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個人履歷
1、學歷背景:
1993.8-1997.6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本科
1997.8-2000.6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
2000.8-2003.6 中國藥科大學 博士
2、工作經歷:
2003.8-2006.5 蘇州大學藥學院 講師
2006.6- 蘇州大學藥學院副教授
2006.12- 蘇州大學藥學院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1)天然藥物中抗補體活性成分研究
(2)天然藥物中抗血栓成分研究
研究成果
1、論文
1、Qiu-Hong Wang, Jian Zhang, Xu Ma, Xu-Yan Ye, Bing-You Yang, Yong-Gang Xia, Hai-Xue Kuang *. A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 from the leaves of Aralia elata.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11, 9(1): 17-21.
2、Li -Wen Gao, Jian Zhang, Wen-Hua Yang, Bin Wang , Jian-Wen Wang*. Glaucocalyxin A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 HL-60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a-mediated death pathway. Toxicology in Vitro, 2011, 25: 51-63.
3、Chong-Min Du, Chun-Yu Liu*, Jian Zhang, Wen-Qian Wu, Zhen-Lun Gu.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human hepatocarcinoma SMMC-7721 cells in vitro by flavonoids from Astragalus complanatu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9, 123 (2): 293-301.
4、Jian Zhang, Ling-Yi Ko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Alpinia tonkinensis.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04, 6 (3): 199-204.
5、沈曉丹,曹莉,董霞,顧艷,趙奉倫,張健*.藍萼甲素細胞毒研究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 29 (6): 1334-1335
6、沈曉丹, 袁傑, 徐乃玉, 張健*. HPLC測定藍萼香茶菜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中成藥, 2010, 32 (12): 159-160.
7、沈曉丹, 王劍文, 葉寧杉, 陳韶華, 張健*. 藍萼香茶菜中藍萼甲素提取工藝研究. 抗感染藥學雜誌, 2010, 7 (4): 240-242.
8、沈曉丹, 王冰, 劉春宇, 張健*.藍萼香茶菜的化學成分研究Ⅰ.中草藥, 2009, 40 (12): 35-37.
9、張健, 孔令義. 蔞蒿葉的黃酮類成分研究. 中草藥, 2008, 39 (1): 23-26.
10、張健, 王冰, 張寧. 藍萼香茶菜的黃酮類成分研究. 中草藥, 2006, 37 (8): 1142-1144.
2、課題
1.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野馬追保護急性肺損傷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
2.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藍萼香茶菜的抗補體活性成分研究。
3. 2010版藥典修訂項目——大黃流浸膏的質量標準修訂。
4. 蘇州市科技支撐計畫——社會發展項目——藍萼甲素的抗腫瘤作用研究及新藥研發。
5. 蘇州大學青年教師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藍萼香茶菜貝殼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的抗腫瘤構效關係研究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教授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博士,現任教於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先後在電視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等工作10多年,其間在新華社《對外宣傳參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對外大傳播》、《電視研究》、《山東視聽》、《視聽界》、《文史雜誌》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業務研究論文,多部電視作品或論文獲國家、部省級獎勵。2005年8月至蘇州大學任教,先後在《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現代傳播》、《學習與探索》、《中國電視》、《中國廣告》、《蘇州大學學報(社科版)》、《電視研究》等雜誌上發表3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3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影視藝術》全文轉載。
代表性論文
1、《論中國傳播學研究的路徑依賴現象》、《國際新聞界》2009年第1期,《新聞與傳播》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2、《社會轉型與超穩定結構的形成》,《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4期;
3、《中國傳播學:概念的演進與意涵分析》,《國際新聞界》2008年第7期;
4、《話語型態與問題意識:中國傳播學30年發展研究的再研究》,《現代傳播》2008年第4期;
5、《財產權與財產權屏障下的言論出版自由》,《新聞大學》2008年春季號,《新聞與傳播》2008年第7期全文轉載;
6、《30年之後:中國電視節目轉型的繁榮與困惑》,《中國電視》2008年第12期;
7、《資本的結構性控制與新聞自由合法性重構》,《中國廣告》2008年第1期;
8、《播客媒體的發展及其傳播學意義簡析》,《電視研究》2008年第4期;
9、《編營分離制度在我國新聞業出現的社會背景與功能分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10、《新聞生產的時效、利潤與制度選擇》,《新聞大學》2006年春季號;
11、《破解電視頻道經營中的電視劇“迷思”》,《中國電視》,2007年第3期;《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12、《複合型依賴敘事視角的形成與得失》,《中國電視》2006年第10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