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小檗
- 別名:柏氏小檗
- 拉丁學名:Berberis purdomii Schneid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毛茛目 Ranales
- 科:小檗科 Berberidaceae
- 屬:小檗屬 Berberis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山西,青海
- 海拔:1100 m
- 命名來源:sarget. Pl. wils 1: 372. 1913
- 中國植物志:29:159
- 生境: 河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功能用途,物種特點,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約1米。老枝暗灰色或紫紅色,近圓柱形或稍具棱槽,幼枝常紫褐色,光滑無毛,無遙愉白疣點;莖刺單一,有時三分叉,淡黃色,長1-2厘米,偶長達5厘米。葉紙質,狹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4厘米,寬4-8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上面綠色,中脈贈臘蒸下部微凹陷,背己恥面淡綠色,中脈微隆起,兩面無毛,側脈和網脈顯著;影辨再葉緣平展,每邊具2-15刺齒或全緣;葉柄長2-3毫米或近無柄。穗狀總狀花序具15-25朵花,長3-5厘米,包括總梗長1-2厘米,無毛;苞片披付淋蒸殼針形,長約2毫米;花梗長4-5毫米,無毛;花黃色;小苞片帶紅色,鑽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萼片2輪,外萼片倒卵狀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2.2毫米,寬約1.5毫米,內萼片長圓形,長3.2-4毫米,寬約2.6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3-3.2毫米,寬1. 6-2毫米,先端缺裂,基部部縮呈爪,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約2.2毫米,藥隔先端不延伸,平截;胚珠1-2枚。漿果長圓形,長5-6毫米,直徑3-4毫米,黑色,頂端無宿存花柱,微被白粉;通常含種子1枚。花期6月,果期7-8月。 本種極近細葉小檗B. poiretii Schneid.,但本種葉緣具刺齒;胚珠2枚,果黑色,微被白粉。易於區別。
生長環境
物種生長於海拔1100-2500米的山坡、丘陵、黃土堆或山坡灌叢中。
分布範圍
物種產於陝西、甘肅、山西、青海。
海拔下限 | 2300 |
海拔上限 | 230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功能用途
根: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物種特點
本種極近細葉廈跨悼小檗B. poiretii Schneid.,但本種葉緣具刺齒;胚珠2枚,果黑色,微被白粉。易於區別員阿局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