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

《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研究》內容簡介:人居環境科學(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門以人類聚居(包括鄉村、集鎮、城市等)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它強調把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而不像城市規劃學、地理學、社會學等那樣,只涉及人類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個側面。學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類聚居發生髮展的客觀規律,以更好地建設符合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 地區建築學具有學科的廣義性和交融性、研究的歷時性和互動性、理論的地域性和多元性。《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研究》以文明的地區性為前提,歸納梳理了地區主義和批判的地區主義等相關理論,研究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築與城市地區性的特徵、規律和可能的方法與途徑,並結合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對中國建築的地區性命題做了理論初探,提出了人居環境理念下地區建築學的基本特徵和諸要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
  • 譯者:吳良鏞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270頁
  • 開本:16
  • 定價:56.00
  • 作者:單軍
  • 類型:社會與環境
  • 出版日期:2010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117543, 7112117542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研究》:人居環境科學叢書

作者簡介

單軍,1966年6月生於北京。1984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1989年、1992年獲工學學士學位和建築學碩士學位,1996~2001年師從吳良鏞院士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獲工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一種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研究”獲2004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001~2002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作訪問學者一年。1992年留校任教至今,分別於1999年、2004年、2005年被聘為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主持單軍建築與城市工作室。主要學術兼職:全國高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副理事長,《世界建築》、《華中建築》、《中國建築教育》、《中外建築》、《城市環境設計》等雜誌編委。多年來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的教學與實踐。迄今共指導博士生、碩士生50餘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批判的地區主義批判”、“新天竺取經”等論文30餘篇,出版《東方建築》等譯著和編著4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專項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主持建築與城市設計工程數十項。

圖書目錄

緒論
0.1 研究的前提——文明的地域形式和人類的定棲方式
0.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色

上篇 語境:文明的地區性和建築學的研究基礎
第1章 地區性的人文性、歷時性、共時性討論
1.1 地區性研究的語境
1.2 地區性的人文性討論——從地理學、歷史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
1.3 地區性的歷時性討論——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全球文明
1.4 地區性的共時性討論——後殖民理論的啟發

第2章 地區性的建築學相關理論
2.1 20世紀以來有關建築地區性的理論回顧
2.2 地區主義·批判的地區主義
2.3 鄉土研究·場所理論

中篇 文本:人居環境理念下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
第3章 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性:批判和再闡釋
3.1 批判和再闡釋——當代地區性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3.2 地區性的人居環境理念——單體建築觀的批判
3.3 人居環境地區性的特徵和規律——地區性的現代闡釋

第4章 建築的地區性——應答式設計理念
4.1 建築地區性的概念與現代闡釋
4.2 應答式設計理念——當代建築地區性創作的幾個傾向
4.3 陌生化與熟悉化——地區建築創作的兩種方法

第5章 城市的地區性——歷史與空間的人文理念
5.1 城市地區性的概念、特徵和作用
5.2 城市地區性的時間特徵——整體的歷史性及其生命意義
5.3 城市地區性的空間特徵——具體的影響要素及其人文意義

下篇 亞洲與中國:建築與城市的地區性問題初探
第6章 印度與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
6.1 印度的經驗
6.2 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

第7章 中國建築的地區性課題的理論初探
7.1 地區的中國、中國的地區
7.2 拿來主義、送出主義
7.3 個案研究:孔子研究院規劃建築設計的再解讀

結語 走向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
8.1 地區建築學的基本特徵
8.2 人居環境理念的地區建築學諸要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致謝
後記二
附錄
批判的地區主義批判及其他——關於建築地區性研究的幾點再思考
城裡人、城外人——城市地區性的三個人文解讀

文摘

插圖:



