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弱翅鸕鶿體長89-100厘米,體重2.5-4.0千克。是一種大型的不能飛行的鸕鶿。它們相貌奇特,褐色的羽毛呈絨狀,腳和爪大而有力,又長又大的鉤型嘴巴可以轉過來放到背上,翅膀很小,不能飛翔。那付弱小的翅膀是其不能飛行的標誌。這種鸕鶿是所有鸕鶿家庭中唯一不能飛行的種類。象其他不能飛的鳥一樣,胸骨失去了顯著的船骨。有鉛灰色的軀體;腹部是棕色的;眼睛是綠松石色。象鸕鶿家庭的所有親屬,全部四個腳趾由蜘蛛網狀皮膚組成。雄鳥和雌鳥相似,雄鳥體型更大。幼鳥通常類似成鳥,但是它們的羽的毛顏色更柔和,有一雙黑眼睛。
鳥嘴強而長,上嘴兩側有溝,嘴端有鉤,適於啄魚;下嘴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鳥完全隱閉;眼先裸出;頸細長;兩翅長度適中,缺第五枚次級飛羽;尾圓而硬直,有12-14枚尾羽;腳位於體的後部;跗蹠短而無羽;趾扁,後趾長,有蹼相連。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
棲息環境
該物種棲息在火山島的岩岸上。一般在沿海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很少遠離養殖區一公里以上。
生活習性
弱翅鸕鶿世代居住在方圓1.6-3.2千米的範圍里,善於潛水,能在水中以長而鉤的嘴捕魚。就地捕食鰻魚、章魚和各種小魚為食,從不遠行,日子過得既安樂又舒服。每天,弱翅鸕鶿都要在岸邊靜靜地呆上幾個小時,它們旁若無人地打著盹兒,偶爾睜開眼睛,向四周看一看,或者換一個姿勢,繼續打盹兒。
弱翅鸕鶿的翅膀原來也很發達,也是善於飛翔的鳥。大約在幾十萬年到100萬年以前,它們的祖先隨著西行的南赤道海流,來到了佛南狄那島。這裡食物豐富,它們就定居下來,由於不再需要飛行就能夠得到食物,翅膀逐漸退化,多少萬年的演化結果,就使加拉帕戈斯鸕鶿喪失了飛翔能力。
以章魚、鰻魚和底棲魚類為食,會潛入水下覓食。它們的羽毛不防水。家族的行為特徵就是擺脫翅膀上的水,會站在岸邊或礁石上張開兩個小破翅膀晾曬。通常看見自己的襤褸小衣衫的翅膀的影子在自己的身邊。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也稱科隆群島)。
繁殖方式
這一物種的求偶行為在海上開始,雄性和雌性的的脖子彎曲成蛇形相互繞著對方的位置游來游去。築巢往往在最寒冷的7-10月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這時海洋食物是最豐富,以便應對雛鳥增加而食物短缺的風險降低。繁殖群一般約12對構成,兩性共同營巢,巢用樹枝及海藻或水草等築成,置於海濱沿岸的岩石上。每窩產2-3枚白色的卵,父母雙方共同輪流孵卵。孵28天左右出雛。雙親都參加撫育雛鳥工作,餵雛的方法是把魚貯藏於粗大的食管內,在餵食時,親鳥張開嘴,雛鳥伸嘴入親鳥的咽部,在親鳥的口腔內啄食半消化的魚肉。餵水時,親鳥將取來的淡水從嘴噴出,注入雛鳥嘴裡。雛屬晚成性。
如果食物充足,雌鳥可能會留下雄鳥繼續照顧幼鳥,而雌鳥則會與另一雄鳥產生第二窩雛鳥,如此高的繁殖潛力,使得下跌的物種數量得以恢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弱翅鸕鶿是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特有的鳥類,圍繞費爾南迪納島和伊莎貝拉島的海岸發現。但僅限於伊莎貝拉島、巴爾加斯島和克魯茲島的北部和西部海岸。在1971-1972年,數量估計在800對;1977年和1985年之間,穩定在650-850隻成體。然而, 1983年的厄爾尼諾事件期間,數量下降了50%,1986年至400隻鳥。1990據估計在1000隻成鳥,1999-2000年間,一共有900隻。在2006年總共有1,396鸕鶿,比厄爾尼諾事件之後的1997-1998年,鸕鶿增長數量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較高 。在2003年的增長率下降和青少年的比例較低(2006年為3 % ) ,這表明鸕鶿的數量已經穩定在一個新的高度(希門尼斯 - Uzcátegui等,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