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奧地利浪漫主義作曲家)

弗朗茲·舒柏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赫田塔爾,奧地利作曲家。

1808年,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1810年,《G大調狂想曲》(D.1)問世,這是他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創作了《D大調第一交響曲》。1814年,為了免服軍役,在其父親的國小里擔任校長助理,以獲得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於該年創作了145首歌曲,並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等作品。1818年,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1822年,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1828年3月26日,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一次正式音樂會;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

舒伯特被稱為“歌曲之王”,他既是維也納古典音樂傳統的繼承者,又是西歐浪漫主義音樂的奠基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音樂遺產,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9部交響曲、10餘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他作品。

基本介紹

  • 本名:弗朗茨·舒伯特
  • 外文名: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 國籍奧地利
  • 出生地:維也納近郊的里赫田塔爾
  • 出生日期:1797年1月31日
  • 逝世日期:1828年11月19日
  • 星座水瓶座
  • 代表作品b小調第八交響曲冬之旅魔王
  • 主要成就:“歌曲之王” 
  • 別名: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全名)
  • 職業:作曲家
早年經歷,人物經歷,學習時期,變革時期,創作晚期,個人生活,主要作品,聲樂作品,歌劇,輕歌劇,戲劇配樂,宗教音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作品,創作特徵,總體特徵,各體裁特徵,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早年經歷

1797年1月31日,弗朗茨·舒伯特出生於維也納近郊的里赫田塔爾;舒伯特的祖父是農民、手工業者,其父親泰奧多爾·弗洛林為里赫里塔爾一所學校的校長,忠於職守,敬仰權貴,是一個愛好音樂又有市民保守觀念的虔誠教徒。
弗朗茨·舒伯特
舒伯特的出生地
1801年,隨同家人搬至位於“天堂門”的支柱巷。1804年,由於可能會被接收為宮廷樂童,而在安東尼奧·薩列里處進行資格考試。

人物經歷

學習時期

1808年,11歲的舒伯特進入維也納宮廷樂團寄宿學校學習,當帝國聖堂唱詩班的童聲歌手;不久,被選入學校的小管弦樂隊擔任第二小提琴手,接著提升為第一小提琴手,在樂隊期間得以接觸到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作曲家約瑟夫·海頓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等人的作品。
弗朗茨·舒伯特
安東尼奧·薩列里像
1810年,《G大調狂想曲》問世,這是舒伯特第一首標有明確日期的作品。1811年,創作了其第一首藝術歌曲《哈加的悲歌》;同年,在文策爾·魯齊卡處學習通奏低音,嘗試交響曲和舞台劇的作曲。
1812年,舒伯特的母親去世;同年開始在薩列里處學習對位法;同年,進入變聲期,失去了樂童的職位。1813年,《D大調第一交響曲》(D.82)創作完成;同年,離開寄宿學校,開始在聖安娜中學的師範學校學習預備生課程。
1814年,參加普通中學的畢業考試;同年,為免服軍役,在其父親位於支柱巷的中學擔任教學助手,給低年級學生上課,以獲;同年,在里赫田塔爾的教區禮拜堂第一次演出《F大調彌撒曲》(D.105);同年,創作了藝術歌曲《紡車旁的瑪格麗特》(D.118)。
1815年,18歲的舒伯特在該年創作了145首藝術歌曲,其中包括《魔王》(D.328)、《野玫瑰》(D.257)等作品,標誌著他的作曲技巧已經成熟;10月15日,舒伯特僅在一天就寫出了8首歌曲;同年,創作了《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
弗朗茨·舒伯特
17歲的舒伯特像,據說由朔貝爾創作於1814年
1816年,申請盧布爾雅那音樂學校的校長職位,沒有被接受;在此期間,舒伯特處於理想與現實、生活與藝術的矛盾痛苦中,他違背父親的意願,毅然辭掉國小教師的工作,為此父親同他脫離關係達數年之久,經朋友們的調解於1823年父子才重歸於好;同年,創作完成了《c小調第四交響曲(“悲劇”)》,並結束了在薩列里處的學習。

