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山

張坤山

張坤山,1952年生,山東省淄博市人,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自1990年以來連任第三、四、五、六、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鑑定維權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美術書法院藝委會委員,海軍美術書法院副院長。併兼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八一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及20餘家全國性書畫團體名譽主席和藝術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坤山
  • 別名:魯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淄博
  • 出生日期:1952
  • 職業:法家 畫家 評論家
  • 主要成就:中國百傑書法家
張坤山簡介,張坤山藝術年表,名家點評,深入經典 融匯古今,感悟五體書法,

張坤山簡介

張坤山,1952年生,山東省淄博市人,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自1990年以來連任第三、四、五、六、七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鑑定維權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解放軍美術書法院藝委會委員,海軍美術書法院副院長。併兼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八一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及20餘家全國性書畫團體名譽主席和藝術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書法作品曾百餘次參加由中國書協主辦的一系列國家級權威性大展和大型國際書法展覽,20餘次在全國性書法大賽中獲得金獎。多次擔任全國、全軍展覽評審委員,多次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和獲得多種榮譽稱號。
曾發表百餘篇書法理論文章於專業刊物,出版有《張坤山書法集》、《張坤山書法藝術》、《張坤山書法論談》、《張坤山畫集》、《張坤山書法·名家述評》、《張坤山書法文集》、《張坤山真草求篆行五體書法作品集》等多部專著。多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全國政協禮堂、軍委大樓、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以及全國各地風景名勝、重要機構收藏刻石,或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領導和國際友人。
1999年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傑書法家”榮譽稱號;2003年被《書法導報》授予“首屆當代百名最佳書法家”榮譽稱號;2008年被媒體授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書壇30位傑出人物”榮譽稱號;2009年被《人民日報》授予“共和國文化建設功勳寶鼎”;2009年、2011年分別受到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表彰;2012年被權威專業網站評選為“當代最具實力和投資潛力書法家百強榜”前八名;2012年應中央辦公廳邀請出席元宵晚會,2012年和2013年被評選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書法家”。

張坤山藝術年表

1952年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
1960年開始臨習柳公權《玄秘塔碑》帖
1984年參展笫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
1985年參展國際書法展覽
被批准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因書法創作成果榮立三等功一次
1986年獲全國民族書法展覽一等獎
獲全國銀牛獎書法大賽最佳作品獎
作品被清海省博物館收藏
1987年獲首屆海內外書法大賽一等獎
獲東方書賽神品獎
獲黃河頌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
參展笫三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
參展國地漏臨書大展
出席瀋陽軍區軍人代表大會
1988年獲龍年國際書法大賽金獎
參加遼寧20人晉京書法展
參加軍旅五家美術書法攝影展
因書法創作成果榮立二等功一次

