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斌(天津市環湖醫院主任醫師)

張國斌(天津市環湖醫院主任醫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津市環湖醫院顱腦創傷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天津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國斌 
  • 最高學位:醫學博士學位
擅長領域,主要職務,主要成就,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獲獎,學術兼職,著作情況,科研情況,

擅長領域

顱腦創傷(擅長顱腦手術與術後管理,且有大外科6年工作經驗,熟悉多發傷和複合傷的救治),腦出血,神經外科重症(因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腫瘤開顱等的昏迷、感染、生命支持、腦保護等)以及腦脊液漏,腦積水,顱骨缺損(不僅熟練使用矽膠、鈦合金網等完成過近千例顱骨成型術、更為天津市最早且完成PEEK補顱例數最多的專家),顱內異物處理(金屬、非金屬射入/刺入異物,有或疑似為感染/排異反應的醫用留置物如顱骨修補材料、分流管、人工腦膜等),癲癇持續狀態,缺血缺氧性腦病(猝死、窒息、溺水等)等疾病。進行腦死亡判定。涉外診療等。
具有堅實的生理、病理生理、解剖、藥理學基礎以及熟練的多種侵入性操作能力,通過近30年的系統學習、工作歷練、總結經驗與學術交流,對於急診醫學、創傷醫學、重症醫學、外科學、康復醫學等有深入研究,善於綜合運用復甦措施、手術、藥物、多模態監測、輸血、抗感染、呼吸支持與氣道管理、鎮痛鎮靜、體溫管理(亞低溫)、營養治療、昏迷評估與康復促醒等多重手段開展對急、危、重症患者整體化且個體化的全程精準診療服務。

主要職務

天津市環湖醫院顱腦創傷與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科主任

主要成就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以血管內人工低溫治療的醫學專家,為國內開展此項綜合治療技術最多的醫生。在作為旅美訪問學者學習、工作與交流期間,師從Malcolm R. Bullock教授(美國國防部顱腦創傷專業委員會、全美神經創傷協會、AANS/CNS創傷分會、美國神經創傷協會等諸多專業組織的主席),較為系統的了解、研究了國際、國內在顱腦創傷、神經重症、康復醫學等方面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的最新進展,深度參與了神經修復與重建的科研前沿工作,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關係與平台。
是國內知名顱腦創傷與神經重症醫學專家,也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專業性神經重症學術組織(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神經重症專家委員會)的首屆委員;10多年來參與撰寫了5篇專科臨床救治指南(共識);作為在10餘個國家級專業學術組織任職專家、常年致力於國內外學術交流與促進以及基層單位的學術水平、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工作;身為天津市神經外科質控中心及人體器官移植質控中心雙重委員,始終致力於本市神經外科、移植與腦死亡判定整體質量監督與把控工作;長期兼任天津市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常委、神經外科分會(神經創傷學組、神經重症)兩個學組的副組長以及天津市康復醫學會腦損傷與腦卒中專業學組副主委等多重身份,連續近十年來為天津市的創傷與神外重症學科建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作為首批由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師資認證的培訓師,常年承擔所在環湖醫院培訓基地中住院醫師專科培訓和臨床研究生、規培醫生、進修醫生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並曾3次獲得“優秀教師”榮譽和獎勵;作為科主任,承擔著本院顱腦損傷與神外重症專業的臨床救治整體質量管控、人才梯隊培養、臨床科研、綜合績效管理等全面工作,定期下基層籌建並指導環湖醫院的醫聯體單位與專科聯盟單位的相關專業臨床工作。
除了對於本專業優勢技術(例如以亞低溫為特色的重型顱腦創傷綜合救治能力)的全面掌控和傳承與發揚以外,本人經過學習、實踐、總結與思考,在對於顱腦創傷的救治手術操作和監測方面都在學習和借鑑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創性探索,例如對於雙額合併一側顳葉腦挫裂傷需要開顱手術的病人、提出了單側額顳開顱同側病灶清除加經大腦鐮切開行對側病灶清除的方法,從而較冠狀+切口的做法更加簡便並減少手術創傷與用時;在幕上開顱涉及額顳葉病(傷)灶清除後引入腦池開放並術後持續引流的方法基礎上,創造性的嘗試以此途徑完成顱內壓監測,從而使傳統的監測金標準有了在難以完成時的備選方案。
常年承擔天津市的創傷應急救援尤其是涉及重大顱腦創傷的救治與專家會診工作,不僅參與過“濱保高速重大車禍”、“北疆電廠爆燃”、“廣電中心配樓支護倒塌”、“梨園頭監獄禮堂頂棚垮塌”、“津晉高速疏港高架橋傾倒”、“8.12爆炸”等諸多重大事件醫療緊急救援、創傷救治工作,而且還有近年來本市範圍內的幾乎絕大多數有關顱腦創傷專家會診;2008年參加天津市首批國家醫療隊赴四川參加抗震救災; 2010年參加天津市赴青海抗震救災專家組,擔任第一黨小組長、第一分隊長;2020年擔任天津市第11批援鄂醫療隊黨總支委員兼醫療專家組組長、環湖醫院分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聯合醫務部副主任,克服了初始物資匱乏、駐地分散、隊員生疏、身體不適等困擾,認真培訓與工作、狠抓院感防控、嚴格規範醫療質量、自覺遵守工休紀律,與全體隊員通力合作、出色的完成援助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巨任務,鍛造出了一支能打勝仗的津門抗疫隊伍,取得全體隊員保持零感染的成績。
作為有高學歷的留學歸國專業技術人員,在外事學術交流、論文撰寫、科技合作、課題申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學習經歷

