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張宗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宗勤,男,1962.9出生,副教授,碩士。1985年7月畢業於西北農學院。1985年7月-1990年12月,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實習員;1991年1月-1997年12月,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8年1月-1999年8月,西北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99年9月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副教授。其中1988年4-10月美國Twyford International, Inc. 進修。中國植物學會,林學會會員;陝西省植物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承擔講授的課程:《花卉學》,《花卉栽培》,《植物組織細胞培養》培養研究生:(協助指導14名)。主持課題6項;發表論文63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宗勤
  •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 職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農學院
  • 主要成就:紅豆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
  • 代表作品:《紅豆杉》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5年7月畢業於西北農學院。1985年7月-1990年12月,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實習員;1991年1月-1997年12月,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8年1月-1999年8月,西北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99年9月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副教授。其中1988年4-10月美國Twyford International, Inc. 進修。

主講課程

《花卉學》,《花卉栽培》,《植物組織細胞培養》。

主要貢獻

1、“紅豆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對抗癌藥用植物紅豆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完成了秦巴山區紅豆杉屬野生植物種的水平分布範圍、垂直分布、伴生種群植物特點、貯藏量及可利用性等研究,研究了紅豆杉種子的休眠與萌發,首次揭示了紅豆杉自然更新緩慢的幾個限制囚素。有關紅豆杉種苗及生殖特性的系統研究、尤其是年內二次生長現象等為國內外首先報導。通過分析測定,確立了紫杉醇類有效成分相對含連量高的地理優系,完成了陝西省紅豆杉優質原料栽培適生地區劃。建立了適宜的紅豆杉苗木快速繁育技術,解決了紅豆杉苗木大規模繁育中的技術難題,使枝插成活率達94%,移栽成活率約100%。建立了紅豆杉人工造林及人工林撫育管理技術,尤其是乾旱地區適宜的造營林技術,構成紫杉醇持續性產業化開發中提供可再生資源的成套系統技術。
出版《紅豆杉》專著一部。41萬字60頁彩圖。
2、“中國特有植物喜樹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通過資源調查、觀察及取樣分析,研究了其生物生態學特性,完成了育苗技術、造林建園栽培技術,篩選出了抗癌藥喜樹鹼相對高含量的地理優系。
3、“園藝植物組織培養與轉基因”:建立了葡萄、百合、芍藥等植物的組織培養再生體系,正在進行遺傳轉化等研究。
4、“花卉栽培技術研究”:蝴蝶蘭栽培技術(包括組織培養種子發芽、小苗至大苗培育,開花誘導,階段管理等)獲科技進步獎。研究建立了多種花卉(琴葉榕、垂葉榕、蘆薈、海棠、蕨、月季、菊花、長春花、小蔓長春花、菊苣等)組織培養與栽培技術。
1、在研項目
主要參加的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70652)單子葉植物藍色花形成關鍵轉錄因子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2012-1至2015-12,第一參加人。
(2)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果樹遺傳改良與控制技術研究及其套用’(200903044-4),起至年限:2009-2013。主要參加人。
2、完成的項目
(1)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0704009), 秦嶺地區中國紅豆杉搶救保存與開發利用技術研究。起至年限:2007,1-2011,12,課題主持。
(2)西安市科技計畫項目(YF07122)“百合新品種引種與種球國產化技術研究”。 2007.5-2009.12,課題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1734),百合花色形成關鍵基因特異啟動子功能與套用研究。2009.1-2011.12.第一參加人。
(4)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007BAD36B00 ),“環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課題:“葡萄品種優選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發與示範”(2007BAD36B08),(2007.7-2010.12),主要參加人。
(5)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特色植物高效轉化技術的建立”(2007AA10Z182)子課題“葡萄、梨、百合高效轉化技術的建立”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主要參加人。
(6) “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高產優質柑橘、桃、葡萄新品種選育----胚挽救培育抗病無核葡萄新品種”(2006BAD01A1702)(2006-2010)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野葡萄抗白粉病轉錄因子基因表達與功能的研究”(30771493),2008.01-2010.12