1989年獲中外草書大展最佳作品獎
參展第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
作品被翰園碑林收藏
1991年參展中國國際書法邀請展
參展第二屆全軍書法篆刻展覽
出席中國書協笫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1992年獲懷素全國行草書大展一等獎
參展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
獲天馬杯國際書法大賽二等獎
作品被吉林省圖書館收藏
1993年參展全國著名書法家精品展
出版《張坤山書法集》
作品被暨南大學收藏
1994年獲迎奧運全國書法大展一等獎;
獲94年國際書法展覽金獎;
獲國際現代書法展一等獎
獲建國45周年全國名人書畫大展一等獎
獲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書法特級作品獎
參展第一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
參展第一屆全國正書大展
1995年獲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國際書法展特等獎
獲慶祝中國工會成立70周年全國書畫展一等獎
參展笫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
特邀參展國際書法大展
特邀參展國際書法交流大展
特邀參展書法雜誌出版百期當代書法名作邀請展
作品被孔子博物院收藏
作品被鄧小平舊居收藏
1996年參展第二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
參展笫一屆全國行草書作品展
作品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
作品被陶淵明博物館收藏
作品被茅盾紀念館收藏
作品被賀龍紀念館收藏
1997年獲首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精品獎
特邀參展第一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名家邀請展
特邀參展中韓書法交流大展
特邀參展世界華人書法展
出席釣魚台國賓館迎香港回歸大型名家筆會
出席迎香港回歸釣魚台國賓館大型書畫筆會
1998年特邀參展笫三屆國際刻字藝術展
特邀參展笫二屆國際華人書畫展
作品被南京市博物館收藏
作品被魯迅紀念館收藏
作品被四川省博物館收藏
作品被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收藏
2000年特邀參展笫二屆亞洲書法交流大展
出席中國書協笫四次代表大會
連任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作品被抗美援朝紀念館收藏
2001年獲21世紀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大展金獎
參展第三屆全軍書法篆刻展覽
參展笫一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
調入海軍航空兵政治部創作室從書專業書法創作
評定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參展偉大豐碑全國書畫藝術展
獲21世紀海峽兩岸書畫大展金獎
作品被山東人學收藏
作品被鄭板橋紀念館收藏
2002年獲文化部中國國際科技文化成果博覽會金獎
特邀參展第二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當代名家邀請展
獲華夏名家迎奧運主題書畫展最高榮譽獎
2003年特邀參展中日友好自作詩書法交流展
參加全軍笫一屆書法集訓班,任指導教師
被《書法導報》授予“當代百名最佳書法家”榮譽稱號
參展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全國名家邀請展
2004年獲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書法展學術成就獎
獲“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界終身藝術成就獎”榮譽稱號
聘任為八一書畫院副院長
聘任為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作品被山東省檔案館收藏
作品被敦煌美術館收藏
作品被中國長城博物館收藏
參展當代名家詩聯書法展
2005年出席中國書協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連任笫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參展全軍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
特邀參展笫三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全國名家邀請展
任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一級美術師
出版《張坤山書法·名家述評》
出版《張坤山書法論淡》
特邀參展第11屆中日友好自作自詩書法展
作品被孫臏書畫院收藏
作品兩件被中國書協笫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收藏
2006年特邀參展全軍書法名家20大展
聘任為中國書協鑑定評估委員會委員
特邀參展中日書法大展
特邀參展中韓書法交流大展
參展北京十友書法展
作品被甘肅省圖書館收藏