1988年9月~1993年7月就讀於天津醫學院醫療系 本科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1月就讀於南開大學外語系 二學歷英語專科畢業;
2001年9月考入天津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專業 碩士研究生,2004年考取碩博(3+2)連讀資格,於2006年7月畢業並獲博士學位;
2013.1~2014.7 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Miller醫學院神經外科、Ryder創傷中心、“The Miami Project to Cure Paralysis”研究所 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3.8(本科畢業分配後) ~ 1998.10於天津市紅十字會醫院 擔任外科住院醫師;
1998.10(以考代評晉升中級職稱) ~ 2004.6於天津市紅十字會醫院(2002年後該醫院被合併入天津市人民醫院)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2004.6(工作調動進入天津市環湖醫院) ~ 2004.11於天津市環湖醫院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2004.11(晉升副主任醫師資格)~2008.1於天津市環湖醫院 仍聘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2008.1 於天津市環湖醫院 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2020.12取得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資格並聘崗。
【2007.11~2008.8間曾擔任天津市顱腦創傷搶救中心暨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腦外傷病區 行政負責人;2017.10~2019.6 任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B2病區 行政負責人(2017.10~2019.12任神經外科第一黨支部書記); 2019.6至任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外科B2病區 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2019.12任神經外科第二黨支部書記);】。

獲獎

2008年赴四川參加抗震救災後獲得“天津市衛生局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
2010年,作為骨幹成員赴青海參加抗震救災,所在集體獲得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2011年獲“天津市衛生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9年環湖醫院“十佳員工”;
2020年獲 “天津最美抗疫人物·最美逆行者”(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衛健委)、“天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美逆行者”、“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勞動模範”、第六屆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生”稱號;天津市第十三屆“十佳”醫務工作者。作為骨幹成員、所在集體“天津市環湖醫院支援湖北醫療救治團隊”獲“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模範集體”稱號;作為總支委員、所在“天津市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獲得“天津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等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 會員
中華醫學會 創傷學分會 創傷感染學組委員會 委員
中華醫學會 創傷學分會 顱腦創傷學組委員會 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 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 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 神經重症專家委員會 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專業委員會顱腦創傷修復學組 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創傷醫學分會神經創傷學組 委員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顱腦創傷專家委員會 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 神經重症學組 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學組委員 委員
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會員
天津市醫學會 神經外科分會 神經創傷學組 副組長
天津市醫學會 神經外科分會 神經重症學組 副組長
天津市醫學會 創傷學分會 常委
天津市康復醫學會 腦損傷與腦卒中專業學組 副主任委員
天津市神經外科質控中心 委員
天津市人體器官移植質控中心 委員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編委
中國醫師協會老年醫學醫師分會委員
天津市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 秘書
創傷、燒傷與複合傷國際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委員

