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澤

張守澤

張守澤,男,著名書法家、學者,書畫藝術專職作家。逍遙體書法創始人,祖籍四川,自幼醉心於書道,習書至顛,喜雲遊、樂逍遙,業界人稱“逍遙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守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書法家、學者
  • 性別:男
藝術特色,藝術主張,藝術悟道,

藝術特色

張先生傳統功力深厚,書法藝術造詣為各界人士稱道,享有很高的聲譽。書法以楷、行著稱於世,併兼長隸體、瘦金體等多種字型;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空間,用現代審美意識參以傳統藝術的某些韻律和情趣,加上淵博的知識素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字型,每天逍遙自在,樂於創作,書風卻凝厚穩健而又俊逸瀟灑,業界稱之為“逍遙體”。

藝術主張

傳統精華必須熔鑄現代精神,才能真正的將傳統延續。因此,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既傳承經典亦開創未來,是獨語者,而成為當代書法的經典。(守澤語)

藝術悟道

王羲之生活在偏安江南的東晉時期,西晉滅亡的創傷與官僚政治的昏庸,使流離江南的士族階層普遍感到苦悶。由於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優裕的物質條件,他們大多嚮往山林,歸隱老莊浮屠。在談生死,煉丹藥,縱情詩酒的半醉半醒中,留下了諸多吉光片羽的文字。因書寫遒麗婉轉,一如江南山水的清韻沖和,成為那個時代文化心靈的記憶。
人的精神追求往往遠高於客觀現實,藝術的調和使之升華而妙不可言,實非常道焉。所以王國維說:“如繪畫是八重天,那書法就是九重天”。即使在電腦工具代替書寫的今天,人們依然有揮之不去的筆墨情結,那是因為書法的藝術感染力往往超越文字內容本身而直指人心。
書法是中國人的精神圖騰,傑出的書法家不可能用世俗的習慣來表述他獨有的深刻,他有自己的線條語言和圖式風格。優秀的點線,質地細密、腹實中空、肌理生動,簡潔而豐盈,張力充溢內外,具有不同質感的轉換性和使用的不可預測性。通過線條的運動,你能夠感受到書者心緒的波動,氣韻的滯暢及意志的力度。在圖式結構上,不是美術的平面構成,而是時間的不可逆轉產生圖式聚散分合的因果聯繫。這種整體氣象潛在的語言特色和空間意識,則無遺地展現出書者的才情與胸懷。
王羲之顏真卿之所以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高峰,就在於他們是筆墨語言和圖式風格的最佳創造者,亦是書法的線條形質與結構觀念的創變者。在漫長的農業社會進程中,後來的創新者都未能跳出這兩座高峰的陰影。
北碑的大量出土,它那斬釘截鐵的筆法語言和浪漫誇張的變形,使沉悶的清末看到了變法的希望。在康有為的鼓吹下,將歷史的憤懣和個人的牢騷融寓於書法的變革,雖一掃傳統的繁瑣和文弱,但在書法的藝術層面,卻只是形式的仿效和粗陋的移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書法的線條基因和形式的空間觀念。遺憾的是百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是按圖索驥的形式摹仿或刻意變化,好以古人的文辭思辨來代替具體的深入實踐論證,更好以流行概念的八卦解析引領時尚新潮。因此,當代書法不論碑學與帖學的變革,都因基因老化失去活力,文化的不自信而迷惘浮躁。時尚者,沒有歷史的包袱而輕狂冒進;保守者,缺乏對歷史的證悟,而茫然緬懷,悲情自虐。這種冒進與悲情的心態讓我們很難客觀的對待歷史的發展,融入時代的需要。如此,書法文化已落後於其他文化的與時俱進,貌似熱鬧的書壇將漸成孤島,寂寞難免。
如果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那么這個核心的精神應是至剛至大的進取包容思想,和至柔至厚的趨吉避凶的再生能力。書法如有此精神,幸矣哉。為之,當代書法人,應具有歷史的深邃眼光,洞察古今之變。寬闊的文化胸懷,不受國家民族文化的局限。獨立健全的人格品質,不為時風所移。能站在新的時代高度,融匯精華,激濁揚清,走出當下的困境。能如此,書法幸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