變革時期

1817年,結識歌唱演員約翰·米夏埃爾·福格爾;同年,成為“胡鬧協會”成員。1818年,他辭去教師職務,全力從事音樂創作,開始了“自由藝術家”的生涯;此後,舒伯特就靠賣作品獲得的微薄稿酬、巡迴演出及一些朋友的接濟而生活。
1819年,與福格爾一起前往施泰爾、林茨和克雷姆斯明斯特。1820年,創作《復活節康塔塔》(D.689)、《四重奏樂章》(D.703)等作品。
1822年,維也納《時尚報》第一次詳細報導了舒伯特的歌曲;同年,創作了歌劇《阿爾方索與埃斯特雷拉》(D.732)、《降A大調彌撒曲》(D.678)、《b小調第八交響曲(未完成)》(D.759),以及《流浪者狂想曲》(D.760)。
1823年,成為格拉茨和林茨音樂協會的榮譽會員;同年,創作《陰謀者》(D.787)、《費拉布拉斯》(D.796)、《美麗的磨坊女》(D.795)。

創作晚期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舒伯特像,奧古斯特·里德爾繪於1825年
1824年,出版《美麗的磨坊女》;同年,創作了《八重奏》(D.803)、《弦樂五重奏》(D.804)以及《大二重奏》(D.812)。
1825年,作為替補入選音樂之友協會的代表團;同年,開始創作《C大調第九交響曲》,並完成鋼琴奏鳴曲(D.845和D.850);夏天,旅行前往施泰爾、林茨、克雷姆斯明斯特、格蒙登、薩爾茨堡和加斯泰因。
1826年,申請維也納宮廷樂隊指揮一職未果;同年,將《第九交響曲》交付音樂之友協會;同年,創作了《G大調弦樂五重奏》(D.887)和《鋼琴奏鳴曲》(D.894)。
1827年,當選音樂之友協會代表團成員;同年,《八重奏》(D.803)和《B大調鋼琴三重奏》(D.898)第一次由伊格納茨·舒潘齊格演出。
1828年3月26日,在紀念貝多芬逝世一周年之際,朋友們籌款在維也納為舒伯特舉辦了其生前僅有的一次正式音樂會,由他本人給福格爾親自伴奏演唱了幾首藝術歌曲,其他曲目還有《G大調弦樂四重奏》《降E大調鋼琴三重奏》,以及幾首合唱作品;11月19日,舒伯特病逝,終年31歲,按照其生前的意願,與貝多芬同葬於一地。
舒伯特肖像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舒伯特素描像,繪於1827年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不戴眼鏡的舒伯特油畫,大約繪於1826-1828年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舒伯特像,奧古斯特·里德爾繪於1875年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舒伯特像,特切爾繪於1826年

個人生活

健康情況
在舒伯特創作的成熟時期,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自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鬥爭。儘管有人提出其他的病因,最終的病症可能是傷寒症,但他晚期的病症與汞中毒的病狀相似,而汞恰恰是19世紀早期被用來治療梅毒的藥物。
愛情
舒伯特曾熱戀著一位經營紡織廠的富有寡婦的女兒,她的名字叫特麗莎·葛羅伯。據舒伯特的朋友們稱,這是他一生中的初戀,也是最後一次戀愛,至少可以說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真正的戀愛。儘管舒伯特對她傾注了真摯的感情,但特麗莎最終嫁給了一個麵包師。1824年5月,27歲的舒伯特離開維也納前往匈牙利,在4個月的鄉村生活中,將感情寄托在其學生——女伯爵卡洛林身上。舒伯特為卡洛林創作了許多鋼琴作品,其中包括題獻的《流浪者幻想曲》。

主要作品

聲樂作品

聲樂套曲
聲樂套曲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出版時間
D.89
冬之旅
1827年
D.795
美麗的磨坊女
1824年
D.957
天鵝之歌
1828年
歌曲
歌曲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作品時間
詞作者
D.117
外來的少女
1814年
席勒
D.118
紡車旁的瑪格麗特
1814年
歌德
D.121
牧羊人的哀歌
1814年
歌德
D.138
永恆的愛
1815年
歌德
D.149
歌手
1815年
歌德
D.162
在情人身旁
1816年

