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萬花山位於延安城西南15公里處的杜甫川中,海拔1320米,占地2400畝,地處青山翠柏之中,空氣清爽,環境優雅。山上生長著我國中原牡丹品種群重要源頭之一的野生矮牡丹,已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因其生長在古柏叢林中,滿山遍野,所以萬花山也被稱為“牡丹山”,這裡也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花源屯村所在地。經過近年的修復建設,萬花山已成為延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天然大花園。 在這裡你傾聽木蘭從軍的故事,仙女四姐種牡丹的神話故事會使你心曠神怡,流漣忘返。
牌坊
牌坊是進入萬花山的山門,為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形式是四柱七樓玻璃瓦作牌坊。牌坊正面書有“延榆勝觀”,向里橫額書有“名城聖境”。
木蘭陵園
花木蘭是我國古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巾幗英雄。她為保家衛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占十二載。勝利後不慕功名利祿,還鄉耕織千代歌頌,萬代敬仰。在我國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木蘭詩》是我國一首優秀的古代名歌。木蘭的故事及詩歌,均產生於北魏時期,北魏屬鮮卑族政權,與北方其它少數民族曾發生過多次戰爭,後統一中國北方。從拓跋矽稱王到北魏滅亡,統治一百七十一年。木蘭詩中兩次提到“可汗”,實為古代柔然、突厥、蒙古、鮮卑等族最高統治者之稱號。“黑山”、“燕山”等地,亦為北魏與柔然族交戰之戰場。也就說明花木蘭是北魏時期的巾幗人物,
白居易題寫的《戲題木蘭花》詩及
杜牧題寫《木蘭廟》這些著名詩人也都熱情歌贊過花木蘭。宋《太平寰宇記》和八零年發現鮮卑室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及有關資料考證,花木蘭確有其人,說木蘭是鮮卑族人,隨父到
河套。元人候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證記》云: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人,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所作的戲劇中,均稱花木蘭系陝西省延安府人氏。《木蘭詩》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等句子提出了木蘭出征時的位置與路線,延安東去延水關渡騎馬一日可到,延安人到燕山地區,至今還有過黃河渡口東去北上的習慣路線。詩中提到的東市、南市、北市、西市,都與延安的街道相吻合,人們特別喜愛花木蘭這位女中豪傑,到處傳頌立祠上石。 延安市政府於1984年重新修復了這座陵園,修復後的木蘭陵園莊嚴典雅,為古典式的建築群。門額上題有“木蘭陵園”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原延安行署副專員王廷壁所書。進門有兩通石碑,右碑是延安市長高仲田撰寫的碑文。高度讚揚了巾幗英雄,以物詠情,以情寓志,將建築物和碑文融為一體。左碑兩面書刻著白居易和杜牧的兩首詩。第二台階是中國原書法協會主席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背面有陝西書法協會農民書法家朱西定書寫的“木蘭詩”全文。路兩邊左右對稱立有兩個含笑迎客的麒麟,中間有“丹鳳朝陽”巨雕圖案一副。第三台階上是花木蘭戒裝巨型石雕,高3.5米,寬2.5米乃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木蘭躍馬橫劍,颯爽英姿,氣魄雄偉,令人敬慕。最後一層是石雕鳳欄環繞山而築的木蘭墓冢,舒同題寫“花將軍之墓”。花源屯村村民講花木蘭活了八十多歲,無疾而終,花木蘭解甲歸田後,經常在村對面的牡丹地里鋤草、鬆土。聽說墓地是按木蘭遺囑選的,讓花木蘭睜開眼就可看到對面山上的牡丹花。真可謂用“英雄天香相輝映,天上人間數木蘭”。
