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義(1909~1950),福建平和縣小溪玉溪村三板橋人。畢業於東溪初級中學。民國25年(1936),介義在漳州薌潮劇社當炊事員,後經中共地下黨員高崗山介紹,返平和參加“熊火”劇社,從事抗日宣傳,閱讀了一些進步書籍,不久,為逃避國民黨當局緝捕,上山落草,活動於坂仔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介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平和縣小溪玉溪村三板橋
- 出生日期:1909
- 逝世日期:1950
- 職業:烈士
- 畢業院校:東溪初級中學
- 主要成就:不詳
- 代表作品:平和縣縣長
畢業於東溪初級中學。民國25年(1936),介義在漳州薌潮劇社當炊事員,後經中共地下黨員高崗山介紹,返平和參加“熊火”劇社,從事抗日宣傳,閱讀了一些進步書籍,不久,為逃避國民黨當局緝捕,上山落草,活動於坂仔一帶。期間,他曾埋伏於豆坪,懲治國民黨閩南“剿共”總指揮林郁齋。民國26年,介義被國民黨軍隊收編,並被派赴廬山軍訓團受訓,加入國民黨組織。翌年,任福建省保全第六團第三大隊少校大隊長。同年7月,任國民黨漳廈區抗敵自衛團第三大隊少校大隊長。民國29年起在南靖、漳平、龍巖、華安等縣擔任過軍事科長、警察局長、政府主任秘書等職。民國36年(1947)11月,介義任南靖縣國民黨軍事科長兼自衛總團副團長時,中國革命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國民黨敗局已露端倪。他開始與閩南遊擊隊秘密聯繫,傳遞情報,輸送藥品、布匹、食物;解救、掩護過一批中共地下黨員、游擊隊員和革命民眾,做了一些有益革命的事。他還囑其胞弟張靜波參加平和游擊隊。民國37年(1948)7月間,中共閩中漳州工委(地下黨)派中共黨員黃風長,以山城第一中心國小教員身份到南靖工作。黃主動與張介義接觸,通過交朋友,談論時局等方式,對他做思想工作,使他下定起義的決心。
民國38年(1949)9月3日,介義走馬上任當國民黨平和縣縣長,上任後第三天,他即通過與中共地下組織聯繫密切的林士年、大誠中學校長張景堯等人,找到中共地下黨領導人陳天才,就起義之事進行兩次談判。最後張介義接受中共閩南地委提出的全部條件,於9月17日晚率部舉行起義,平和宣告和平解放。起義後,介義任平和縣人民政府支前辦公室副主任,參加南靖縣和平解放的接管工作。1950年農曆八月,他死於第六專區專署舉辦的學習班中。1982年龍溪地委專署頒發《起義人員認定書》,追認他為起義有功人員,予以落實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