D.182
初戀
1815年
弗林蓋爾
D.189
歡樂頌
1815年
歌德
D.196
夜鶯頌
1815年
赫爾蒂
D.216
風平浪靜
1815年
歌德
D.218
墳墓之歌
1815年
肯內爾
D.225
漁夫
1815年
歌德
D.245
春天頌
1815年
席勒
D.246
保證
1815年
席勒
D.257
野玫瑰
1815年
歌德
D.280
玫瑰花帶
1815年
克洛普施托克
D.282
克朗南
1815年
峨湘
D.291
無窮
1815年
克洛普施托克
D.296
月亮頌
1815年
歌德
D.312
海克托告別
1815年
席勒
D.314
夜之歌
1815年
科塞加騰
D.321
你了解這個國家?
1815年
歌德
D.322
赫爾曼和圖爾內爾達
1815年
克洛普施托克
D.328
魔王
1815年

D.360
船夫之歌
1816年
邁爾霍弗爾
D.361
春天溪畔
1816年
朔貝爾
D.367
圖勒王
1816年
歌德
D.369
豐收神頌
1816年
歌德
D.398
春之歌
1816年
佚名
D.410
情話
1816年
施勒格爾
D.429
情歌
1816年
赫爾蒂
D.457
夕陽頌
1816年
科塞加滕
D.478
豎琴手之一,誰如此孤寂
1816年
歌德
D.479
豎琴手之二,我悄悄走過門旁
1816年
歌德
D.480
豎琴手之三,決不是他的麵包
1816年
歌德
D.493
流浪者之歌
1816年
呂貝克
D.498
搖籃曲
1815年
佚名
D.504
在安澤爾莫墓前
1816年
克勞迪烏斯
D.514
枯萎的菩提樹
1817年
斯凱肯維
D.527
搖籃曲
1817年
邁爾霍弗爾
D.528
田園曲
1817年
戈爾多尼
D.530
泉水頌
1817年
克勞迪烏斯
D.531
死神與少女
1817年
克勞迪烏斯
D.536
船夫
1817年
邁爾霍弗爾
D.544
酒館侍人
1817年
歌德
D.545
少年與死亡
1817年
施鮑恩
D.546
歌中的慰藉
1817年
朔貝爾
D.547
致音樂
1817年
朔貝爾
D.550
鱒魚
1817年

