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作風

延安作風

[摘要]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為把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建設成為“抗日的堡壘”、“民主的模範”,毛澤東積極倡導一種新的社會風尚——“延安作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作風
  • 年代:20世紀三四十年代
  • 地點:陝甘寧邊區
  • 倡導者:毛澤東
涵義,引申,

涵義

什麼是延安作風?毛澤東曾有過生動的解釋。1939年秋的一天,毛澤東應邀去延安馬列學院作報告。馬列學院特意安排教育處長鄧力群、教育幹事安平生、宣傳幹事馬洪和校務處長韓世福四人,前往楊家嶺迎接,中途在延河的一座橋上迎面遇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得知他們的來意後,搖搖手說:“這樣做有點不好,一個人做報告要四個人接,要不得!要不得!”說話之間,毛澤東又用眼睛盯著他們四個人,哈哈大笑說:“四個人,轎子呢?你們不是抬轎子來接我呀?下回跟你們領導說,再加四個人,來個八抬大轎,又體面,又威風。要是還有人,再來幾個鳴鑼開道的,派幾個搖旗吶喊的,你們說好不好?”毛澤東的風趣幽默,把大家都逗樂了。但毛澤東接著說:“那才不像話嘛,對不對?皇帝出朝,要乘龍車鳳輦;官僚出閣,要坐八抬大轎,前簇後擁,浩浩蕩蕩,擺威風。我們是共產黨人,是講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我們既要革命,既要和舊的制度決裂,就萬萬不能沾染官僚習氣。從楊家嶺到馬列學院,十里八里路,二萬五千里長征都走過來了,這幾步路算得了什麼?……我們要養成一種新的風氣,延安作風。”(參見譚邏松、張其俊編著《毛澤東的幽默故事》,同心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4頁。)
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鑄造一種新的社會風尚。這種風尚,就是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就是要平等民主、與人民民眾同甘共苦,就是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引申

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各項政策措施外,毛澤東十分注重思想建設,特別是針對黨的領導幹部,他強調要堅決反對官僚主義。經過努力,延安逐漸形成了以勤儉、平等、民主、親民等為主要內容的新風尚。延安作風的形成和影響,有力推動了抗日戰爭以及後來民族解放戰爭的進程。
按照毛澤東的說法,在延安“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磨擦飯,十沒有人發國難財”(《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