2)進化的“二律背反”。文化進化的第一個二律背反是文化在適應過程中同時產生創造和保守兩種特性。文化的第二個“二律背反”是:文化進化是一種雙向運動的進程,一方面是高級文化類型自身多樣性的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不同文化類型的同化而產生的文化同質性的不斷增長。
3)進化潛力法則。即,一個物種或文化系統在既定的進化過程中越是專化或適應,則其走向更高等級的潛力就越小。根據這一法則可以看出進化與其說是線性的,倒不如說是非線性、非連續的。例如,一些落後社會具有通過引進先進社會的文化,而跳躍某些發展階段的趨勢。
1.2.3.2 本尼迪克特和雷德菲爾德的觀點
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1887-1948)受心理學理論影響,認為文化就是“大寫的個性”,並注重從整體上研究某一種文化的特性。她指出:“一個文化猶如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多少必具有一致性。每個文化內部均具有代表其特色的目的,而此種目的並不一定為別種社會所共有。”因此,雖然每一種文化內部都具有多樣性,但每一種文化也都具有其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或具有區別於其他文化特點的正是該文化的主旋律。一般而言,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ethos)。本尼迪克特由文化的主旋律觀念得出了其“文化模式論”,這種理論被其運用於對地域民族文化的“國民性”研究中。其中,《文化模式》是對未開化社會(夸扣特爾人和多布人)民族性的研究;《菊花與刀》是對現代國家(日本)的民族性研究。
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 1897-1958)則通過對部落-農村-鄉鎮-城市的比較研究,來把握各社會形態的基本特徵。在其《農村社會與文化》(1951)一書中,雷氏提出了“大傳統”(Great Trradition)和“小傳統”(Little Tradition)這對重要概念。他指出,大傳統是“一個文明中那些內省的少數人的傳統”;而小傳統則是“那些非內省的多數人的傳統”;“大傳統是在學校或教堂中培育出來的,小傳統則是存在於村落共同體元文化中。

後記

記得《後記一》寫於2001年6月,是對1996年到2001年那六年博士研究經歷的總結。最初計畫這本博士論文專著應該在2002年就出版的,沒想到一耽擱已經八年過去了,一直延遲到今天。
其實今天本書能夠出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恩師吳良鏞先生:一方面是因為作為我的導師,先生在論文的選題和寫作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多的鼓勵和指導,論文最後能夠順利通過答辯並得到諸位評審先生們的高度評價,後來還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其中都凝聚著先生的心血;另一方面,自2001年以來,八年內先生一直在鼓勵我儘快將論文出版,無論是2006年底我在美國,還是2008年初我在香港,先生敦促的電話都打過來,尤其令我汗顏的是今年春節先生在臨時住院期間還關心我的論文出版進展,學生之懶惰,實在是愧對先生。
其實,出版工作的拖延,倒也不完全是懶惰,而是我一直想對原來的論文再做一些調整和補充,但是要做修改完善,就需要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能夠潛下心來。但是後來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越來越忙,而且越拖延,離當時的語境也就越遠,調整和修改的難度也就越大。
現在想想,先生當初的預見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還記得八年前的7月我參加完博士論文答辯後一周,就去了麻省理工學院做一年的訪問學者。出國前一天我去吳良鏞先生家,先生說:其實原來希望我能夠晚一兩年再出國進修,能夠集中精力將博士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先生也覺得我對中國傳統地方文化的積澱還不夠,這也反映在論文中談國外的多、談中國的少,希望我能結合參與中國不同地區的建築實踐,加強這一方面的積累;特別是,在先生所創建的人居環境科學框架下,對中國本土建築的“地區建築學”的理論研究,是值得畢生為之努力的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勉勵我能夠將對這個課題的探索持續堅持下去。
可以向先生匯報的是,從博士研究先生指導我的六年並將我引人到“地區建築學”這個學術領域後,此後的八年,我一直在這一學術方向的道路上探索,並且注重將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相互結合,不斷提高自己對“中國的地區建築文化持續發展”的理解和認識。
我之所以要詳細地回顧這段過程,是想通過個人的一些學術經歷上的得失,能夠為此後希望在學術的道路上探索和耕耘的後來者們提供一點鏡鑒。
本書基本上保持了八年前博士論文的原貌。僅有的調整包括:一、增加了《後記二》的說明;二、在附錄部分,增加了幾篇作者發表的關於地區性的論文;三、對原有的部分圖片做了少量的補充和更換;四,對正文的文字,做了少量的刪減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