D.553
在多瑙河上
1817年
邁爾霍弗爾
D.558
各種體態的情人
1817年
歌德
D.573
伊菲姬尼
1817年
邁爾霍弗爾
D.583
從塔塔羅斯來的人們
1817年
斯席
D.629
孤獨沉思若痴
1818年
彼特拉克
D.630
現在·蒼天·打底
1818年
彼特拉克
D.633
蝴蝶
1815年
席格爾
D.638
溪邊少年
1819年(第三稿)
席勒
D.652
少女
1819年
施勒格爾
D.653
夜晚的貝爾塔之歌
1819年
格里爾帕爾策爾
D.669
乘風
1819年
邁爾霍弗爾
D.673
情人正在寫
1819年
歌德
D.677
希臘眾神
1819年
席勒
D.685
晨曲
1820年
維爾訥
D.686
慕春
1820年
烏蘭德
D.691
1820年
施勒格爾
D.715
逝世的
1821年
歌德
D.717
蘇萊卡之歌之一,啊,為了你濕潤的翅膀
1821年
歌德
D.719
秘密
1821年
歌德
D.720
蘇萊卡之歌之一,為何不感動
1821年
歌德
D.725
深夜琴聲
1822年
邁爾霍弗爾
D.737
里拉琴頌
1822年
布魯赫曼
D.738
在小樹林中
1822年
布魯赫曼
D.741
歡迎你
1822年
呂克特
D.745
玫瑰
1822年
施勒格爾
D.746
湖畔
1823年
布魯赫曼
D.749
約瑟夫·施鮑恩
1822年
科林
D.764
藝神之子
1822年
歌德
D.765
致遠方的人們
1822年
歌德
D.768
流浪者的夜歌
1822年第二次譜曲
索爾代
D.771
侏儒
1822年
科林
D.772
憂傷
1823年
科林
D.774
水上吟
1823年
施托貝爾格
D.776
你是安寧
1823年
呂克特
D.785
憤怒的歌手
1823年
布魯赫曼
D.794
朝聖者
1823年
席勒
D.799
在夕陽下
1824年
拉佩
D.800
孤獨
1825年
拉佩
D.806
長庚星
1824年
邁爾霍弗爾
D.827
夜與夢
1822年
科林
D.828
年輕修女
1825年
克萊格黑爾
D.833
盲童
1825年
齊貝爾
D.837
休息吧,武士
1825年
司各特
D.838
獵人,狩獵歸來休息吧
1815年
司各特
D.839
聖母頌
1825年
原為司各特的《埃倫的歌》,施托克譯成德語
D.842
掘墓人的思鄉情
1825年
克策格黑爾
D.846
諾曼之歌
1825年
司各特,施托克譯成德語
D.852
萬能
1825年
皮凱爾
D.853
在橋上
1825年
舒爾采
D.857
海豚星座
1825年
許茨
D.866
在你身旁
1826年
賽德爾
D.867
搖籃曲
1826年
賽德爾
D.870
要去月亮上的流浪人
1826年
索爾代
D.877/1
迷娘和豎琴手
1826年
歌德
D.881
漁夫之歌
1826年
施萊希塔
D.882
在春天
1826年
舒爾采
D.884
維爾德曼
1826年
舒爾采
D.889
聽,聽,雲雀
1826年
莎士比亞
D.891
誰是西爾維亞
1826年
莎士比亞
D.904
阿林德
1827年
羅希利茨
D.905
琉特琴頌
1827年
羅希利茨
D.906
帶孩子的父親
1827年
鮑恩弗爾德
D.921
聽,聽月缺
1827年
格里爾帕爾策爾
D.922
秘密的愛情
1827年
倫凱
D.933
漁夫的幸福愛情
1827年
萊特內爾
D.939
1828年 萊特內爾

D.942
米里亞姆的凱歌(女高音與合唱)
1828年
格里爾帕爾策爾
主調合唱曲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440
基督復活(合唱曲)
1816年
D.809
遊艇手
1824年
D.815
默禱 (合唱曲)
1824年
D.920
小夜曲
1827年
D.983
少年的歡樂
創作時間不明

歌劇

歌劇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84
魔鬼的歡樂宮
1813-1814年

保證(片段)
1816年
D.732
阿爾方索與埃斯特雷拉
1821-1822年

家庭戰爭(原名《陰謀者》)
1823年
D.796
費拉布拉斯
1823年

輕歌劇

輕歌劇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239
克勞迪納·封·維拉-貝拉
1815年

薩拉曼卡朋友
1815年

費爾南多
1815年
D.647
孿生兄弟
1819年

戲劇配樂

戲劇配樂列表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644
魔豎琴(音樂話劇)
1820年

羅沙蒙德,賽普勒斯的公主(序曲、幕間曲、芭蕾舞音樂和女高音浪漫曲)
1823年
D.797
牧羊人之歌(和合唱等)

宗教音樂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185
F大調彌撒曲
1814年
D.167
G大調彌撒曲
1815年
D.452
C大調彌撒曲
1816年
D.678
降A大調彌撒曲
1819-1822年
D.324
降B大調彌撒曲
1815年
D.950
降E大調彌撒曲
1828年
D.872
德意志彌撒曲
1826-1827年
D.689
乞丐(清唱劇)
1820年
D.964
聖靈與讚美詩(男聲與管樂)
1828年
D.31
d小調慈悲經
1812年
D.45
降B大調慈悲經
1813年
D.49
d小調慈悲經
1813年
D.66
F大調慈悲經
1813年
D.27
聖母經(女高音、管弦樂隊和管風琴)
1812年
D.706
詩篇第23篇(女聲)
1820年

管弦樂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82
D大調第一交響曲
1813年
D.125
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
1814-1815年
D.200
D大調第三交響曲
1815年
D.417
c小調第四交響曲“悲劇”
1816年
D.485
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
1816年
D.589
C大調第六交響曲
1818年

