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文藝演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大規模文藝獻禮演出活動。文化部會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文化局負責組織工作。在這次獻禮演出中,話劇所占的比重較大,參加演出的話劇院、團44個,話劇劇目68個,其中66個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各地的新創作。
簡介,內容,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大規模文藝獻禮演出活動。文化部會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文化局負責組織工作。獻禮演出活動採取分批輪換的辦法,從1979年1月5日到1980年2月7日,共進行了18輪,參加演出的單位有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區、 部隊等藝術團體128個,共演出了137台931個節目,計有話劇61台、戲曲30台、歌劇12台、歌舞劇3台、舞劇7台、音樂舞蹈18台、曲藝3台、雜技2台、木偶1台。
內容
在這次獻禮演出中,話劇所占的比重較大,參加演出的話劇院、團44個,話劇劇目68個,其中66個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各地的新創作。演出的劇目有歌頌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豐功偉績的《西安事變》、《陳毅出山》、《曙光》、《報童》、《八一風暴》、《江南一葉》、《大江東去》、《東進!東進!》、《秋收霹靂》、《回師北上》等19個;揭露批判“四人幫”禍國殃民的《丹心譜》、《沉浮》、《童心》、《老師啊!老師!》、《為了祖國》、《心在跳動》、《神州風雷》、《有這樣一個小院》等14個;反映現實生活、社會問題的《報春花》、《救救她》、《權與法》、《未來在召喚》、《撩開你的面紗》、《讓青春更美麗》、《姑娘,跟我走》、《她》、《向前!向前!》、《在新的生活中》、《愛情之歌》、《這裡通向雲端》等16個;反映中國軍民保衛祖國、打擊侵略者的《炮台山下》、《媽媽》、《牛郎織女》等6個;反映海外華僑、少數民族生活的《彼岸》、《淚血櫻花》、《唐人街上的傳說》、《梅普家的婚事》等6個;歷史題材的《大風歌》、《王昭君》、《鑒真東渡》等5個;還有《茶館》和一個外國劇《伽利略傳》。上述劇目在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上,內容涉獵的廣度和塑造各種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上,較之過去都有較大的發展。
獻禮演出期間,大會廣泛地組織了各種評論活動,聘請了專業人員和基層業餘文藝愛好者 400人為特約評論員,分別舉行了專題座談會、經驗交流會及演出評論會等166次。為了表彰獻禮演出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文化部頒發了創作獎、演出獎、創作榮譽獎和翻譯獎。1980年4月8日舉行了獻禮演出發獎大會。獲獎的劇目、節目、曲目共28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