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豐縣大洪拳開山鼻祖——“劍爺”張健)

張健(豐縣大洪拳開山鼻祖——“劍爺”張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於1787年,卒於1865年,江蘇豐縣順河鎮仇莊人,著名大鴻拳家,黃淮下游流域大鴻拳開山鼻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健
  • 外文名:Zhangjia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豐縣
  • 出生日期:1787
  • 逝世日期:1865
  • 職業:大鴻拳家
  • 信仰:大鴻拳
生於1787年,卒於1865年,江蘇豐縣順河鎮仇莊人,著名大鴻拳家,黃淮下游流域大鴻拳開山鼻祖。
 清嘉慶十年(1800年),張健14歲時,拜在大鴻拳名師李泰膝下學藝13年,盡得師傅真傳,全面系統掌握大鴻拳理論、功法、套路及絕技,深得李師的青睞!
劍爺 張健劍爺 張健
師傅李泰,河北深縣人(也有說是山東恩縣人的),他武功高強,被封為御林軍教頭。同治年間李泰被*黨陷害,誣其謀反。朝庭詔令捉捕,李泰聞風而逃,奪出京門,潛在豐縣。因當時奪出京門時,由於與清兵捕殺,一臂受傷,這就是武林典故里的“獨臂李泰下魯南”。
李泰潛至豐縣順河仇莊,棲身在村西破廟裡,以乞討為生。第二年麥收時,他與一張姓窮人,同在唐莊黃家打短工,倆人成為摯友。後來張姓短工得知李泰精通大鴻拳,便說服黃家給李泰資助,在仇莊開館授徒。他所授徒弟中尤以張健盡得其師傳。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秋,李泰打探到,追捕他的緊風已過,官兵無意再追捕他,他便想回家探望。眾徒挽留不住,只好籌資為師傅送行。李泰臨行前,將弟子招進跟前,囑咐道:“你們師兄弟中,家境最差的要數張健,為了讓張健能有口飯吃,今後傳藝業之事唯可張健!”這就是當時從李泰學藝弟子不少,卻只能有張健一人授業的原因。因為在黃淮下游流域所流行的大鴻拳僅為健一人所傳授,所以張健為黃淮下游流域大鴻拳開山鼻祖。
李泰返鄉之時,讓張健陪他上路,途中李泰心想,自己年歲漸老,張健對他這么忠厚,練功又有了一定的根基,還是那么聰慧,是一名理想的傳業之人,遂決在客店小住幾日,把大鴻拳的絕招傳授給張健。次日大早,李泰將張健領進河邊樹林裡,尋了塊人跡罕到之處,開始傳授絕技,並將隨身珍藏多年的武功秘笈《大鴻拳秘要》一書交給了張健。他一再叮囑,讓張健把大鴻拳發揚光大,務必使大鴻拳流傳後世。
張健果不負師訓。他認真鑽研,刻苦磨練,使大鴻拳理、功、法、技融會貫通,全面掌握了大鴻拳。後遵師囑,以授權為業,廣招門徒,教拳於蘇、魯、豫、皖一帶,讓大鴻拳後繼有人。他首先在其家鄉,收下了其孫張振邦、本村的張士義、董堂的董心朗、北仇莊的仇慎環、三官廟的王朝選、吳莊的吳玉成、三義村的唐高武、唐莊的肖同志、溫砦的蔡士傑等一批弟子。鹹豐元年(1851年),因豐縣遇災年,張健隨眾人逃荒到河南靈寶縣,在靈寶縣期間廣收入門徒,從藝弟子頗眾。幾年後,張健回到家鄉豐縣後,仍教拳于山東魚台、金鄉,河南的夏邑,安徽的碭山、瀟縣,江蘇的豐縣、沛縣,他為武術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使大鴻拳得到廣泛傳播,並使豐縣成為大鴻拳的發祥地。
張健武功高超,蘇魯豫皖地區名聲鵲起,被武林人士尊稱為“劍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