E大調第七交響曲(未配器)
1821年
D.759
b小調第八交響曲
1822年
D.944
C大調第九交響曲
1825年
D.11
降B大調序曲
1812年
D.590
D大調序曲(義大利風格)
1817年
D.591
C大調序曲(義大利風格)
1817年
D.648
e小調序曲
1819年
D.90
5首德國舞曲
1813年
D.89
有6段三聲中部的5首小步舞曲
1813年
D.438
A大調迴旋曲(小提琴和管弦樂隊)
1816年

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18
降B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
1812年
D.32
C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
1812年
D.36
降B大調第三弦樂四重奏
1813年
D.46
C大調第四弦樂四重奏
1813年
D.68
降B大調第五弦樂四重奏
1813年
D.74
D大調第六弦樂四重奏
1813年
D.94
D大調第七弦樂四重奏
1814年
D.112
降B大調第八弦樂四重奏
1814年
D.173
g小調第九弦樂四重奏
1815年
D.87
降E大調第十弦樂四重奏
1813年
D.353
E大調第十一弦樂四重奏
1816年
D.703
c小調第十二弦樂四重奏
1820年
D.804
a小調第十三弦樂四重奏
1824年
D.810
d小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
1824年
D.887
G大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
1826年
其他重奏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956
C大調弦樂五重奏(2把小提琴,中提琴和2把大提琴)
1828年
D.667
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
1819年
D.96
吉他、長笛、中提琴和大提琴四重奏(改編自馬蒂格卡的《小夜曲》)
1814年
D.898
降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
1827年
D.929
降E大調第二鋼琴三重奏
1827年
D.897
降E大調夜曲
1825年
D.28
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鳴曲
1812年
D.574
A大調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821
a小調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
1824年
D.384
D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
1816年
D.384
a小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
1816年
D.408
g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
1816年
D.803
八重奏(2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單簧管、大管和圓號)
1824年
D.487
柔板和迴旋復協奏曲(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1816年
D.934
C大調幻想曲(小提琴和鋼琴)
1827年
D.895
b小調輝煌迴旋曲(小提琴和鋼琴)
1826年
D.802
乾枯的花朵引子和變奏(長笛和鋼琴)
1824年
D.72
F大調小步舞曲和終曲(管樂八重奏)
1813年

鋼琴作品

鋼琴奏鳴曲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157
E大調第一鋼琴奏鳴曲
1815年
D.279
C大調第二鋼琴奏鳴曲(沒有完成)
1815年
D.459
E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
1816年
D.537
a小調第四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557
降A大調第五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568
降E大調第六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570/1
升f小調第七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575
B大調第八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537
a小調第九鋼琴奏鳴曲
1817年
D.613
C大調第十鋼琴奏鳴曲
1818年
D.625
f小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
1818年
D.655
升c小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未完成)
1819年
D.664
A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
1819年
D.784
a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1823年
D.840
C大調第十五鋼琴奏鳴曲
1825年
D.845
a小調第十六鋼琴奏鳴曲
1825年
D.850
D大調第十七鋼琴奏鳴曲
1825年
D.894
G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
1826年
D.958
c小調第十九鋼琴奏鳴曲
1828年
D.959
A大調第二十鋼琴奏鳴曲
1828年
D.960
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
1828年
D.915
c小調小快板
1827年
其他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D.145
12首圓舞曲
1821年
D.365
36首圓舞曲
1816-1821年
D.576
安塞爾姆·許騰布倫內爾主題的13段a小調變奏
1817年
D.593
2首諧謔曲
1817年
D.608
D大調迴旋曲
1818年
D.899
11首即興曲的第1至第4首
1828年
D.935
11首即興曲的第5至第8首
D.946
11首即興曲的第9至11首
D.780
瞬想曲6首
1823-1828年
D.790
12首連德勒舞曲
1823年
D.817
匈牙利曲調
1824年
以上主要作品參考資料來源

