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

張五

張五綽號“攤手五”(生卒年不詳),他是雍正年間(公元1730年左右)北京的一位名伶,是少有的萬能老倌,不獨各種角色皆能演,而且文武戲都唱做出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五
  • 別名:攤手五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佛山
  • 職業:演員
  • 主要成就:文武戲都唱做出色
  • 代表作品:《一捧雪》、《二度梅》
人物經歷,人物評論,

人物經歷

他不滿清制,言論反清,致被通緝,他逃亡來粵,匿居佛山。在佛山時他傳授了“江湖十八本”。
江湖十八本是當時全國流行的由一至十八領頭的十八個劇目,如《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進士》等,後來成為第一批粵劇傳統劇目和當時粵劇伶人必修的基本課程。他對粵劇是有很大的貢獻,因此粵劇中人尊稱他為"張先師",他和華光祖師,田竇二師,一同尊奉到現在。

人物評論

粵劇行內有云:“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
吉慶公所和八和會館是先後建立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粵劇本地班行會組織(或賣戲營業所),均出現在瓊花會館之後,正如現仍健在的粵劇老藝人、廣東八和會館最後一任會長黃君武先生所說:“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會館”。但早到什麼時候,卻無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證。一般來說,是引用一九四○年麥嘯霞所撰的《廣東戲劇史略》一書的說法而加以發揮。該《史略》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不少後人便據此認為:瓊花會館是建於雍正年間,粵劇本地班的組織亦始於攤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贈給廣東粵劇團的《七律》內亦云:“昔有名伶攤手五,佛山鎮上立戲班。”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
只有本地班的林立,才會有瓊花會館的建立。而出現瓊花會館也是本地班繁盛的歷史必然。因此兩者關係是相當密切,要研究既乏文物可證的瓊花會館,不妨從粵劇本地班方面入手。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儘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
究竟粵人(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活動是何時開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粵劇古今談》一文中認為: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編寫的《莊渠遺書》,其中記錄了明代正德十六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告,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語。郭秉箴先生認為這是廣東有戲劇演出活動的最早記載,認為通過諭民文示可以反證,說明在明正德年間便有本地人參加演劇,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廣東就有演劇活動。這無疑是一個超前的發現,可是,我們在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內發現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個反證。即在正德年間再上溯兩個皇帝的成化年間,便有佛山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該族譜有如下的記載:“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三月三扮飾,好事者,大眾賃人衣服,借人首飾,或雨致濕,或造成損破,用價賠償,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後之子孫,遵吾明囑。”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是寫於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粵劇古今談》一文內誤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確應為一五二一年)應提早四十年。況且,從該族譜所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之言來分析,可以說,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參加戲劇演出活動。
佛山市現今的燎原路,其中水巷口至平陽里的段落,在未開馬路前,街名叫太原坊。該坊在清代時,居住者仍多為霍氏,街名以太原命名,無疑是紀念原祖籍之意。該坊的橫道能通另一條街,名惺台公街,該街在民初時,亦多為霍氏所居。街名的由來是因霍氏族長霍惺台創建該街的紀念而命名,故稱“惺台公街”。乾隆版的《佛山忠義鄉志》亦載,在當時佛山福德鋪有四所霍氏公祠,其中一所便名“惺台霍公祠”筆者是在該街出生和長大,在十二歲時,便受鄰近粵樂弦歌之薰陶,開始學奏廣東音樂和伴奏粵曲。瓊花會館舊地所在的大基尾是位於佛山鎮東北角,而這兩街亦地處於鎮偏東北角,前後相距不遠。看來,在明清兩代,福德鋪和大基鋪內,聚居不少優伶,季節性從事戲劇活動的同道中人更屬不小。從而可知,在距今五百年前,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對本地人演戲發出“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之嘆是事出有因的。本地人演戲雖視為“小輩之流,失之大體”。但“禁革”確乎陷入“難”的境地,“良家子弟”及“後之子孫”也不會遵其“明囑”。通過《家箴》的反證,已可看出明成化十七年前,本地人參加演戲的廣泛性和執著追求。
從明成化再上溯三個皇帝的正統年間,據《佛山忠義鄉志》載:明正統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黃肖養起義軍圍攻佛山,時值中秋。“守者令各里雜扮故事,徹夜金鼓震天”,以圖虛張聲勢。“後因循之為美事,不可復禁雲”。我們既可把“各里雜扮故事”視為秋色中的“車心”之類,但是否也可以理解為變相的演劇,即是似劇非劇的演出。因為還有“金鼓震天”啊!明嘉靖年間,韶州府的“迎春妝飾雜劇”,惠州府的“裝扮雜劇為美觀”,瓊州府“各競辦雜劇故事”,廣州府的“二月,城中多演戲為樂”,“罄家資亦為之”等。其中的“妝飾”、“裝扮”、“競扮”和“多演”是否與正統年間的“各里雜扮故事”是大同小異呢?顯然是可以肯定。
從外省劇種流入廣東,以至粵人演劇,到成立本地班,更至本地班林立,與外江班各樹一幟,當然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標誌著本地班林立的瓊花會館總不會遲至在演劇已成“世俗相尚,難於禁革”的明成化十七年以後二百五十年的清雍正年間才建立吧?
現仍暫屬失傳的康熙版《佛山忠義鄉志》,志內便有談及瓊花會館,稱該館為佛山會館之冠,屬戲行會館,建築瑰麗。還曾說該館建於明嘉靖年間。我們曾查閱乾隆版《佛山忠義鄉志》,也發現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在乾隆年間,佛山鎮本已建有不小各行各行會館,唯獨是在該志的地圖中,其他的什麼會館也沒有標在圖上,就只有在大基頭鋪中,唯一標出一個瓊花會館。而且在該志的《習尚》篇內,還寫上“優船聚於基頭,酒肆勸於市畔”之句,足見在康雍乾年間,瓊花會館對鎮內外的影響,已是非同一般。“在佛山大基尾水埗頭邊,我見過有一石碑,刻有‘瓊花水埗’四字,是明朝萬曆年間立的。可以推斷,該館成立於明萬曆年間或萬曆年前。
張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