牡丹湖
杜甫川水截流築壩而成,湖面雖不勝闊,登山賞花之餘,親朋好友駕一輕舟,倘佯於青山綠水之間,湖光山色融為一體,頓覺賞心悅目,乏困俱消。湖的東畔建有玻璃瓦頂彩色樑柱的水榭亭,十分醒目,穿過大壩,過一小橋方可上山,小橋呈拱型,橋欄雕刻著精細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橋中心下側鐫有“黃紫”二字。黃指“姚黃”,紫指“魏紫”,同為牡丹的良種,鐫刻在這裡,大有萬花山牡丹皆良種之譽,寓意此橋為牡丹花而建。
碑廊
位於牡丹山腳下,修建了各種奇形石壘起的各種各欄的石碑,參差錯落,琳琅滿目。收有中外各界名人墨客的精美詩句和書法。其中最為顯赫的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萬花山”和李鵬總理題寫“牡丹之鄉”。優美動人的詩作,蒼勁石朴的大字,陝北工匠高超的石刻技藝,無不讓人嘆為觀止,給萬花山勝境大增色彩。
牡丹山
牡丹原產中國,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端莊秀雅,儀態萬方,自古以來即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稱,至今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牡丹又有“富貴花”、“百兩金”,寓意此花為“幸福之花,吉祥之物”。 牡丹原產我國西部地區“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今寶雞境內),早在3000年前其藥用價值就已被我們的祖先所認識,用以觀賞的人工栽培歷史可以上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當今聞名天下的牡丹王國當數河南洛陽,山東荷澤,然而延州牡丹則歷史最久,且優良品種在唐朝時已引進到洛陽,曹州(荷澤)至今仍有“延州紅”(延安)、“丹州紅”(宜川)延續已千年以上,1942年樂天宇、徐緯英(陝甘寧盆地植物志)亦稱,延安萬花山有野生牡丹,“5月盛開,與蒼柏共生,極為美觀”,據有關專家鑑定為中國牡丹的原生種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山為名花占,萬花山因此也得名於牡丹,又榮於牡丹。洛陽牡丹興盛之前,天下牡丹以延安為宗,所以延安是中國牡丹的故鄉。 另據《延安府志》載,早在宋代州人應有賞牡丹的愛好,可查的觀花史已有上千年,民間傳說時間更早。從明朝弘治年(1497年)延安知府李延壽的石碑引言中可推算到六朝時期,萬花山就有牡丹,解放前農曆四月初八,萬花山有廟會是專門觀賞牡丹花。牡丹主要頒布於萬花山東坡上,約5萬餘株,三百多畝,二十多個品種,每年農曆四月八前後盛開,小滿後凋謝,花期月余,花色分紅、紫、黃、白、粉、綠六大色系單瓣多,復瓣較少。花型分單瓣型,托桂型,皇冠型三大花型。近年來發現有黑色珍貴牡丹出現,更是王中王,國色天香,傾國傾城。 萬花山牡丹因其生長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在這種生態環境中長期生存進行著系統發育,年深月久便形成了“性宜冷畏熱,喜燥惡溫”的生態習性,由於它的立地條件乾旱少雨,年生長量也很少,因而形成了矮小灌木。高不過1米,由於自然雜交有時一株花上還能競放數種花色,花盞艷麗,芳姿可人。
崔府君廟