(3)參加863計畫項目子課題“特色植物高效轉化技術的建立------葡萄、梨、百合高效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 項目(2007AA10Z182)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百合花色形成關鍵基因(CHS)特異啟動子功能與套用研究”項目( 30871734),2008,1-2011,12,第一參加人。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1013/C02021006):百合ACC合成酶反義基因構建及其遺傳轉化。2004-2006年。第一參加人。
(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惠爾斯葡萄研究所;葡萄新品種選育與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起至年限:2010-1-2011-12,課題主持。
(7) 農業部948:“優質抗病葡萄制汁新品種及制汁技術引進”(2005-KZ40,2006-G26葡萄制汁新品種及制汁技術引進)(2006-2008),參加人。
(8)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子項目:“西北地區優質抗逆無核葡萄高效育種技術及新品種選育”(2004AA241172),參加人。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571280)“中國野葡萄抗白粉病新基因的表達與功能分析”(2006-2008),參加人。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野葡萄抗白粉病基因功能與育種套用研究”(30370993),參加人
(三)、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1. 1988年4月1日-1988年10月1日在美國Twyford International, Inc. 開展植物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產業化套用合作研究。
2. 1996年6月參加第Ⅱ屆亞太地區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學術討論會
3. 2008年8月27日-9月2日,受陝西省省渭南市外國專家局委託,擔任引進法國葡萄專家讓·雅克·卡巴西先生專業翻譯,就渭南臨渭區、高新區、澄城縣等地葡萄種植現狀進行考察與技術指導,在葡萄育苗、栽培、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商品果生產等方面開展培訓。
4. 2009年8月22-26日,新疆吐魯番市首屆乾旱半乾旱區葡萄產業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報告
五、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取得的成果
(一) 發表論文
1. 歐洲葡萄品種無核白不同營養系果實的酚類物質.中國農業科學,2011,44(17): 3594-3602
2. ‘無核白’及其營養變異系的光合作用與果實特性. 西北植物學報,2011,31(8): 1657-1664(英文)
3. 百合體細胞胚胎髮生和植株再生. 西北植物學報,2011,31(4):0834-0841通訊作者
4. 紅豆杉觀賞價值評價. 北方園藝,2011,6:114-118 通訊作者
5. 溫宿紅葡萄生物學特性及果實性狀多樣性研究.中國農學通報,2010,26(5):146-151
6. 新疆阿克蘇地區木納格葡萄果實性狀多樣性研究.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0,1:4-10
7. 不同濃度瓊脂對東方百合西伯利亞組培小鱗莖繁殖的影響,北方園藝,2010,(3):159-161(通訊作者)
8. 亞洲百合試管苗生根移栽的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0,25(2):76-79 (
9. 紙袋控肥料及葉面補鐵對無核白產量品質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2010,26(8):194-199
10. 中國紅豆杉種內和種間競爭關係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3,24 (3) :12-16
11. 紅豆杉栽培技術, 中國花卉報,2009,2,12, 第三版
12. 新疆喀什地區四個葡萄品種的引種分析.北方園藝2009,(8) :34~37
13. 環塔里木地區葡萄科研推廣現狀中國科技論文線上),2009,10,16
14. 百合花特異啟動子PchsA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功能分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37(2):135-140
15. 環塔里木盆地近七年來葡萄科研推廣狀況分析(摘要). 園藝學進展(第八輯),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ISBN 9787313052353 / 7313052359)
16. 環塔里木盆地葡萄生產研究現狀與發展思考。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08(2):50-53(通訊作者)
17. 百合 ACC氧化酶基因全長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植物學報,2008,28 (4) :0651-0656
18. 沙棘葉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 23 (4) : 93-96.
19. 紅豆杉造林移栽成活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科技論文線上2007年07月09日
20. 觀賞蕨組織培養繁殖技術初探. 中國科技論文網2007-7-5
21. 無核葡萄胚挽救影響因素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2007,27(7):1317-1322
22. 曼地亞紅豆杉育苗技術研究.陝西林業科技, 2007, (4):165-168
23. 葡萄起始培養影響因子的研究. 中國科技論文線上2006,03-53。
24. 根外追肥對紅豆杉生長的影響.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21(1):90-92,104
25. 近5年沙棘組織培養研究進展,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 21 (6) : 118~ 122
26. 良種沙棘“實優1號”組織培養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 21 (3) : 67~71
27. 不同類型葡萄無菌培養體系建立的影響因素.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41(5):622.
