前期工作。江蘇張家港太陽能光伏產業園、現代裝備產業園、石化裝備產業園、玻璃基板產業園、軟體(動漫)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獲省商務廳批准設立。中丹合作科技生態園區和電子裝備產業園正在加緊打造。開發區還負責管理南北掛鈎的“張家港宿豫工業園”和我市境外投資的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
服務理念接軌國際。開發區一貫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把最佳化服務作為推動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最佳化機構設定,成立了“八局二室一中心”,不斷改革創新服務機制,加強團隊協作,不斷提高全體人員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水平。
面向未來,開發區(楊舍鎮)將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345”戰略,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三新”產業,加快建設文化、商務、生態、科技“四大新城”,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玻璃基板、現代裝備、新型能源、特種紡織“五大基地”,推進產業與城市的同步轉型,全力打造融產業、科技、生態和現代城市元素為一體的“新興產業集聚地,生態文明典範區”,力爭走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列。
區位優勢
張家港位於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東南部,北濱長江,與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與無錫、蘇州相鄰;東連常熟、太倉,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陰、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沿江高速、錫通高速穿境而過,連線京滬、滬寧、蘇嘉杭高速,與周邊大中城市車程均在一小時左右,並緊靠張家港碼頭。
張家港境內滬通鐵路、通蘇嘉鐵路、沿江城際鐵路即將開工建設。
張家港境內長江岸線64公里,建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9個,是全年不凍不淤港口,與世界140多個港口通航通商。全國首個貨物吞吐量超億噸的縣域口岸。
交通網路
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緊鄰上海,依託長三角地區發展優勢,通過發達的高速公路、水路與周邊各主要城市相連,成為蘇錫常地區最有競爭力的工業中心之一。
1、主要聯繫周邊城市的道路:
沿江高速、錫張高速、張皋路、蘇虞張一級公路、金港大道、小河壩路、澄楊路。
2、聯繫市域其它片區的道路:
張楊公路、晨豐公路、港城大道、楊錦公路、二環路、西塘公路。
3、區內主要幹道作為各區道路的骨架的有:
北區:長安路、國泰路、興南路、興聯路等
南區:新涇路、鎮北路、西區大道、東區大道、湯橋路、育才路等
東區:振興路、農鹿路、沙洲東路、乘航西路等
西區:沙洲西路、章卿路、暨陽西路、泗閘路等
基礎設施
1、土地
開發區提供土地標準為“八通一平”,即“通電、通水、雨水、污水、蒸汽、天然氣、通訊、通路、土地平整”。地耐力為22噸每平方米,區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高度為3.3—3.5米(黃海高度),地質條件優良,地震活動頻率很低,建築抗震設計按6度設防。
2、排水
區內現有城南、城西、城北三座生活污水處理廠,以及一座南城工業污水處理廠,規劃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7萬噸。四座污水處理廠已經形成日處理污水7.5萬噸的能力。區內雨水和污水實行分流排放,污水經管網排入污水廠集中處理後達標排放。
3、供水
全市給排水公司下設有市一、二、三、四水廠,水源直接取自長江,我區供水主要由這四個水廠提供。日供水能力75萬噸。
4、供電
張家港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電力資源較為充裕。電廠電源有華宇電廠、華興電廠、金柳熱電、永興熱電、駿馬熱電。變電站資源有220(kV)變電站四座,110(kV)變電站九座,為企業提供110(kV)、35(kV)、10(kV)等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源,可實現雙迴路供電。
5、供熱
區內供熱系統由澳洋熱電、金柳江南熱電。駿馬熱電三家企業集中供給,總供熱能力為540(t/h)。
6、供氣
區內天然氣氣源充足,年供氣能力達5億立方米。
7、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提供固定通訊、移動通訊、數據傳輸、微波通訊等服務。中國電信、移動、聯通等公司在開發區建有光纖寬頻網路,為區內企業、居民提供寬頻接入服務。
8、道路
區內道路框架已基本完善,與周邊城市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連,交通便利。
345戰略
開發區緊緊抓住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機遇,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充分發揮區鎮一體優勢,選樹新標桿,明確新定位,凝心聚力,大膽創新,奮發有為,全面實施“345”戰略,即: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三新產業”,加快建設科技、生態、商務、文化“四大新城”,著力打造現代裝備、玻璃基板、科技創新、新型能源、特種紡織“五大基地”。
三 新 產 業
新能源產業:我區新能源產業主要以光伏、太陽能產業為發展重點,已有張家港市永能光電有限公司、張家港山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張家港市華程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張家港市富多士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愛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業。
新裝備產業:我區主要以電子裝備、核電裝備、智慧型電網產業為發展重點。區內已有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市新中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東熙汽車配件(張家港)有限公司、馬尼托瓦克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張家港恩斯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眾多新裝備企業。
新材料產業:我區新材料產業發展主要以矽材料、碳材料、納米材料產業為重點。已擁有阿樂斯絕熱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江蘇凱得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蘇州沃斯汀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歐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企業。
四 大 新 城
城北科技新城:將現有開發區北區全面轉型升級融入科技新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著力引進中科院、清華、上海交大等一批科研機構入駐。
城西生態新城:以朝東圩港生態清水長廊為軸線,拓展城西新區發展空間,打造與國際全面接軌的生態居住區。
城南商務新城:以紅星美凱龍、九州家具城、梁豐五金城等專業市場和澳洋動漫、順昌物流等為依託,將塘市板塊全面融入市區,大力發展國際商務、服務外包、創意軟體和總部經濟。
城東文化新城:按照暨陽文化內涵和慶安古鎮特色,全面改造乘航鎮區,充分體現中國元素和蘇式風格,適度點綴唐代古建築,以文化中心為依託,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五 大 基 地
現代裝備基地:該基地位於開發區南區,規劃總面積約5.1平方公里,東至二乾河、蘇虞張公路,西至東區大道,南至西塘公路、鎮中路,北至勤星路。該區域已擁有海陸鍋爐集團、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港星超聲有限公司、馬尼托瓦克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等裝備製造企業,未來著力打造成開發區現代裝備製造產業園。
玻璃基板基地:該基地規劃總面積2.4平方公里,東至港城大道,西至國泰北路,南至晨豐公路,北至科技路。是以電子裝備、新材料為主的現代新興產業園區。區內已落戶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科技項目——彩虹玻璃基板。該項目計畫2-5年內,為上廣電、龍騰、龍飛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配套,形成集生產與研發一體的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基地。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高世代玻璃基板產業園。
科技創新基地:該基地規劃總面積2.4平方公里,東至一乾河,南至南橫套,西至楊錦公路,北至晨豐公路。該基地主要依託大學城的科技研發優勢,圍繞研發、孵化、辦公三大服務平台,採用“政、產、研、金”的新模式配置各項功能。把科技創新基地打造成為國家級的科技園示範、蘇南首席生態智慧型園區、張家港高端創新人才集聚區。
新型能源基地:該基地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東至蘇虞張公路、二乾河,南至新豐路,西至東區大道,北至勤星路。該基地依託永能光電、天威五洲等優勢企業,著力發展光伏光電、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產業,力爭3—5年的時間,建成國內領先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
特種紡織基地:該基地位於開發區東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東至雙鹿路,西至二乾河,南至沙洲東路,北至張楊公路。已擁有40萬噸鋼簾線生產能力的駿馬集團,該企業是以生產輪胎骨架材料為主的大型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尼龍帘子布製造商,是國內最大的帘子布生產基地和鋼簾線主要產地,將打造成開發區特種紡織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