在萬花山的東坡上,有一院小小的廟宇,建於何朝何代已無法考證。僅據明朝弘治年間延州知府李延壽鐫碑稱,他於丁已年(1497年)游萬花山時,已有此廟。廟院內有柏樹兩棵,牡丹花兩蓬,形成一幅對稱圖案。李延壽游牡丹山題詩兩首原碑立於兩側,因年代已久字跡剝落,又於東側依原樣新鐫刻石碑一通,上刻游詩二首: 其一: 勸巡行到牡丹山, 花發偏宜雨後看。 萬朵鮮榮無異種, 一樽噙賞有同官。 清香動處風初紅, 烏帽簪來露未乾。 自是天然真富貴, 何須白寶巧為欄。 其二: 一株豪壘人爭賞, 守似延安花滿山。 遠近隨風香馥郁, 高低迎日錦爛班。 好呈雨露時滋息, 莫遣兒童浪折攀。 只恐和根移上苑, 追陪黃紫近天顏。 這兩首詩供遊人吟賞。兩孔窯洞的牆壁上一間彩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萬花山之行。遠在唐代“安史之亂”期間,詩人杜甫,從鹿州(富縣)羌村北上赴靈武,曾途徑來到萬花山。《杜甫年譜》中記載八月洪水已退,便離羌村隻身北上延州,暫住於城南七里之小河(又名南河)小河支流源於牡丹山,同產牡丹甚多,樵者以之為薪。南河又名牡丹川,宋時又名杜甫川,以“甫避亂居此”故名。 另一間彩繪四姐下凡種牡丹的神話傳說: 相傳王母娘娘的女兒四姐在天庭的時候就知道花源頭村一位誠實、心眼好的靠賣柴為生的後生“名崔文瑞,便故意從雲霄中丟下自己的金簪試驗崔文瑞,通過假裝尋金簪,她從心底愛上了崔文瑞,於是便私自下凡與崔文瑞結為夫妻,把從天上帶來的牡丹花種種在萬花山。”四姐私自下凡的事後來還是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尤其是四姐偷牡丹種更惹這位天上的統治者生氣,象抓她私自下凡嫁給孝子董永的小女兒七仙女一樣,也殘忍地抓走四姐,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四姐雖然被抓上天,可她種的牡丹卻永遠留在萬花山。這樣萬花山就成了牡丹的家鄉,一年又一年繁衍一直生長到現在。為紀念崔文瑞和四姐,後人在萬花山建了此廟,起名“崔府君廟”。 毛
主席觀花台
一九三九年五月的一天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林伯渠、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前往萬花山觀賞牡丹,因當時路不好走,領導們坐車十里,騎馬十里,步行十里來到花源頭村,不顧疲勞,興致勃勃地登上萬花山,在山上詳細觀賞了古代修建的廟宇,聽當地老鄉講述了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和四姐下凡與崔文瑞結成恩愛夫妻的神話故事,並訪問了當地農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休息時,主席提出“這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我們一定管好他,待到全國解放後,我們可以在這裡修建公園、療養院作為勞動人民休息、遊玩、娛樂的場所”。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毛澤東同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二次重返萬花山觀賞了牡丹的生長情況。中央領導同志勉勵老鄉們努力生產多打糧食,支援前線。下午村幹部將中央領導送至觀音橋,依依不捨地和中央領導同志握手告別。
五龍柏
位於牡丹山山頂,為五株同根,連體而生的一棵古柏,高達三丈之餘,考其年齡,少說也有五六百年了。 相傳,此柏乃一神物,方園數里的鄉民,皆以此柏來觀察天氣,預測風雲。此柏只要發出奇響,天氣即變,雷雨必將來臨,即刻樹冠舞,枝葉紛靡,樹權相撞,聲同裂帛,狂然不息。暴雨過後,它便無聲無息,輕輕地擺動著細枝綠葉,向人們點頭微笑。
跑馬梁
位於萬花山最高處,實際上是一塊小高原,地勢較平,因花木蘭在這裡跑馬習武,風雨無阻,一年又一年,久而久之,跑馬競將這裡踩成一個平坦的大山樑,遊客在觀賞五龍柏後,猶興未盡,還要到跑馬梁一試體力。
群芳譜
一九八六年春開闢,占地十五畝多,為一處集中種植花草的園圃。園內正中矗立四姐下凡的石雕一尊,仿天女散花的神態,再現了四姐當年衝破牢籠,來到人間後悠閒自適的情趣,園內有東西兩亭,一曰“牡丹”亭,一曰“知春”亭。開闢此園是為了滿足遊人賞花的樂趣,崔府君廟周圍主要是野生牡丹,而群芳譜內,則是人工種植和野生移栽的牡丹,諸花奼紫嫣紅,爭奇鬥豔,大有百花簇擁花王之態勢,令人大飽眼福。
地圖信息
地址: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萬花鄉花園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