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潮(自然景觀)

廣陵潮(自然景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廣陵”是揚州的古稱。秦漢時期,長江上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名勝奇觀,其波瀾壯闊的宏偉景象使無數騷人墨客盪氣迴腸,也留下許多傳世的文字詩篇。2.民國文學的“三潮”(廣陵潮、人海潮、歇浦潮)之一 ,屬於當時的“鴛鴦蝴蝶流派”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陵潮
  • 地點:揚州
  • 屬性:自然景觀
  • 起源:秦漢時期
說起潮湧,今天的人們大都知道浙江的錢塘江潮。其實,早在唐代中葉以前的數千年間,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廣陵潮比後來的錢塘江潮更加波瀾壯闊,只是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後期消失了。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秦漢時期,長江上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名勝奇觀,其波瀾壯闊的宏偉景象使無數騷人墨客盪氣迴腸,也留下許多傳世的文字詩篇。我國歷史上最早描寫大潮的,可追溯到2200年前西漢大文學家枚乘的《七發》:“春秋朔望輒有大濤,聲勢駭壯,至江北,激赤岸,尤為迅猛。”“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乎廣陵之曲江。”就連觀潮的時間也與現在的“八月十八錢塘觀潮節”大致相同,都是在中秋之際,月球引力導致潮水最高最大。 東漢王充《論衡&S226;書虛篇》提到“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漢朝以後的數百年間,也不斷有文字提到廣陵潮。魏文帝曹丕看到廣陵潮,曾驚嘆:“嗟呼!天所以限南北也。”南朝樂府民歌《長乾曲》:“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搖。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形象描述了廣陵潮波瀾壯闊以及當時人們弄潮的景象。《南齊書》記載:“永初三年,檀濟始為南兗州,廣陵因此為州鎮。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觀濤,與京口對岸,江之壯闊處也。”海陵即現在的泰州一帶,當時屬揚州管轄。不僅如此,唐代詩人李頎(690-751年)有詩:“鸕鶿山頭片雨晴,揚州郭里見潮生。”大詩人李白在《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詩里也寫道:“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廣陵潮。”但以李白的豪放性格,只留下如此平淡的一句“便睹廣陵潮”,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因此有學者認為,李白當時在揚州看到的只是逐漸消失的廣陵潮的餘波,當時的廣陵潮已是強弩之末了。
唐代詩人李紳《入揚州郭》前面的小引寫道:“潮水舊通揚州郭內,大曆已後,潮信不通。”李紳詩中還有“欲指潮痕問里閭”句,說明在李紳時代已沒有廣陵潮了,但老百姓還可以指出潮痕,看來,廣陵潮消失時間距當時並不太久。現在學者一般認為,廣陵潮完全消失是在唐大曆年間,即公元766年到779年之間。
到了20世紀後期,隨著衛星觀測技術的發展和考古挖掘的深化,為廣陵潮的發生與消失原因提供了大量有力的證據。現代學者從科學的角度研究認為,潮湧是一種自然現象,潮湧的形成與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廣陵潮是揚州歷史地理上特定條件下一種罕見的自然景觀。2000多年前,當時揚州的長江段也和現在的錢塘江一樣,有著生成大潮的地理條件。古代揚州的地理位置卻與現在有很大不同,幾千年前,揚州位於長江和大海的交匯處,“襟江帶海”,地理位置有些類似於今天的上海。長江入海口也是“喇叭口”形,揚州與江對面的鎮江焦山形若雙闕,亦稱“海門山”,江面比較狹窄,形成“陵山觸岸,從直赴曲”的地理態勢。揚州以下驟然開闊,散布沙洲,海潮上溯到此處,江的寬度和深度都向上游急驟減小,成為漏斗狀,能量與水量聚集,水體急速上漲,於是形成奔騰澎湃的潮湧。西漢枚乘的《七發》約寫於公元前二世紀中葉,正是廣陵濤全盛之時,也是揚子江地形最適合潮湧發育形成的時期。後來,由於長江挾帶泥沙在入海口日益淤積等原因,海岸線不斷向海洋延伸,長江入海口日漸東移,揚州的地理位置逐漸遠離出海口,形成潮湧的條件越來越弱,到了唐代,廣陵潮就逐漸銷聲匿跡了。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今天的揚州是一座沿江內陸城市,距離海岸有幾百里之遙,幾乎見不到潮湧現象。至今,長江口也只在崇明島北側一帶偶有涌潮出現,但氣勢和規模都已很微,與當初的廣陵潮有天壤之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