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旱船

延慶旱船

延慶旱船是北京市的民俗舞蹈。延慶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積澱豐厚,歷史上民間舞蹈很引人注目,而旱船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種。根據地方史志記述,延慶旱船產生於400年前的明代。因明代有大量的江淮貶謫官員定居延慶,所以對延慶文化影響很大。延慶旱船除了在“文革”期間停止演出之外,曾十分廣泛地活動於延慶城鄉。尤其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三天聚眾表演,其場面十分壯觀、熱鬧非凡。

2014年11月,“延慶旱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慶旱船
  • 所屬地區: 北京 · 延慶
  • 遺產編號:BJⅢ-2
  • 申報日期:2006年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申報單位:延慶縣文化館
  • 遺產級別: 市
  • 保護單位:北京市延慶區文物管理所 
基本信息,方式曲目,旱船歷史,表演方式,藝術價值,諸多問題,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北京 · 延慶縣文化遺產名稱:延慶旱船
延慶旱船延慶旱船
遺產編號:BJⅢ-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延慶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 市

方式曲目

延慶旱船表演的道具有一隻船(雙人駕,俗稱大船)、三隻船、九隻船、多隻船的劃分,這是延慶旱船在歷史上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結果。在表演套路上,主要以不斷出現的“圓”為基礎的套路,以各種“葫蘆”命名的套路很多。
延慶旱船伴奏的音樂曲牌喜慶熱烈,以嗩吶、大鼓、大鑔、小鑔、大鐃、小鐃為主要的伴奏樂器,對於烘托濃郁的節日氣氛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主要演奏的曲牌有:《剎鼓》、《八板》、《小釘缸》、《小番召》、《將軍令》十餘套。

旱船歷史

延慶的民俗文化異彩紛呈,古老的民間花會成為了傳承歷史的重要紐帶。根據明朝嘉靖《隆慶志》的記載,延慶地區的花會活動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到了清朝見諸於史書的記載則更加詳細。旱船,即是本地區最有特色的民間花會形式。“延慶旱船”植根於地方文化和人民民眾的生活之中,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因為道具造型獨特,表演套路豐富,音樂伴奏喜慶熱烈,長期以來深受人民民眾喜愛。旱船是延慶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有代表性,影響最大的舞蹈品種。

表演方式

延慶旱船融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等藝術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道具造型獨特,作為道具的延慶旱船,在清代就已經很精緻了,不僅用料考究,而且做工十分精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船頂、船柱、船座。延慶旱船的表演風格歡快熱烈,延慶旱船表演套路多,據老藝人們說,他們的表演有四個特點:一快、二穩、三漂、四轉。其中,以穩最為重要,即穩中求快求漂,在穩中旋轉,在旋轉中較量穩的功夫。音樂伴奏是旱船表演的半台戲,旱船的吹打樂伴奏非常熱烈。延慶旱船的吹奏樂器有嗩吶、笙兩種;打擊樂器主要有大鼓、大鈸、大鑔、小鐃等,演奏時以嗩吶和大鼓為主。大鼓作為樂隊的指揮;嗩吶作為樂曲的領奏。

藝術價值

延慶旱船深受人民民眾喜愛,數百年傳承不息,而且在傳承中不斷得到更新、發展和提高,是由於它自身的藝術價值決定的。它的產生和發展對於我們今天研究民風民俗、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繪畫、民間工藝、以及建築和宗教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延慶旱船延慶旱船

諸多問題

現延慶旱船正面臨諸多問題,如:現存的檔數急劇減少(興盛時期有二十餘檔,現今僅存五六檔);表演套路和技巧正在被簡化或失傳;道具製作粗糙;音樂伴奏中傳統的曲牌和傳承人急劇減少等。如果不從人力和物力上加以保護和搶救,這項文化活動將慢慢自然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