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張公橋”。這是一座歷史之橋,滄桑斑駁,見證了樂山的風風雨雨。該橋全長40米,用雅石為料,三聯卷拱橋,是樂山古城現存最大的一座拱橋。一位老人說:自小就看見橋上商賈往來,人流如織,這種繁華的場景一直保持到上世紀60年代竹公溪另一座大橋——北門橋的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公橋
- 全長:40米
- 材料:雅石
- 類型:三聯卷拱橋
- 所在地:樂山市市中區張公橋街道
著名的“張公橋”。這是一座歷史之橋,滄桑斑駁,見證了樂山的風風雨雨。該橋全長40米,用雅石為料,三聯卷拱橋,是樂山古城現存最大的一座拱橋。一位老人說:自小就看見橋上商賈往來,人流如織,這種繁華的場景一直保持到上世紀60年代竹公溪另一座大橋——北門橋的建成。
著名的“張公橋”。這是一座歷史之橋,滄桑斑駁,見證了樂山的風風雨雨。該橋全長40米,用雅石為料,三聯卷拱橋,是樂山古城現存最大的一座拱橋。一位老人說:自小...
張公橋,歸州人都叫它小橋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歸州鎮。《歸州志》(同治版)載,“張公橋,東門外,知州張尚儒建”。知州張尚儒,原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州官。查一...
張公橋村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東河口鎮下轄的一個村級行政單位,位於東河口鎮西南部,總人口1493人,共轄17個村民組,耕地面積1504畝,共有黨員28名,村“兩委”班子...
張公橋街道(Zhanggongqiao)距樂山市中區區政府2.3千米。轄8個社區。境內古蹟有清代的張公橋、東漢的崖墓。...
張公橋農場西北接鄧埠鎮三宋村,南接馬荃鎮楊柳村,松山村,東領白塔河。面積0.62k㎡,人口744人。下設工業隊、農業隊、良種場、蓮花車四個部分。...
張公橋舊系陳均保渡,位於安徽省含山縣東7.5公里得勝河上。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州人張大業建橋。1957年11月,縣工交科撥款1135元重修。1982年和縣水利局撥款4...
張公橋水稻原種場位於縣城南偏東3千米處。東、西、南三面與馬荃鎮相連,北接鄧埠鎮。總面積約0.72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2.8公頃,旱地7.3公頃。2010年底,下轄3個...
地處儀隴縣西北部,東與巴中市巴州區下八廟鎮接壤,南連檬埡鄉、三蛟鎮、觀紫鎮,西鄰老木鄉,北接巴中市巴州區尹家鄉。人民政府駐張公橋社區, 距縣城78公里。...
張公橋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鄭園村王家墩灣東北側的河港上,始建於明代,迄今有600多年的歷史,2011年該橋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餘江縣張公橋水稻原種場位於餘江縣城南偏東3千米處,總面積約0.723平方千米,1952年創建。...
歸州城有三座橋樑比較有名:張公橋、萬壽橋、戀愛橋。張公橋,歸州人都叫它小橋。《歸州志》(同治版)載,“張公橋,東門外,知州 張尚儒建”。知州張尚儒,原是...
德勝河位於含山、和縣境內,發源於含山縣魚峴口水庫和東山水庫,向東流經含山縣城,張公橋、腰埠、至和縣金河口注入長江,全長50公里,流域面積414.6平方公里。...
止馬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西南,東起莫愁路,西至張公橋,傳明代以朝天宮的下馬碑“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而取名。1993年併入建鄴路。...
1996年,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梅村、梅北、荊心、繁榮、茅塘橋、永新、梅新、南石園、新南、新北、東園、協豐、張公橋、群力、新宅、新民16個行政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