創作特徵

總體特徵

舒伯特的聲樂作品包括600餘首藝術歌曲、10餘部歌劇、歌唱劇、6首彌撒、清唱劇、重唱歌曲與合唱等。在器樂作品中,舒伯特寫了9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1首弦樂五重奏、2首鋼琴三重、1首木管與弦樂八重奏、多首鋼琴聯彈、多首即興曲、6首音樂的瞬間、22首鋼琴奏鳴曲、6首序曲、3首小提琴奏鳴曲、1首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多首變奏曲、舞曲、進行曲等。
作為一生喜愛浪漫主義詩歌的作曲家,舒伯特的氣質、個性不同於貝多芬,沒有他的前輩那種強烈的時代感情和深邃的哲理思想。舒伯特採取兼收並蓄的藝術態度,從來沒有摒棄古典傳統。舒伯特採用的器樂體裁形式多種多樣,共同的特點是將古典形式與民間音樂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突出歌曲性的主導地位,用歌曲性的旋律表現器樂詩的意境和抒情的音樂形象,甚至直接運用他的歌曲的音樂主題,突出他所要表現的標題性的音樂內容。無論是音樂陳述方式、形式結構均具有明顯的歌曲性的特點。舒伯特是一位天生的旋律作曲家,他善於把詩歌變成音樂,如莫扎特一樣,旋律像泉水不斷地涌瀉出來,激起感情的漣漪。他堅持古典傳統嚴謹的音樂結構原則,又不拘於形式的固定模式,力求通過調性、音區、和聲色彩等手法變化,多方面地表現複雜的心理狀態的活動和發展,而且通過“自我感受”的方式,用抒情的格調充滿詩意地表現或描繪出來。

各體裁特徵

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舒伯特創作的中心,包括其他獨唱聲樂曲在內有600多首,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其取材範圍廣泛,凡是能觸發他的創作靈感和想像的詩篇,即使是平庸之作,在他的筆下也能成章,用音樂將詩人無力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表現出來。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有三種類型:第一,分節歌,即同一旋律中反覆歌唱多段,如《野玫瑰》《搖籃曲》《聖母頌》等;第二,通譜歌,即旋律隨歌詞而走,不作反覆,如《魔王》《聖母頌》等;第三,變化分節歌,於分節歌大致相似,但根據歌詞需要,其中有一部分變化或展開,如《菩提樹》《鱒魚》等。他的歌曲旋律豐富多彩,有純樸簡單的民歌式的,如《野玫瑰》《菩提樹》《鱒魚》一類;有浪漫甜美帶有憂鬱傷感的,如《海濱》《流浪者》等歌曲;有緊張和戲劇性朗誦式的,如《地神》《年輕的修女》等;有新開窗的體裁如敘事曲《魔王》等。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歌詞,大多選擇的是同時代浪漫主義文學家的詩歌,如歌德、海涅、席勒、繆勒、雷爾斯塔甫等人的詩作,這些詩歌優美抒情、側重內心情感。歌德的詩詞對舒伯特的聲樂曲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特別偏愛歌德的詩歌,認為歌德的詩歌能溝通好他和藝術歌曲之間的關係,表達他所要抒發的情感。在舒伯特的600多首歌曲中,有70多首詩採用歌德的詩篇來譜曲的,其中就有其代表作《魔王》。舒伯特還為小說《威廉·邁斯特》中的《唯獨他明白》的詩歌譜寫了5首獨唱曲。為繆勒的詩譜就了兩部聲樂套曲,為海涅的詩寫了6首歌曲。
他的歌曲除了旋律具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外,和聲的設計也作了精心的安排,他對和聲的色彩敏感,常常通過調性、調式、和弦轉換、音區變化來增強音樂的表現手法。在《小夜曲》《菩提樹》等作品中,舒伯特利用同主音大小調的轉換達到色彩的變化。在流傳廣泛的《搖籃曲》中,舒伯特讓旋律搖擺於主、屬兩個和弦之間,簡單安詳,就像慈母輕搖搖藍一般。舒伯特歌曲的鋼琴伴奏,也是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他的伴奏從如詩如畫的歌詞中生髮而出,又渲染了歌詞的意境,如《紡車旁的瑪格麗特》的伴奏音型自然地讓人聯想到紡車的轉動聲。敘事歌曲《魔王》沉重的三連音也描繪了父親走投無路的焦慮。《幻想》的伴奏則完全不同,不祥的動機以三個八度反覆出現,表現出恐怖的氣氛。《流浪者》的調性布局經過精心的設計,既符合詩歌的要求又符合音樂的審美。舒伯特使歌曲的伴奏從從屬的地位變為與其他因素一樣重要,而且利用伴奏的特點,補充和揭示了歌詞的內涵。
室內樂
舒伯特的室內樂創作鮮明,他不僅把自己的歌曲旋律運用到室內樂里,而且把歌曲的感情特徵也一起貫注進去,如代表作《鱒魚》鋼琴五重奏、《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在鋼琴領域的作品裡,舒伯特是最早開拓特性曲(Character piece)的作曲家。特性曲是對浪漫主義時期器樂小品的總稱,主要是指鋼琴小品,常用三段式結構,中段和兩頭形成對比,和聲簡潔有色彩,旋律優美,織體卻樸素簡單。舒伯特的《即興曲》《音樂的瞬間》,都屬於特性曲的範疇,有即興創作的意味。他的鋼琴奏鳴曲式從歌唱抒情逐漸具有英雄氣息和戲劇力量;他所創造的鋼琴音樂小品“音樂瞬間”,是“無詞歌”的早期標本,後來的音樂家羅伯特·舒曼費利克斯·孟德爾頌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等都採用了這種形式,創作了一大批鋼琴詩歌。
交響曲
舒伯特的交響樂作品繼承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傳統,但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使他的風格又有別於他的前輩。他以抒發個人情懷為目的、幻想重於現實,抒情多於力量。在他的九部交響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因為它不同於古典的傳統形式,只有兩個樂章,作品的抒情特點似直接從舒伯特的歌曲中產生出來。

