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訥中醫學基礎講稿》是2009年12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伯訥。
基本介紹
- 書名:張伯訥中醫學基礎講稿
- 作者:張伯訥
- ISBN:9787117123242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醫學基礎;學科,主持編寫各層次的教材及教學參考書,致力於中醫基礎理論學科的建設,成為該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張老中晚年致力於中醫基礎教學,其學術底蘊淵博,教學態度嚴謹,授課思路清晰,執教風格穩健,盡顯一代大師風範。凡聆聽過他授課的人,均會贊口不絕。
《張伯訥中醫學基礎講稿》可供各層次的中醫院校師生,自學中醫者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張伯訥(1929-1994),名存錄,上海市人,中共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張伯訥教授為滬上著名中醫張驤雲的曾孫。自少年始,孜孜習醫,繼承家學。參加工作後,曾任土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及上海曙光醫院研究室主任。1964年調入上海中醫學院院本部,歷任傷寒溫病教研室主任、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基礎醫學部副主任。1981-1985年,任上海中醫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並擔任學校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藥品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學會理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內科委員會副主任、《中醫年鑑》主編等職。
張伯訥教授曾與金壽山教授首創“中醫學基礎”這一新學科,主持編寫各種層次的中醫學基礎相關教材和教學參考書,致力於中醫基礎學科的建設,為上海中醫藥大學該學科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上海市高教局重點學科作出了重要貢獻。1978年以來,先後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三十餘名,主持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二仙湯及其拆方對大鼠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作用的實驗研究”獲得199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曾先後獲得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上海市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勞動模範等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中國醫藥學的發展簡史
二、中國醫藥學的基本特點(略講)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三、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略講)
第二章 陰陽五行
第一節 概述
一、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與特點
二、陰陽五行學說與中醫理論的關係
第二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之間的關係
(一)陰和陽的制約消長
(二)陰和陽的依存互根
(三)陰和陽的互相轉化
三、陰陽學說指導中醫臨床
(一)說明人體病理
(二)指導疾病診斷
(三)用於疾病治療
第三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與特徵
二、五行的演繹方法
三、五行之間的關係
(一)五行之間的正常關係
(二)五行之間的異常關係
四、五行理論指導治則治法
第三章 氣血津液
第一節 氣
一、氣的組成與生成
二、氣的分類(僅是主要的)
(一)元氣
(二)宗氣
(三)營氣
(四)衛氣
三、氣的運動——氣機
四、氣的生理功能
五、氣的病理變化
(一)氣虛
(二)氣機失調
第二節 血
一、血的生成
二、血的運行
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病理變化
(一)血虛
(二)血瘀
(三)血熱
(四)血寒
第三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與功能
二、津液的生成與代謝
三、津液的病理變化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一、氣對血、津液的作用
二、血、津液對氣的作用
三、血與津液的關係
第四章 經絡學說(略講)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與經絡系統的組成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名稱、走向及其在四肢的分布規律
一、十二經脈的名稱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
三、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
第三節 奇經八脈的分布與作用
一、奇經的分布與各自的作用
二、奇經八脈的共同作用
第四節 經絡的生理、病理及臨床套用
第五章 藏象學說
第一節 概述
一、藏象學說的含義、內容與範圍
二、髒與腑的主要區別
三、藏象學說的來源與發展
四、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
(一)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念
(二)藏象學說的獨特理論體系
第二節 臟腑
一、心
(一)心主血脈的生理與病理
(二)心藏神的生理與病理
(三)心開竅於舌
二、肺
(一)肺主氣的生理與病理
(二)通調水道的生理與病理
(三)肺主皮毛的生理與病理
(四)肺開竅於鼻
三、脾、胃與腸
(一)胃主受納、腐熟水谷、降濁的生理與病理
(二)脾主運化、升清的生理與病理
(三)小腸主泌別清濁
(四)大腸主傳化糟粕的生理與病理
(五)脾統血的生理與病理
(六)脾開竅於口
(七)脾主肌肉、四肢
四、肝與膽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與病理
(二)肝藏血的生理與病理
(三)肝主筋的生理與病理
(四)膽主貯藏、排泄膽汁
(五)肝開竅於目
五、腎與膀胱
(一)腎藏精氣的生理與病理
(二)腎主水液的生理與病理
(三)腎主納氣的生理與病理
(四)膀胱主貯尿、排尿
(五)腎開竅於耳及二陰
(六)腎中精氣是腎陰腎陽的物質基礎
(七)腎陰腎陽是各髒陰陽的根本
六、腦、心包、三焦、女子胞
第六章 病因與病機
第七章 治則治法
第八章 診法
第九章 八綱辯證
第十章 氣血辯證
第十一章 臟腑辯證
第十二章 外感熱病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