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力學(下)(王長連等編著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築力學(下)》是200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長連。

基本介紹

  • 書名:建築力學(下)
  • 作者:王長連
  • ISBN:9787302143000
  • 定價:21元
  • 出版時間:2006.12.01
  • 印次:1-2
  • 印刷日期:2009.01.0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根據教育部對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力學課程的基本要求,結合目前精品課程建設精神和高職高專的教學實際而編寫了本系列叢書,編寫思路為:打破靜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的學科界限,精選其必需、夠用內容,按照相似、相近內容集中的原則,重新進行了整合,是一本結構新穎、內容豐富、實用性較強的高職高專教材。 全書分4篇19章。每篇有引言,扼要說明本篇的核心內容與整合簡況;每章有學習目標、複習思考題、練習題及參考答案等。分上、下兩冊出版,下冊為第13~19章,主要內容有: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軸向壓桿的穩定計算,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及剛度校核,超靜定結構的計算方法:力法、位移法、力短分配法,梁和剛架的塑性分析等。

圖書目錄

第13章 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1
13.1 組合變形的工程實例 1
13.2 斜彎曲變形桿的強度計算 2
13.2.1 正應力計算 3
13.2.2 正應力的強度條件 4
13.3 彎曲與拉(壓)組合桿的強度計算 7
13.3.1 彎曲與拉(壓)組合桿的受力分析 7
13.3.2 彎曲與拉(壓)組合桿的強度計算 7
13.4 偏心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9
13.4.1 單向偏心拉(壓) 的強度計算 9
13.4.2 雙向偏心拉(壓) 的強度計算 10
13.5 截面核心 13
13.6 複習思考題 15
13.7 練習題 15
第14章 軸向壓桿的穩定計算 18
14.1 壓桿穩定的基本概念 18
14.2 壓桿的臨界力和臨界應力 19
14.2.1 壓桿的臨界力 19
14.2.2 壓桿的臨界應力 22
14.3 壓桿的穩定條件及其套用 25
14.3.1 壓桿的穩定條件 25
14.3.2 壓桿的穩定條件套用 26
14.4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30
14.5 複習思考題 31
14.6 練習題 32
第15章 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及剛度校核 34
15.1 結構位移的概念 34
15.2 變形體的虛功原理 35
15.2.1 功、廣義力與廣義位移 35
15.2.2 實功與虛功 36
15.2.3 變形體的虛功原理 37
15.3 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單位荷載法 38
15.4 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40
15.4.1 梁和剛架 41
15.4.2 桁架 41
15.4.3 組合結構 41
15.5 圖乘法 45
15.6 靜定結構支座移動時的 位移計算 52
15.7 梁的剛度校核 54
15.7.1 梁的剛度條件 54
15.7.2 提高梁剛度的措施 56
15.8 線彈性結構的互等定理 56
15.8.1 功的互等定理 57
15.8.2 位移互等定理 57
15.8.3 反力互等定理 58
15.9 複習思考題 58
15.10 練習題 59
第四篇 超靜定結構的內力分析
第16章 力法 64
16.1 超靜定結構的概念與超靜 定次數的確定 64
16.1.1 超靜定結構的概念 64
16.1.2 超靜定次數的確定 65
16.2 力法的基本原理 66
16.2.1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結構 66
16.2.2 力法的基本方程 67
16.3 力法的典型方程 68
16.4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梁、剛架 與排架 70
16.4.1 超靜定梁 70
16.4.2 超靜定剛架 74
16.4.3 鉸接排架 77
16.5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桁架和 組合結構 79
16.5.1 超靜定桁架 79
16.5.2 超靜定組合結構 80
16.6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拱 82
16.6.1 無拉桿的兩鉸拱 82
16.6.2 帶拉桿的兩鉸拱 85
16.7 結構對稱性的利用 86
16.7.1 選取對稱未知力 86
16.7.2 選取對稱荷載 87
16.8 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力計算 90
16.8.1 由桿端轉角位移引起的桿端力 90
16.8.2 由桿端兩側相對線位移引起的桿端力 91
16.8.3 由荷載引起的固端力 92
16.9 複習思考題 93
16.10 練習題 93
第17章 位移法 97
17.1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 97
17.2 基本結構與基本未知量 98
17.2.1 位移法的基本結構 98
17.2.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99
17.3 載常數、形常數與等截面直桿 的轉角位移方程 100
17.3.1 桿端彎矩與桿端位移正負規定 101
17.3.2 載常數和形常數 102
17.3.3 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104
17.4 位移法單個未知數的典型方程 及其套用 105
17.5 位移法多個未知數的典型方程 及基套用 115
17.5.1 無側移剛架的內力計算 117
17.5.2 有側移剛架的內力計算 123
17.6 直接用平衡條件建立 位移法方程 128
17.7 複習思考題 134
17.8 練習題 135
第18章 力矩分配法 138
18.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38
18.1.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 138
18.1.2 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 139
18.2 單結點的力矩分配法 142
18.3 多結點的力矩分配法 148
18.4 連續梁的內力包絡圖 159
18.5 複習思考題 162
18.6 練習題 162
第19章 梁和剛架的塑性分析 165
19.1 結構塑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165
19.1.1 概述 165
19.1.2 極限彎矩、極限狀態與塑性鉸 166
19.1.3 比例載入時判定極限荷載的一般定理 169
19.2 梁的極限荷載 172
19.2.1 靜定梁的極限荷載 172
19.2.2 單跨超靜梁的極限荷載 173
19.2.3 多跨連續梁的極限荷載 181
19.3 矩形門式剛架的極限荷載 187
19.3.1 基本機構數目的確定 187
19.3.2 基本機構聯合的原則 188
*19.4 軸力和剪力對極限彎矩的影響 192
19.4.1 軸力對極限彎矩的影響 192
19.4.2 剪力對極限彎矩的影響 194
19.5 塑性分析在結構設計中 的套用示例 195
19.5.1 鋼結構 195
19.5.2 混凝土結構 197
19.6 複習思考題 201
19.7 練習題 202
模擬試題(下) 204
各章參考答案 209
主要符號表 213
主要參考文獻 2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