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勞羅,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1740年,成為聖史蒂芬大教堂唱詩班的童聲合唱團成員。1751年至1753年,創作首部歌劇《狡猾的魔鬼》。1755年,創作了首批弦樂四重奏。1759年,擔任費迪南·莫爾金伯爵的音樂主管,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首個正式任命,並於同年創作《第一交響曲》。1761年至1791年的30年間,任職於艾斯特哈奇宮廷,創作了他一生中大多數的音樂作品,體裁包括交響曲、器樂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歌劇等。1792年至1794年,兩次赴英國倫敦訪問,在此期間創作了12部“倫敦交響曲”。1798年,創作清唱劇《創世紀》,在皇家話劇院首次公演。1801年,創作清唱劇《四季》。1808年,為慶祝76歲生日,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出現。1809年5月31日,在維也納去世,終年77歲。
海頓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共創作了100餘首交響曲、80餘首弦樂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劇,以及彌撒曲和宗教禮儀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因為在交響曲和四重奏領域作出的貢獻,獲得“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的頭銜。同時,因其性情溫厚、熱愛兒童、關心下屬,獲得了“海頓爸爸”的別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 外文名:Franz Joseph Haydn
- 國籍:奧地利
- 民族:日耳曼
- 星座:牡羊座
- 出生地:奧地利勞羅
- 出生日期:1732年3月31日
- 逝世日期:1809年5月31日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第45號交響曲、第88號交響曲、創世紀、四季
- 主要成就: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人物經歷
個人生活
主要作品
交響曲
作品編號 | 序號 | 調性 | 又稱 | 創作時間 |
---|---|---|---|---|
I:1 | 1 | D大調 | 1759年 | |
I:2 | 2 | C大調 | 1764年 | |
I:3 | 3 | G大調 | 1762年 | |
I:4 | 4 | D大調 | 1762年 | |
I:5 | 5 | A大調 | 1761年 | |
I:6 | 6 | D大調 | “早晨” | 1761年 |
I:7 | 7 | C大調 | “中午” | 1761年 |
I:8 | 8 | G大調 | “黃昏” | 1761年 |
I:9 | 9 | C大調 | 1762年 | |
I:10 | 10 | D大調 | 1760年 | |
I:11 | 11 | E♭大調 | 1761年 | |
I:12 | 12 | E大調 | 1763年 | |
I:13 | 13 | D大調 | 1763年 | |
I:14 | 14 | A大調 | 1764年 | |
I:15 | 15 | D大調 | 1764年 | |
I:16 | 16 | B♭大調 | 1763年 | |
I:17 | 17 | F大調 | 1760年-1761年 | |
I:18 | 18 | G大調 | 1757年-1759年 | |
I:19 | 19 | D大調 | 1759年-1760年 | |
I:20 | 20 | C大調 | 1757年-1763年 | |
I:21 | 21 | A大調 | 1764年 | |
I:22 | 22 | E♭大調 | “哲學家” | 1764年,1773年修改 |
I:23 | 23 | G大調 | 1764年 | |
I:24 | 24 | D大調 | 1764年 | |
I:25 | 25 | C大調 | 1760年-1764年 | |
I:26 | 26 | D小調 | “哀傷” | 1768年 |
I:27 | 27 | G大調 | 1757年-1760年 | |
I:28 | 28 | A大調 | 1765年 | |
I:29 | 29 | E大調 | 1765年 | |
I:30 | 30 | C大調 | “阿利路亞” | 1765年 |
I:31 | 31 | D大調 | “號角” | 1765年 |
I:32 | 32 | C大調 | 1757年-1763年 | |
I:33 | 33 | C大調 | 1761年-1762年 | |
I:34 | 34 | D小調 | 1765年 | |
I:35 | 35 | B♭ 大調 | 1767年 | |
I:36 | 36 | E♭大調 | 1761年-1762年 | |
I:37 | 37 | C大調 | 1757年-1758年 | |
I:38 | 38 | C大調 | “回聲” | 1767年 |
I:39 | 39 | G小調 | “大海風暴” | 1765年-1768年 |
I:40 | 40 | F大調 | 1763年 | |
I:41 | 41 | C大調 | 1768年 | |
I:42 | 42 | D大調 | 1771年 | |
I:43 | 43 | E♭大調 | “墨丘利” | 1770年-1771年 |