作品捐贈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
特邀參展第三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全國名家書畫展
2007年特邀參展首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書法雙年展
特邀參展中日書法交流展
特邀參展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
出版《張坤山書法義集》
聘任為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
主編《海軍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集》
作品被中南海收藏
作品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收藏
作品被中國綠化基金會收藏
特邀參展第川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全國名家書畫展
2008年特邀參展第八屆國際書法大展
特邀參展中國書協理事精品展
參展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首屆院展
被總政治部聘任為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藝委會委員
被媒體授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書壇30位傑出人物”
出版《張坤山書法集》
被媒體評為《當代軍旅書法十大家》
作品被貴陽美術館收藏
作品被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作品被吉林省美術館收藏
作品被河南省美術館收藏
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書畫英才榮譽稱號
2009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特邀參展全國第二屆隸書展
特邀參展笫二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
赴香港澳門出席全軍美術書法精品展新聞發布會及展覽
被聘任為軍事科學院美術書法研究院藝術顧問
受到中國文聯表彰,被評為“送歡樂下基層先進個人”
被人民幾報授予“共和國文化建設功勳寶鼎”
出版《張坤山書法藝術》
特邀參展國慶60周年全國民眾文化美術書法大展
特邀參展笫二屆全軍廉政書畫展
作品被中國殘疾人福利基會會收藏
作品被中國長城學會收藏
特邀參展兩院院士暨名家書畫展並獲書法藝術獎
特邀參展共和國60周年書畫藝術成果展
2010年出席中國書協笫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連任笫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組織海軍首屆書法作品展覽
任職海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特邀參展全國笫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並被收藏
特邀參展翰墨石鼓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
作品被人民大會掌收藏
特邀參展全國總工會書法作品展
作品被清華人學收藏
聘任為總裝備部美術書法研究院藝術顧問
2011年聘任為中國書協鑑定維權委員會副主任
主持海軍首屆書法研討班
特邀參展第二屆蘭亭書法雙年展
特邀參展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峽兩岸著名書法家邀請展
應邀參加辛亥革命百年海峽兩岸書法名家長城筆會
作品被中國佛教協會收藏
被聘任為總參謀部特色文化特邀專家
2012年中央辦公廳邀請出席元宵晚會
出版《張坤山真草隸篆行書法作品集》(唐詩100首)
特邀參展第五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名家邀請展
特邀參展笫十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
特邀參展迎慶十八大部長將軍名家書法邀請展
特邀參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百家作品展
被中國書協授予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
被媒體評選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書法家”
被媒體評選為“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核心書法家30人”
聘任為中國書法名家聯合會榮譽會長
聘任為中南海勝跡書畫集編委
聘任為海協會書畫分會創會理事
作品被中國國際友好聯合會收藏
作品被延安革命紀念館收藏
作品被中南海收藏
2013年出版中國友聯畫院美術書法精匯張坤山卷
特邀參展中國資深書法家作品展
特邀參展第三屆蘭亭書法雙年展
特邀參展笫十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百家精品展
特邀參展筆墨東方.2013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
特邀參展聯合國官員與中國書法名家作品展
特邀參展書法報30年全國名家邀請展
聘任為北京紅星閣將軍書畫院藝術顧問
作品被國防人學收藏
作品被湖南省文史館收藏

