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蜀王本紀》說:“蜀王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華陽國志》的《蜀志》則說,古蜀王蠶叢、杜宇、開明氏等曾先後以廣都的瞿上、樊鄉為治所。據考證,樊鄉在華陽境內。民國時期出版的龔煦春《四川郡縣誌》卷一考證說:“廣都…治今華陽縣東南四十里中興場古城壩。”
樊鄉在成都東南清代華陽縣的中興場,最有條件成為縣治的理想治所。那裡自古遺有古城址,俗稱古城壩。這個古城壩,很可能就是古蜀開明王朝的首都樊鄉,也就是漢代廣都縣治所的所在地。
早在先秦時期,古蜀國的廣都轄地就有蜀人在此繁衍生息,史料中稱此處為“廣都之野”。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廣都縣。秦漢時期、唐宋時期的廣都治所即在華陽廣都城遺址,當時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直到元初,廣都縣毀於兵災戰亂,縣治被廢。
廣都城遺址如今位於古城社區
古蜀國曾經設的治所廣都,歷經數千年,其城址在華陽區域範圍內幾經變遷,見證華陽歷史文化延綿不斷、繁榮昌盛。據《華陽縣誌》,廣都城遺址如今位於古城社區,緊鄰華陽至太平老公路。1981年,被公布為成都市市級文保單位。1998年,雙流縣文管所配合成都市考古隊進行考古調查和試掘,遺址範圍大致呈正方形,東西長74米,南北長67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廣都城城址至今未能完全確定範圍、規模。發現了大量唐宋時期的窯址、路面、灰坑、墓葬等,出土較多唐宋時期的瓷器,有罐、碗、碟、水盂等,可推斷該遺址應屬唐宋時期遺址。區域內現存3萬平方米的農耕田和綠化地,已被城市所包圍,周邊建築林立。透過重重文獻,廣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研究讓我們更深入的觸摸到了成都平原唐宋時期的生產生活狀況、人口分布與城市發展脈絡。
而今廣都遺址區域內現存3萬平方米的農耕田和綠化地,已被城市所包圍,周邊現代建築林立。古老的遺脈於現代的朝氣並存,堪稱成都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
時間 | 治所 | 備註 |
---|
前127年(西漢)-9年(新) | 華陽(中興場) | 西漢武帝元朔二年,置廣都縣,屬蜀郡。 王莽時(9年),廣都縣更名為就都亭(今成都華陽)。
|
58年(東漢)-東晉 | 華陽(中興場) | 東漢永平元年(58年)復名廣都縣。蜀漢時期,廣都縣隸屬關係不變。 東晉廣都徙治文星集鎮(今屬雙流西航港)。
|
東晉-601年(隋) | 東升(城關鄉) | 隋仁壽元年(601年),避煬帝楊廣諱,借左思《蜀都賦》中“帶二江之雙流”語,廣都改稱雙流。徙治城關鄉(今雙流東升)。 |
663年(唐)-1260年(元) | 華陽(中興場) | 唐龍朔三年,析雙流縣復置 廣都縣,同屬成都府。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廢廣都縣入華陽縣、雙流縣、仁壽縣。 |
註:本表只統計廣都縣正式存在的時間,改名、撤銷均不計入其內。 |
歷史沿革
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廣都縣,屬蜀郡。(註:廣都縣治所,漢時在府河與江安河交匯處,今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古城社區廣都城遺址)
王莽時(9年),廣都縣更名為就都亭。
東漢永平元年(58年)復名廣都縣。
蜀漢時期,廣都縣隸屬關係不變。
東晉徙治文星集鎮(今雙流西航港)。東晉
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寧蜀郡(僑郡),廣都縣改屬寧蜀郡。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廢寧蜀郡,廣都縣仍屬蜀郡。
隋
仁壽元年(601年),避煬帝楊廣諱,借左思《蜀都賦》中“帶二江之雙流”語,改稱雙流。一說地當岷江與溫水,二水挾縣東西而南流,故名。徙治城關鄉(今雙流東升),屬蜀郡。
唐龍朔三年(663年),析雙流縣復置廣都縣,同屬成都府。華陽廣都城再為唐廣都縣治。龍紀初年(889年),
王建敗眉州刺史山行章等於廣都。
唐宋時期的廣都縣治即在今華陽廣都城遺址,當時經濟繁榮、人口眾多。
北宋時期,廣都縣仍屬成都府。熙寧五年(1072年),廢陵州,以貴平、籍縣為鎮,劃入廣都縣。
南宋時期,隸屬關係不變。乾道六年(1170年)復置貴平縣、籍縣,改屬仙井監。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年),廢廣都縣大部入華陽縣、少部分入雙流縣、仁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