I:44 | 44 | E小調 | “悼念” | 1772年 |
I:45 | 45 | F♯小調 | “告別” | 1772年 |
I:46 | 46 | B大調 | 1772年 | |
I:47 | 47 | G大調 | “回文” | 1772年 |
I:48 | 48 | C大調 | “瑪麗亞·泰利莎” | 1768年-1769年 |
I:49 | 49 | F小調 | “受難” | 1768年 |
I:50 | 50 | C大調 | 1773年 | |
I:51 | 51 | B♭大調 | 1773年 | |
I:52 | 52 | C小調 | 1773年-1774年 | |
I:53 | 53 | D大調 | “帝王” | 1777年-1779年 |
I:54 | 54 | G大調 | 1774年 | |
I:55 | 55 | E♭大調 | “校長” | 1774年 |
I:56 | 56 | C大調 | 1774年 | |
I:57 | 57 | D大調 | 1774年 | |
I:58 | 58 | F大調 | 1767年 | |
I:59 | 59 | A大調 | “火” | 1768年 |
I:60 | 60 | C大調 | “神思恍惚的人” | 1774年 |
I:61 | 61 | D大調 | 1776年 | |
I:62 | 62 | D大調 | 1780年 | |
I:63 | 63 | C大調 | “羅克梭蘭尼” | 1777年,1779年修改 |
I:64 | 64 | A大調 | “時代變遷” | 1773年-1775年 |
I:65 | 65 | A大調 | 1769年 | |
I:66 | 66 | B♭大調 | 1774年-1776年 | |
I:67 | 67 | F大調 | 1774年-1779年 | |
I:68 | 68 | B♭大調 | 1774年-1776年 | |
I:69 | 69 | C大調 | “勞登” | 1775年-1776年 |
I:70 | 70 | D大調 | 1778年-1779年 | |
I:71 | 71 | D大調 | 1779年-1780年 | |
I:72 | 72 | D大調 | 1775年-1776年 | |
I:73 | 73 | D大調 | “狩獵” | 1781年-1782年 |
I:74 | 74 | E♭大調 | 1780年-1781年 | |
I:75 | 75 | D大調 | 1779年 | |
I:76 | 76 | E♭大調 | 1781年-1782年 | |
I:77 | 77 | B♭大調 | 1782年 | |
I:78 | 78 | C小調 | 1782年 | |
I:79 | 79 | F大調 | 1784年 | |
I:80 | 80 | D小調 | 1784年 | |
I:81 | 81 | G大調 | 1784年 | |
I:82 | 82 | C大調 | “熊” | 1786年 |
I:83 | 83 | G小調 | “母雞” | 1785年 |
I:84 | 84 | E♭大調 | 1786年 | |
I:85 | 85 | B♭大調 | “皇后” | 1785年-1786年 |
I:86 | 86 | D大調 | 1786年 | |
I:87 | 87 | A大調 | 1785年 | |
I:88 | 88 | G大調 | 1787年 | |
I:89 | 89 | F大調 | 1787年 | |
I:90 | 90 | C大調 | 1788年 | |
I:91 | 91 | E♭大調 | 1788年 | |
I:92 | 92 | G大調 | “牛津” | 1789年 |
I:93 | 93 | D大調 | 1791年 | |
I:94 | 94 | G大調 | “驚喜” | 1791年 |
I:95 | 95 | C小調 | 1791年 | |
I:96 | 96 | D大調 | “奇蹟” | 1791年 |
I:97 | 97 | C大調 | 1792年 | |
I:98 | 98 | B♭大調 | 1792年 | |
I:99 | 99 | E♭大調 | 1793年 | |
I:100 | 100 | G大調 | “軍隊” | 1793年-1794年 |
I:101 | 101 | D大調 | “鐘” | |
I:102 | 102 | B♭大調 | 1794年 | |
I:103 | 103 | E♭大調 | “擂鼓” | 1795年 |
I:104 | 104 | D大調 | “倫敦” | 1795年 |
歌劇
名稱 | 體裁 | 創作時間 | 腳本作者 |
---|---|---|---|
《漁女》 | 諧歌劇 | 1769年 | 戈爾多尼 |
《不忠的欺騙》 | 音樂喜劇 | 1773年 | 科爾特里尼 |
《菲利蒙和鮑西斯》 | 歌唱劇類型的木偶劇 | 1773年 | C.G.佩費爾 |
《不期而遇》 | 諧歌劇 | 1775年 | 弗里貝爾特 |
《火災》 | 歌唱劇類型的木偶劇 | 1775年 | 佚名 |
《月亮世界》 | 諧歌劇 | 1777年 | 戈爾多尼 |
《千真萬確》 | 諧歌劇 | 1778年-1779年 | 普蒂尼、特拉瓦格利亞 |
《荒島》 | 短歌劇 | 1779年 | 梅塔斯塔西奧 |
彌撒曲
名稱 | 創作時間 | 備註 |
---|---|---|
《戰爭時代彌撒》 | 1796年 | 也叫《定音鼓彌撒》,因為有突出的定音鼓聲部 |
《奧菲達的貝爾納迪彌撒》 | 1796年 | 也叫《聖哉彌撒》 |
《艱難時世彌撒》 | 1798年 | 也叫《納爾遜彌撒》 |
《特蕾西亞彌撒》 | 1799年 | 瑪麗亞·特蕾西亞是奧地利女皇,可能唱過該作 |
《創世紀彌撒》 | 1801年 | 有對同名清唱劇的飲用 |
《管樂隊彌撒》 | 1802年 | 管樂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