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7年畢業於
廣西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現為
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全國馬列文論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廣西儒學會副會長、廣西寫作學會副會長、廣西先進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桂林市文藝理論家協會主席。教授文學概論、文學批評學、中國古代文論、文藝研究方法論等課程,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文學批評學、中國古代文論。
主要貢獻
出版專著《
莊子美學》、《詞學淵粹》、《中國詩性文論與批評》、《批評重構——現代批評學導論》、《辨味批評論》、《多維文化視閾中的批評轉型》等6部。主編教材《新編文學理論》、《文學概論》、《漢語言文學論文寫作》等10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廣西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西軟科學項目1項,其他項目10多項。
科研成果
●《文藝制度論》(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區域民族文化的審美人類學批評》(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多維文化視閾中的批評轉型》(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中國詩性文論與批評》(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批評重構——現代批評學引論》(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辨味批評論》(專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
論文
●《論
劉三姐文化品牌的多維構建》,《文藝爭鳴》2008年第11期。
●《論文藝制度的合理性問題》,《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
●《文學桂軍崛起的意義》,《南方文壇》2008年第1期。
●《論文學評價標準的三元構成與建構條件》,《文學評論》2007年第1期。
●《論
劉勰“意象”的動態創造與三重意義建構》,《
山西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史論結合的<廣西文學批評>》,《南方文壇》2005年第4期。
●《論作者傳記批評的發端及其意義》,《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中國文學批評理論的整合和多元發展》,《北方論叢》2003年第6期。
●《論中國文學批評論的現代多維視角的確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論劉勰的作者“才略”批評觀》,《
山西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中國古代創作思維的“神思”本質的特徵》,《
湘潭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中國文學的作者意識萌芽及其批評學蘊涵》,《文學評論叢刊》,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論辨味批評中的言意關係》,《江漢論壇》2002年第5期。
●《中國文學批評的“全球化”情結與焦慮》,《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5期。
●《“辨騷”與“變乎騷”的批評學意義》,《山西師大學報》 2002年第4期。
●《21世紀中國文學批評發展趨向》,《文學前沿》,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民族審美人類學》,《民族藝術研究》2002年第4期。
●《 “質文代變”的理論內涵及批評學意義》,《
貴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中國古代作者創作素質構成論研究》,《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文藝批評機制的轉換》,《文學評論》2001第3期。
●《論民族文化旅遊的可持續性發展》,《民族藝術》2001第3期。
●《辨味批評的特色和意義》,《古籍研究》2001年第1期。
●《論文學批評機制的建立和建設》,《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論中國古代批評範疇的類型特徵》,《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4期。
●《文科教材建設亟待改進》,《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第10期。
●《論中國古代“見仁見智”的批評差異性》,《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0第10期。
●《文學概論課程的三維定位及其教學觀念的更新》,《中國教育科學學報》,2005/5。
●《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轉型》,《中國教育科學學報》,2005/8。
●《開拓和創新高師文學概論課程教學論》,《中國科學學報》,2008/11。
●《文學概論課程的案例教學研究》,《中國科學學報》,2008/8。
●《文學概論課程實踐教學的三維結構》,《現代高等教育》,2008/6-7。
主編教材
●《文學原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文藝學教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文學批評原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文學概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文藝學概論》(主編之一),天地出版社,2001年。
●《文學概論》,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
●《漢語言文學論文寫作》,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主持課題
●《文學批評的核心價值體系構建及其文學評價制度研究》,國家社科項目,2008-2010年。
●《廣西民族審美文化的現代發展研究》,2006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文學概論精品課程建設與優質教學資源開發》,2005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項項目。
●《文學制度及其文學評價機制研究》,2005廣西教育廳軟科學項目,2006-2009年。
●《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01年廣西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文學批評發展》,2000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獲獎記錄
●2009年“中文專業大類培養中文學概論開放式教學模式改革”獲廣西第六屆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論文學評價標準的三元構成與建構條件》,2008年月12獲第十屆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論文類三等獎。
●《論鄉村建設理論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2006年12月獲第九屆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論文類二等獎。
●《文學批評原理》,2006年12月獲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高師中文專業寫作教學改革的新模式》(主持),2005年1月獲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
●《多維文化視閾中的批評轉型》,2004年9月獲廣西區第八屆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著作類三等獎。
●《新編文學理論》,2003年12月獲廣西普通本科院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中文專業實施創新教育的構想》,2002年11月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高師文科基地中文專業寫作課改革研究》,2002年11月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辨味批評論》,2002年1月獲廣西第七屆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著作類二等獎。
●《少數民族地區文科基地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和高素質人才培養》,主持,教育部2001年12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
●《批評重構——現代批評學引論》,2001年12月獲第四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
●《新世紀高校選修課教材建設研究》,2001年7月獲廣西高等教育教材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文藝批評機制的轉換》,2001年11月獲廣西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
●《詞學淵粹——況周頤<蕙風詞話>研究》,2000年1月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廣西優秀專家、曾憲梓教育基金三等獎等榮譽稱號。
社會評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張利群新著《文藝制度論》,是一個創新性選題,內容深及文藝的元理論,是文藝理論研究的一個新命題、新收穫,填補了文藝制度化理論的空白,豐富了文藝理論學說,完善了文藝理論體系。該書是目前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文藝制度的專著,特別是關於文藝制度的起源理論和文藝制度的理論構成的論述,內容新穎、觀點鮮明、體例完備、論述清晰,尤具創新性和學理性,為我國文藝理論體系增添了新元素,使其建構更完備,體系更為嚴謹,形成了以“文藝制度”為磁核的當代文藝理論新體系。
《文藝制度論》一書分為“文藝制度的起源與緣起”“古代文化傳承中文藝制度的發展”“現代文藝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文藝制度的理論構成”“文藝評價制度的建設”“文藝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六大章節,以文藝制度為研究對象,立足於審美意識形態理論和“文學場”理論作為依據,對中國古代、現代、當代文藝制度的歷時性構建和文藝制度的體制、機制、政策組織機構等構成系統及其理論結構進行整體研究。著重從文藝的內部制度與外部制度、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官方制度與民間制度的關係中討論了文藝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複雜性和矛盾性,分析文藝制度化及其創作生產,市場消費的制度化帶來的弊端和悖論,提出文藝制度建設、體制改革、機制轉換,對促進文藝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戰略性、前瞻性、前沿性的思路。該書對於當前正在進行中的文化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效解決目前的現實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還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供了具有創新意義的方法。
可以認為,該書從文藝制度的命題出發,涉及文藝制度的發生論、發展論、構成論、建設論、改革論等主要和重大論題。它將文藝的審美意識形態理論、藝術生產理論、文藝“場”理論、文藝語境理論等文藝的元理論進行整體化和總體性的研究,達到文藝制度理論的一種創新建構,將我國的文藝制度研究推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