名家點評

沈鵬
張坤山書法,氣息好,格局大,潤燥相間,起伏不連綿,有先熟後生的味道。古人對生、熟的關係論述甚多,其途徑之一,我想是碑與帖的互融共進。
張坤山走的是碑帖結合的學書道路,有很好的寫碑根基,大氣粗獷,拙樸豪放,又經帖的潤澤,魏晉書風的補充,故其書法既古且新,有了新的內涵和表現形態。
張坤山肯定還會不斷調整、提高自己新的起點,向更高的藝術層面邁進。
張海
書法發展到清代,在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人的倡導鼓吹下,書壇開始由帖學一統天下的局面走向碑帖雙璧的多軌發展道路。此後出現了不少碑派大家,如鄧石如、沈曾植、何紹基、趙之謙、于右任、王蘧常、沙孟海等。
張坤山的書法屬於碑學一宗,涉獵寬泛,博涉約取,而且經過較為長期的融匯過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面貌。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便在國內書壇嶄露頭角,至今還保持著強烈的創作欲望,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難能可貴。他的作品格調高古、渾厚雄強,朴茂生拙,體現出大氣陽剛之感,個性風格也很強烈,有視覺衝擊力,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楊仁愷
張坤山同志在瀋陽軍區多年,他的書法創作我一直關注著,看到他不斷的探索、進步和提高,直到成為今天的這種創作定勢,我為之十分高興。坤山書法根基打的牢,傳統的東西吸收多,而且經過多年的融會貫通的實踐,故而使他的作品有了厚實的根基和創新的面目。他主張自出風格,不與人同,這點很可貴。我記得他在遼寧時,書法面貌和別人拉的距離比較遠,他以寫碑為主,兼取帖學之長,相互借鑑,相互補充。作品厚重大氣,古樸雄強,感覺有分量。近 年來,他將碑學的氣息,貫穿到其行書、草書、金文及隸書上去,雖然書體面貌不同,然脈絡相通,筆墨豐富,用筆大膽,順鋒、逆鋒、側鋒、中鋒、破鋒結合運用,效果很好。尤其枯筆較為充分、恰當地運用到創作中去,使他的書法高古老道,氣韻充實,這正是書法美學思想的升華。只有傳統根基深厚,素質不斷提高,堅持不懈,終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尉天池
坤山道友的書法以“古樸、大氣、奇肆、生辣”為特點,從中可見“古樸”而“新穎”是他藝術主張的核心。他善於融會金文、漢隸、晉楷、北朝墓誌、章草本體特徵的某些內涵及藝術精神,加以自己創作性才華的發揮,成就了獨具一格並且在當代中國書壇廣受讚譽的書法藝術。從書法的繼承與發展的角度來欣賞他的作品,往往有既古且新的感受,這也可以說是他書法藝術主張的體現。
李剛田
張坤山書法受到北碑書法深刻影響,結字呈方勢或橫勢,平穩寬博中變化生奇趣。他取意的多是具有民間色彩的野逸與樸厚,而不是具有朝閣廟堂般的規整和謹嚴。他的草書,以碑入草,以隸入草,以篆入草,使草書老道厚重,氣韻蒼茫,有了獨立的風格特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藝術語言。
張坤山的字不衫不履,追求自然之美,用筆時有破鋒、散鋒,結體也時出欹斜,他追求的是在學習古法又解散古法之中尋求新的藝術形式,說坤山的字不經意,其實是作不經意狀。細心體會他的每一幅字,都是匠心獨運的,只不過是臨池表現的時候,力求自由,得到一些細節的意外效果。這一點,可以說與現代派書法是相通的,現代派書法的基礎是理性的,形式是精心設計的,但是秉筆臨池過程中又是激情的、隨緣生機的。坤山的書法藝術不能算現代派,仍屬傳統書法,他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古典,在審美的思想和表現方法上具有明顯的現代性。
周志高:
張坤山的書法創作,一直在不斷的提高升華,他除了對古代優秀傳統的繼承外,在創新方面刻苦研究,打破常規,不斷進取,具有強烈的時代風貌和個人特色,獨樹一幟。
張坤山的書法受北碑的影響大,他以北碑為主題格調,融匯了秦漢、晉唐、墓誌和章草等等,書體書貌豐富,五體皆擅,尤精行草和大篆,而且都達到相當高度。他的作品古樸凝重,圓勁雄渾,粗獷大氣,蒼莽生辣,金石氣息強烈。從藝術發展的規律看,傳統根基越厚,創作潛能就越大,所謂厚積而薄發,不僅是單純的書法語言辭彙,它有著深刻的內涵及至創作規律。張坤山取法寬博,傳統底蘊厚實,追求高古,創作思想明確,才使他的作品有了如今的高度和份量。他將古人作品的精神氣格消化吸收,以寫碑寫隸的用筆方法寫草書,寫行書,寫其他書體,形成了一種具有強烈個性風格面貌的,真正傳統意義而又有著鮮明創新意識的作品。

