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築技藝
- 語言:中文
- 主管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主辦單位: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
- 創刊時間:1994年
- 國內刊號:CN:11-5792/TU
- 國際刊號:ISSN:1674-6635
- 前身為:《建築技術及設計》
《建築技藝》本刊編委會由建築設計界的專家及有影響力的建築師組成,編委會主任由崔愷設計大師擔任,並得到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專業團體的支持。 應2008年底編委會的...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形成於漢晉,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新...
於家石頭建築將石頭工藝發揮到了極至,全村一色青石建築,一律就地取材,一剗農家手藝,一派古村風貌,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
簡介銅建築技藝從夏朝開始,就有“大禹鑄九鼎”記載與“問鼎天下”的熟典。從雷峰塔地宮發掘的工藝品來看,銅建築技藝傳承到近代至當代,並以青銅文化為基礎,把祖傳...
簡介廬陵(贛中)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作為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的一個重要分支,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在布局、結構、構造、裝飾上的共同特點,但又結合地理環境、地域...
《建築技術》是一款建築類書籍,包含很多方面知識,包括從整體規劃,建築外觀設計,建築內部設計到施工工藝,結構設計等。...
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繩墨之間書寫木作技藝傳奇。作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朵奇葩,“徽派建築”是徽商文化範疇的遺存。2008年6月...
閩南民居營造技藝是發源於泉州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建築技藝,始於唐五代,是閩南地區古建築技藝的主流,傳播於閩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廈門,還有台港澳及東南亞等...
藏式建築技藝(碉房)是甘肅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8日公布的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保護單位是卓尼縣文化館。1 ...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地方傳統建築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始於魏唐的乾欄式建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中國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框架為主的建築體系,以土、木、磚、瓦、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營造的專業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
建築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
加卜著藏式古建築群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燈塔鄉東北面3公里瑪柯河北岸第二台地上。這種藏式建築在瑪柯河流域較為常見,分布都較為零散,但在加卜著村卻...
簡介惠安素以建築技藝聞名於世,惠安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是指發源於福建惠安、以“皇宮起”宮殿式大厝民居住宅類型為典型的營造技藝,是閩南建築的代表,屬閩南傳統民居...
建築風格指建築設計中在內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徵,主要在於建築的平面布局、形態構成、藝術處理和手法運用等方面所顯示的獨創和完美的意境。建築風格因受時代的政治...
《建築技術及設計》是由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主辦的期刊。...... 《建築技術及設計》是由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主辦的期刊...
宮殿建築,又稱宮廷建築,為傳統建築之精華。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
歷史建築,是指經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它和文物保護單位及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築物、構築物有一定區別,文物建築是...
建築技術科學是建築學一級學科的一個方向,涵蓋建築物理學(包括建築聲學、建築熱工學與建築光學)、建築構造學以及建築CAD等專業方向。其中建築物理學研究如何通過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