著作情況

參編著作:
1. 王正國主編.《創傷學――基礎與臨床》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 楊樹源,只達石主編.《神經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3. 只達石,劉暌主編.《顱腦創傷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4.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中國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 中國顱腦創傷病人腦保護藥物治療指南. 中華神經外科學雜誌,2008 , 24(10):723~724;
5.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中國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 中國顱腦創傷外科手術指南. 中華神經外科學雜誌,2009 , 25(2):100~101;
6.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神經重症專家委員會.重症腦損傷患者鎮痛鎮靜專家共識.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3,25(7):387-393;
7.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神經創傷專業學組.顱腦創傷患者腸內營養管理流程中國專家共識(2019).中華創傷雜誌2019年3月第35卷第3期 Chin J Trauma, March 2019,Vol.35,No.3;
8.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顱腦創傷專業委員會.顱腦創傷患者腦脊液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中華神經外科雜誌.2019,35(8):760-764.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9.08.002;
9. 楊樹源、張建寧.神經外科學(第2版).第5、60章.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0501. ISBN:9787117202343;
10. 雷霆、陳堅、陳勁草.顱腦損傷. (第13章).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0501. ISBN: 9787547801536;
11. 江基堯、高國一.現代顱腦損傷學(第4版). (第29章).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出版社.202108.ISBN: 9787547853993;
參譯著作:
1. 只達石,崔世民,張賽主譯.《顱腦創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 張賽主編譯.《神經創傷學新進展⑴》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 黃楹主譯.《神經危重症監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發表論文和參與科研:
在專業學術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國際、國內會議交流論文20餘篇(國際會議大會專題發言3篇)。參編學術著作7部,參譯3部。具有系統的科研培訓和基礎研究工作經歷,長期在天津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參與創傷研究工作並承擔主要角色。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部級合作項目1項、天津市科技基金資助項目1項、天津市重點攻關課題2項、院級課題2項,主持及參與局級課題3項。獲市級科技成果1項。曾重點參與了《重型顱腦創傷救治指南》的制定、修改與推廣。曾數次參與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會議的組織籌劃工作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各級科研立項的申報工作,並為多家專業學術雜誌做過審稿工作。
發表學術論文:
第一或通訊作者
張國斌, 只達石,張賽等.重型腦損傷患者腦組織細胞外液成分的變化.中華創傷雜誌, 2004,20(7):385~387;
張國斌, 只達石,張賽等.重型顱腦創傷患者局部腦組織氧分壓與能量代謝物的關係.天津醫藥,2004,32(9):529~531;
張國斌, 只達石.套用微透析技術研究低溫、過度換氣和巴比妥類藥物對腦組織能量代謝的影響.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 2004,12(7) :508~512;
張國斌, 只達石,張賽等.重型顱腦創傷病人局部腦組織氧分壓與細胞外液成分的關係.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2004年5月第4卷增刊;
張國斌,重型顱腦創傷可用亞低溫治療.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07(8): 10-10;
張國斌,張賽.第三屆全國顱腦創傷學術研討會紀要.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2004年 05期;
張國斌.2007世界神經創傷新進展大會紀要.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2007年 06期;
張國斌.地震災害後顱腦創傷的救治.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 2008(3):273~273;
張國斌,等.以聚醚醚酮植入體行顱骨缺損成形術的初步研究.天津醫藥, 2017, Vol. 45 (8): 806-808 DOI: 10.11958/20170653;
張國斌.足下跬步胸懷千里:期待顱腦創傷救治的新突破.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20年20卷7期 565-567頁;
劉俊,張述升,王偉等. 顱腦創傷開顱手術後腦池顱內壓監測初步探討.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卷7期597-601;
Jun Liu, Zhengkun Zhu,Leibo Wang, et al.Functional suppression of Ripk1 blocks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duces neuron autophag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ol Cell Biochem. 2020;472(1-2): 105-114;
Zhen-Hang Li,Yan-Lei Guan,Guo-Bin Zhang.Genomic Analysis of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Reveals a Key Transcription Factor Signature Relevant to Prognosis and the Immune Processes. Front Oncol. 2021;11:657531. Published 2021 Apr 27. doi:10.3389/fonc.2021.657531.

科研情況

獲得科技成果:
1.臨床微透析技術動態監測顱腦創傷患者顱內腦代謝的生化研究,天津市科委(津2003091)第4完成人
2.免疫耐受治療顱腦創傷的機制和套用研究。2016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6完成人/2016JB-2-040- R6
3. 溫陽益氣法對顱腦損傷患者亞低溫期不利因素的拮抗作用,天津市科委(津20181002)第2完成人
4.顱腦創傷後抗腦抗體產生的相關研究.天津市科委(津20142040)第3完成人;
主持課題:
“天津市衛生局科技基金”資助項目(05ky16)重型腦損傷病人血管內降溫的腦微環境研究
參與科研項目:
1. 衛生部衛生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0080217)腦與脊髓交通傷的搶救技術和器械研發;
2. 天津市科技支撐計畫項目(08ZCGYSF01600)顱腦創傷後下丘腦垂體功能改變的研究及其應對策略;
3. 天津市衛生局科技攻關項目(07KG3)顱腦創傷後抗腦抗體產生的相關研究;
4. “天津市衛生局科技基金”資助項目(09KY17)顱腦創傷合併骨折且需要手術復位患者應早期手術的內分泌研究;
5. 環湖醫院科研項目(08HHKY03)顱腦創傷後免疫抑制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6. 環湖醫院科研項目(08HHKY04)低溫治療致心律失常原因探討及改進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