深入經典 融匯古今

——張坤山書法創作實踐及其博大氣象
李鐸
張坤山較早活躍於國內書壇。上世紀80年代初,其作品便入選了全國書展和河南舉辦的國際書法展覽,此後,曾百餘次參加由中國書協主辦的一系列重人權威性展覽,多次在一些有影響的全國性書法大賽中獲獎。先後出版有《張坤山書法集》、《張坤山書法藝術》、《張坤山書法論談》、《張坤山書法文集》等多部專著,撰寫並發表了近百萬字的書論文章,影響廣泛。他作為軍隊書法家的代表,從1991年至今,曾連續四屆被選舉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書;是中國書協鑑定維權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坤山書法的特點足古樸、大氣、奇肆、生辣。古樸足其書法創作的核心,表現為作品取法高古,氣息醇厚,古風古意蘊藉於其間。他對傳統的理解,定位在書法的傳承性和古典性上,認為只有將書法寫“古”,才能領略和展示書法的真諦。大氣則體現在其書法字勢格局的氣概和張力上。他的作品大氣開張,構式開闊,不斤斤汁較於細微點滴之處,重在謀篇布局乃至作品所旨在表達的理想和情感,無意於文人雅士閒逸情緒的反映,其更多的是對人心靈世界情感活動的調動和啟示,使人瀆後頗有激動和感慨的思緒。至於奇肆,是其對傳統書法的深層理解和詮釋。奇為奇逸,肆為曠達。奇肆為神、為韻、為情,作品中表現出的造型生動,黑白相間,左右揖讓,濃枯相遂,組成了韻律般的節奏。尤其是他對乾筆的大膽運用,對墨色黑白大強度反差的處理等等,均讓字型線條潛移默化般地得到了質的飛躍和升華。張坤山認為:書貴生,而忌熟,生能免俗、免油滑和輕佻。所謂辣,便是張坤山理想中的用筆沉著老道,老辣紛披,是線條運作達到一定層次的一種跡化。
書法作為藝術,優秀的作品總是以其經久不衰的強人生命力感染和啟迪後人,神奇的魅力似乎可以超越時空或空間的界線。張坤山的作品不論足宏篇巨作,還足小品短文,都既有匠心獨運之妙,又合乎自然道法之趣,讓人陶醉於一種高古、豪放、沉雄、博大的審美境界,是古典主義美學觀的流露和反映。
張坤山以碑學為基,五體兼擅,碑帖互補,廣采博取,修養全面。他的篆求楷行草都達到了-個相當的高度。他以碑學觀念為指引,以碑書創作為源頭,在古典主義的基礎上大膽借鑑吸取了當代大師級人物的成功經驗,走出了一條僅僅屬於白己的富有個性化的創作之路。他以碑入草,草書古樸凝重、老道蒼茫;以碑入篆,金文多了古風古意;以碑入隸,隸書線條更為澀辣生動;以碑入偕,楷書有了朴茂沉靜;以碑入行,則使行書張弛有度,蘊藉深遠。張坤山書法的碑學化,尤其是他對書法本體的深度挖掘和對五種書體的廣泛涉獵,有效地提高了其作品的境界格調,營造和鑄就了一種帶有碑學體系性質的碑學面貌,因此,他的書法有著新的豐富內涵。
張坤山的書風書路從巨觀上看,一直屬於探索性的。他沒有過早地把白己恆定於某一定勢之下,而是在不斷深化傳統內涵的基礎上,漸漸而有秩序地調整著白己的風格走向。他亦不贊成個性風格大開大合式的跳躍性調整,旨在通過臨習古人成法去影響和改變舊的風格面目,以期洗刷創作上的病端,使作品更臻完善。
張坤山創作思想活躍,成果豐碩。他在深入經典兼收並蓄的同時,主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要不斷加大創新出新的力度,小斷登上新的台階。我們期待著他通過更加艱辛的創作實踐,成就其書法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感悟五體書法

