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圓形”的文學批評》是2016年6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先霈。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涵蓋文學基本理論、中國古代文論、文藝心理學思想等領域,在基本理論中突出文學批評理論。全書有對毛澤東關於體驗和興會的思想的闡釋,對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源流的介紹評述,對中國早期文學敘事源頭的探尋,對中國古代生態文藝學思想的發掘,對老莊、孔孟以及佛家藝術心理學思想的闡釋,這些文章立意在互文關係中理解中國文論與西方文論,梳理建構中國特色文藝理論的本土思想資源,解析中西文學理論概念、範疇的可對應性,所提出的建設“圓形”文學批評的構想,集中表現了試圖銜接古今文論、融合中西文論的意向。
作者簡介
王先霈,1939年7月生於江西九江,196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文學批評學研究中心主任及校出版社總編;曾兼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
曾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1996)、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93)、湖北省社科著作一等獎(2007)、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199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主編的文藝學教材獲國家級教材一等獎,主持的文藝學課程被評為教育部首屆精品課程(2003)。
目錄
自序
輯一 總論
體驗與創作
試說“詩人興會”
批評家的困惑和文學批評的出路
——倡導開放性的社會歷史批評
建設“圓形”的文學批評
中西文學理論對話中的概念可對應性問題
作為文學研究前提的文學文本細讀
“心理”釋義和“藝術心理”釋義
文本的文學性與接受的文學性
經典的兩重性和對它的兩種態度
文藝心理學學科反思
文學批評的有效性漫議
詩歌世界中的“真我”與“他者”
輯二 中國綜論
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的意義、途徑和方法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解碼方式
中國古人對文學的幾種基本態度
三十年來文藝學家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中國古代對詩學的理解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綠色”觀念
從“謹嚴”到“浮誇”
——古代敘事藝術的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