28. TDZ 對樹莓微繁殖的影響.經濟林研究。2004,4:50-52。
29. 發展紅豆杉藥用原料林. 中藥材。2004,26(7):477-479。
30. 紅豆杉藥用植物開發系列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04年學術年會海南分會場“中國生態藥業與藥谷建設”論文集,2004年
31. 喜樹藥用林營造. 中藥材。2003,25(2):85-86。
32. 紅豆杉枝插容器育苗技術. 防護林科技。2003,3:80,83。
33. 白皮松種胚的休眠萌發特性研究. 林業科學。 2003,39(6):47-54。
34. 油松胚培養芽增殖培養基的篩選.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9(3):36-37。
35. 四倍體刺槐優良無性系間組織培養比較.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3,18(4);414。
36. 樹莓的組織培養技術.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3,18(2):42-43,50。
37. 喜樹育苗技術. 陝西林業科技。2002,2:80-81。
38. 資源植物開發利用研究概況. 陝西林業科技。2002,3:67-71。
39. 叉蕊薯蕷的微繁殖及微型薯蕷的離體誘導。生物技術,1998,8(1)18-20
40. 產業化開發紫杉醇的前景。資源開發與市場,1997,13(1)∶42-43
41. 紅豆杉的愈傷組織誘導及培養研究(初報)。西北植物學報。1996.16(5):16-18
42. 紅豆杉扦插繁殖試驗研究。林業科技開發,1998,(6):12-13
43. 紅豆杉種子發育及幼苗生長動態。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1998,7(2):12-15
44. 南方紅豆杉幼樹生長動態觀察。陝西林業科技,1997,(3):26-27
45. 南方紅豆杉組織培養及紫杉醇的產生。西北植物學報,1998,18(4):84-92
46. 秦巴山區紅豆杉屬植物資源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96,:37-39
47. 陝西省紅豆杉藥用原料栽培區劃。中藥材,1998,21(10):490-492
48. 小蔓長春花的生物學特性及種苗繁殖。西北植物學報,1995,15 (4):314-317
49. 紅豆杉的生物學特性及套用前景。陝西林業科技,1996,2:8-14
50. 陝西省紅豆杉與紫杉醇的產業化開發。資源開發與市場,1998,14(5):22-22
51. Thidiazuron對榕樹離體繁殖的影響。植物學報,1992,34(11):889-892
52. 葡萄高效再生體系的建立研究. 中國期刊網-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4。
53. Callus Induction from the Needles of Taxus chincnsis.第Ⅱ屆亞太地區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學術討論會摘要論文集。 1998
54. 紅豆杉屬植物生殖特性的研究與分析。中國植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1998,12
55. 秦嶺山區野生草坪植物種質資源。陳佑忠主編:面向21世紀的中國草坪科學與草坪業。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9,96-97
56. 激素和無機鹽濃度對蘆薈離體培養的影響. 農業生物技術,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年9月. 155-162
57. 幾種引進的觀賞植物試管材料的快速繁殖試驗研究. 中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物技術學術討論會,1990,11,14-16,西安
58.快速繁殖技術在我省實現產業化的問題與建議. 中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物技術學術討論會,1990,11,14-16,西安
(二)專著、譯著
1. 張宗勤.紅豆杉.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092-623-2. 41萬字. 2010,10
2. 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編。《農業標準化》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ISBN7-5026-1882-1)2004。參編(編委36人):農業生物技術標準化.pp276-289
3. Zhang Zongqin(張宗勤) et al. 譯. Flora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Central China-afield guide (《黃土高原植物志》)[M]. München, Germany:IHW-Verlag.,ISBN 978-3-930167-63-0. 2007. 共336頁
(三)制定的技術規程
1. 紅豆杉育苗技術規程. DB61/T494-2010. 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0-05-07發布,2010-07-10實施
2. 紅豆杉造林技術規程. DB61/T495-2010. 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0-05-07發布,2010-07-10實施
3. 南疆紅地球葡萄栽培技術規程
4. 南疆新郁葡萄栽培技術規程
5. 南疆火焰無核葡萄栽培技術規程
6. 南疆森田尼無核葡萄栽培技術規程
(四)國家發明專利
1.一種葡萄平衡營養葉面肥及其製備方法, .
2.一種新疆沙地葡萄一次性施肥的輔助肥料及施肥方法,
(五)科研獎勵
1. “中國葡萄屬植物野生種抗白粉病基因克隆的研究”,2007年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楊凌示範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 “曼地亞紅豆杉引種及扦插繁育技術研究”2007年陝西省林業廳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四名,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三名,2008年1月28日頒發證書。
3. “黃土高原抗逆性良種推廣”。2007年陝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陝西省林業廳林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一等獎。
4. “蝴蝶蘭栽培技術”:(包括組織培養種子發芽、小苗至大苗培育,開花誘導,階段管理等)2001年獲河南省靈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河南省三門峽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第二名(技術支撐單位第一名)
(六)其他成果
2002年11月8日第九屆農高會農業實用技術講座“紫杉(紅豆杉)的開發利用、紫杉醇(抗癌藥物)的提取及市場前景、人工種植技術”;
2009年11月3日第十六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實用技術專題講座“西北黃土高原葡萄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陝西農林衛視“農事開講”欄目錄製並播放系列講座節目三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