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阮氏文言說

《廣阮氏文言說》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廣阮氏文言說
  • 作者劉師培
  • 作品出處:《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阮氏《研經室集》列《文言》,以儷詞韻語為文言,又徵引六朝文筆之分,以成其說。今考《說文》云:“文,逪畫也,象交文。”又云:“彣,戫也。”《廣雅·釋詁二》云:“文,飾也。”《釋名·釋言語》云:“文者,會集眾采,以成錦繡;會集眾字,以成詞誼,如文繡也。”是“文”以“藻繢成章”為本訓。《說文》“戫”字下云:“有彣彰也。”蓋“彣彰”即“文章”別體,猶“而”與“耏”同,“丹”與“彤”同也。厥後始區二字,“彣”訓為“戫”,與“文”訓“錯畫”,共義互明。觀青與赤謂之文,經緯天地亦曰文,則訓“飾”訓“錯”,義實相兼。故三代之時,凡可觀可象,秩然有章者,鹹謂之文。就事物言,則典籍為文,禮法為文,文字亦為文;就物象言,則光融者為文,華麗者亦為文;就應對言,則直言為言,論難為語,修詞者始為文。文也者,別乎鄙詞俚語者也。《左傳》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又曰:“非文辭不為功。”言語既然,則筆之於書,亦必象取錯交,功施藻飾,始克被以文稱。故魏、晉、六朝,悉以有韻偶行者為文,而《昭明文選》,亦以沉思翰藻為文也。兩漢之世,雖或以筆為文,然均指典冊及文字言,非言文體。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文成數萬,論次其文”,《論衡·超奇篇》“文以萬計”是也。不得據是以非阮說。惟阮於許、張、劉諸故訓,推闡弗詳,故略伸其說,以證文章之必以彣彰為主焉。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劉師培(1884—1919),字申叔,號左盦,曾改名光漢,江蘇揚州人。生於經學世家,自幼濡染家學,打下厚重學問基礎。起初科場頗順,連中秀才、舉人,但1903年會試失利。此後投身革命,在上海主筆《警鐘日報》,發表大量針砭時政、闡揚革命之作;同時成為《國粹學報》主要撰稿人,其學術論著大多發表於該刊上。1907年赴日本,在東京創辦社會主義講習會和《天義報》等,民國建立後,先任教於四川國學院,1917年被聘為北京大學中國文學門教授。1919年病逝於北京。一生著述宏富,於經學、國小、校勘學、史學、文學等領域和交融中西的新學問方面,皆有重要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