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區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

延安地區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

《延安地區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是依託西北大學,由王震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地區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震亮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前人關於岩溶性儲層的油氣成藏研究多位於岩溶平台、風化殼潛山等古地貌高部位,但在岩溶斜坡等低部位,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研究相對薄弱。鄂爾多斯盆地延安地區下古生界位於米脂凹陷西南方向的岩溶斜坡上,目前在奧陶系頂部的碳酸鹽岩儲層已有天然氣勘探的重要發現。該課題將通過區內200餘口鑽井的地質、測井和野外地質、地震資料,套用先進的測試分析和數值模擬等技術手段,針對延安地區下古生界頂部天然氣成藏的特點,在成藏主控因素和氣-水分布規律研究基礎上,突出控制油氣運移、成藏的流體動力和輸導條件這兩大關鍵因素,以儲層有機質和流體所包含的成藏信息作為直接證據,分析上古生界天然氣向下運移的方式、途徑及在下古生界成藏的條件、過程和機理。通過延安地區天然氣成藏的典型解剖,並與靖邊氣田進行對比,有助於形成鄂爾多斯盆地岩溶斜坡碳酸鹽岩內天然氣成藏過程和機理的基本認識,並有望開闢一個新的油氣勘探領域。

結題摘要

鄂爾多斯盆地延安地區下古生界位於米脂凹陷西南方向的岩溶斜坡上,在奧陶系頂部的碳酸鹽岩儲層已有天然氣勘探的重要發現。針對延安地區下古生界頂部天然氣成藏的特點,著眼於控制油氣運移、成藏的流體動力和輸導條件這兩大關鍵因素,以儲層有機質和流體所包含的成藏信息作為直接證據,分析延安地區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並與靖邊氣田進行對比研究。研究內容涉及岩溶古地貌、儲層特徵和油氣成藏機理。研究認為,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岩是下古生界天然氣的主要來源。表生作用和以酸性流體為主的溶蝕作用形成的孔、洞、縫為油氣充注提供了儲集條件,根據恢復出的三疊紀以來古流體動力演化特徵,結合儲層中流體活動微觀特徵,探討了下古生界天然氣的成藏過程和機理。中晚侏羅世-早白堊世,山西組發生的第二、三期油氣充注,在向下運移動力的作用下,沿著砂體-裂縫輸導體向下運移到風化殼,由古溝槽處和岩溶高地鋁土岩缺失處進入馬家溝組,在古地貌高點及溝槽附近,以及東部酸性流體活動形成的次生孔隙中聚集成藏。晚白堊世,烴源岩生烴能力降低,已有的天然氣聚集進入調整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