人物評價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
在舒伯特的音樂之外,根本沒有音樂在主題思想進展和聯想上以及在看似合乎邏輯的跳躍上贏得如此的心理學關注,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懷藏著如此獨一無二的個性,能推出形式各異的音樂描述,也極少有人為他自己、為自己的內心寫了這么多東西。(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評)
至於舒伯特的交響曲,我對其如此欽慕,竟至毫不遲疑地將其排列於緊隨貝多芬之後,遠遠領先於孟德爾頌,同樣領先於舒曼。就和聲與轉調的獨創性而言,就器樂音色而言,尚無人超越舒伯特。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愛舒伯特的歌曲,但對他的器樂曲評價還要更高。(捷克作曲家安東尼·德沃夏克評)
舒伯特對我來說太過偉大和神聖了,超出了我用邏輯分析武器來解釋他音樂語言的能力。(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評)
歌曲作曲家舒伯特在新穎性、豐富性與力度、創造性方面是絕無僅有的。無論如何,華麗的C大調交響曲還有浪漫的b小調都堪稱是始於孟德爾頌、舒曼,經由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直到布魯克納和馬勒的整個抒情交響樂的始祖,它們也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德國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評)
我根本未曾見過一個作曲家像舒伯特這樣描繪出一個如此完整的個人世界。對我來說,這屬於音樂史上最神秘莫測的範疇。他是一座完美無缺的巨石雕像。我在任何時代都看不到這樣一種現象。(奧地利指揮家尼古拉斯·哈農庫特評)
當回顧時,在我們看來,他(指舒伯特)的結構要比在馬勒的聽眾看來經濟得多。它們變得可以一覽無餘了。(鋼琴演奏者布倫德爾評)
對舒伯特,我只有說:演奏,熱愛——閉嘴!(德裔美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評)

後世影響

舒伯特紀念館
弗朗茨·舒伯特(弗朗茲·舒柏特)
舒伯特紀念館
維也納有兩間舒伯特紀念館,一間是作曲家出生和度過大半輩子的學校兼住宅,即維也納9區的Nubdorfer Strabe 54號;另一間是舒伯特的哥哥費德南的住宅,舒伯特曾於1828年9月搬到他家小住。在舒伯特紀念館(學校兼住宅)的正廳,有一架胡桃木的大鋼琴,這是作曲家的同父異母的弟弟的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