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太乙觀又名太乙萬福宮,是道教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道場,相傳商周之時位列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修道於此,並收謝府元帥謝華峰為徒的地方。
漢建安二十年(207)升元真人董奉來到廬山修道,道場有三,太乙觀為其一,宋代陳景元,元代的張三豐,明末清初的王隼都修道於此。
廬山位列道教第八洞天洞靈真天,第四十七福地虎溪福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廬山太乙觀
- 外文名稱:Lushantaiyiguan
- 地理位置:廬山市太乙村風景區內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 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早上7:00~下午18: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 景區
- 門票價格:免票
- 著名景點:大樗堂,撫琴台,洗藥池,乾道院,太乙泉
廬山太乙觀又名太乙萬福宮,是道教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道場,相傳商周之時位列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修道於此,並收謝府元帥謝華峰為徒的地方。
漢建安二十年(207)升元真人董奉來到廬山修道煉丹,治病救人 。五代倪少通《太乙觀董真人殿碑銘》說董奉“以晉永嘉元年三月十五日”乘羽架“竟望天門隱隱而上”,徐知證《廬山太一真人廟記》也說董奉於永嘉元年(307)上升,據此董奉生於漢獻帝建安十四年(209)前後,卒於晉懷帝永嘉元年(307)。
吳宗慈《廬山志》載宋陳景元曾歸隱廬山《宣和書譜》卷六《行書.杜衍詩》亦有載《歷代真仙體道通鑑》卷四十九所錄傳記,陳景元歸廬山,即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
元揭傒斯有《送葉道士還廬山》:“攬智謝天械,先機援道樞。朝辭太乙宮,長嘯歸匡廬。天宇清蕩蕩,黃鵠聲相呼。下視五老峰,顛倒彭蠡湖。安知玉京人,本自紫霄徒。曠然忽不見,令人生白須。”
明三豐真人廬山太乙觀詩,《廬山雨後題石》飛瀑懸崖石,一落一千丈。驟雨洗煙嵐,一峰一擠嶂。海風吹我來,山雲隨我上。頭簪瑤草花,口誦漁家唱。拍掌而登樓,幽閣琴聲亮。信筆寫龍蛇,字字作活像。欲識我為誰,筆架峰頭望。
清廣東韶關廖燕(1644—1705)有詩《曾廬山道士》即廬山太乙觀清逸先生王隼,“浮雲難擬跡,南嶽又匡廬。獨自眼峰雪,多年著道書。山魈爭爨役,雞犬及丹余。不識長生術,何如天地初。”《清史稿.文苑傳》記載王隼,字蒲衣,番禺人。父邦畿,明副貢生。隱居羅浮,嶺南七子之一也。有《耳鳴集》。隼七歲能詩,慕道術,早歲棄家入丹霞,尋入匡廬,居太乙峰太乙觀,著《大樗堂集》。
民國時期抗戰爆發,太乙觀毀於1938年戰火。直至1984太乙村風景區恢復,1990年6月啟功為太乙觀題寫太乙古觀四字。
1993年台灣屏東萬福宮道教訪聖團,來廬山太乙觀尋根問祖,在舊址上修復了一小部分。1998年星子縣政府正式批覆修建太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