有次在書法展覽的開幕式期間,與中宣部某領導同志交談時,一位媒體老總這樣簡短地介紹了我,說“張坤山五體兼擅,主打草書”。事後,我久久還在仔細琢磨品味這句話。所謂主打草書,是平時我的露面的書作多是草書作品,而五體兼擅則是我始料未及的。原因是,我從來沒有向人表白過我在用心習研篆隸偕行草五種書體,亦從未刻意想在五種書體上弄出什麼名堂,只是興趣愛好使然,各種書體都想寫寫,這是我的日課。
與愛好興趣有關,我不習慣於僅攻一家或終生專精一體。不尚專精的理念從讀古人書論萌生。年輕時,我對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頗感興趣,經常閱讀,影響了我的一生。康氏認為, “遍臨百碑,自成一家,融會貫通,博涉約取是為成功之路”。這種書寫觀念與當代倡導專精一體似有差距,值得商榷,但他賦予了我一個思想,即在書法創作研究上的博覽強識會通古今。我沒有專心留意地去關注某一書體,而足興趣所至,廣泛涉取,盡最多地接觸一些經典名作,見好就學,見好就寫。書家專攻一體或專精一家,應該足正確的,然而面對容納諸多書體的浩瀚書海,我無法作出選擇,我的內心審美,一直處在一種變化動盪之中,從來沒有穩定過。隨著見識閱歷修養積累的爪斷提升,我對五種書體的全面汲取產生了莫人的興趣。由於此,我想到了古人先賢,王羲之精於草、行、偕諸體,而篆隸根基早在其作中顯示端倪。顏真卿精於偕、擅行草,然古今對他的評淪卻贊其書富有篆籀氣。近當代諸多大書畫家,無不是學富五車,涉獵廣泛。如吳昌碩詩書畫印四絕,齊白石也如此。黃賓虹是近代山水畫開派人物,其書法或篆、或楷、或行、或草皆為後世楷模。徐悲鴻在油畫和中國畫兩個領域貢獻卓越,留芳百世。
當然,我們即使能夠做到五體兼擅,且能達到一定高度,也僅是一種學習過程,比之前輩先賢的融中貫西、融古會今、詩書畫印並雄,僅為滄海一粟而已,但是先賢的思想和成就一直在影響著我。順其自然地寫,隨著性情去寫,放鬆愉快地寫,不要給白己帶上更重的枷鎖,輕鬆點。尚精專一或許是一種理想,我不具備這種天資,只能加大容量,雜而難精。也許會有專精的那一天,但也可能沒有。我沒有期待,只是隨心地去寫。如果能寫出一些雖不專精但尚能精彩的作品便足以告慰自我。
我小時10歲開始學柳公權《玄秘塔》,進而寫顏直卿《多寶塔》、《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和自書告身。此後開始喜歡北碑墓誌,諸如《龍門造像》、《廣武將軍碑》、《嵩高靈廟碑》、《二爨》等等,專心寫了幾十年。其後義喜歡二王法帖,寫過一段《聖教序》、《十七帖》以及《平復帖》等。再後又沉浸明清,如何紹基、趙之謙、傅山、祝允明。近當代又關注徐生翁、謝無量、于右任。還寫過較長時間的章草,如王蘧常、王世鏜、沈曾植等。當然也在漢碑和金文上下過一些功夫,這是我的大體學書經歷。如果以五體為界,篆書取法《散氏盤》、《毛公鼎》、《石鼓文》,亦喜愛黃賓虹;隸書取法《石門頌》、《西狹頌》、《張遷碑》,又喜歡近當代名流;楷書宗鐘王,也曾寫過褚遂良、趙盂頻;行書以《聖教序》為宗,亦取法近代于右任、黃賓虹和謝無量;草書喜歡懷素、祝允明、傅山和於右量,都寫過一段時間。
我喜歡多種字型換著寫,這樣有興趣,除此之外,也得益不少。寫篆書增加了把握線條的能力,有了古風古意;寫隸書受益朴茂,字形橫向走,儘量去掉燕尾,奇趣縱橫,往往使字形結構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寫楷書讓我沉靜、耐心,對去除狂野習氣有好處;寫行書則疾徐有致,情韻兼得,如遇太極,如沭春風,增輕鬆自然之態;寫草書激情蕩漾,節奏迅疾,直抒胸襟,痛快淋漓,多能盡興,舒展情懷。其實五種書體都涉獵,可以互為滋養,互為提高。如寫篆隸,可使行草得其圓潤古樸厚重之感。寫行草能使篆隸靈動多變、造勢奇險、用筆痛快、氣息綿綿;當然這些書體的習練對楷書也有非凡的益處,能使楷書變得不再呆板滯澀,而呈輕鬆、活潑、隨意、自然。
我未尚專精疲於雜糅,得失尚無明辨。然我常為之愜意。遄臨諸家,博涉五體,讓我感受到了書法這門古老藝術之博大、之寬宏、之豐甯、之遼遠、之厚重、之滄桑,書寫狀態亦隨著書體的變化而興奮喜悅,跳躍激宕。隨著自然狀態的變化,一切的追求歸於平淡,耐心寫、認直寫、高興地寫,能寫到水到渠成直正有“五體兼擅、主打草書”的那一天,便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
在友人的督促下,結集了這冊五體書法研究,其中有五種書體的作品,有已經發表過的理論短文,也有專家和網友對我的鼓勵鞭策,主要還是做一次匯報交流和溝通,希望專家學者和眾多的朋友們給予批評教正。
直誠感謝著名書法大家李鐸先生和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董事長李世俊先生於百忙之中為本集作序言。
張坤山
2014年7月22日於靜逸書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