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黃腺羽蕨,Pleocnemia kwangsiensis Ching et C. H. Wang,叉蕨科黃腺羽蕨屬植物。特產廣西北部(羅城)。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的種,
形態特徵
植株高1-1.2米。根狀莖直立,粗約2厘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線形,長約2厘米,先端纖維狀,全緣,膜質,稍捲曲而為蓬鬆狀,褐棕色並有光澤。葉簇生;葉柄長60-70厘米,基部粗約6毫米,暗褐色並稍有光澤,上面有淺溝並密被棕色的短剛毛,下面幾光滑;葉片三角形,長50-60厘米,基部寬約50厘米,漸尖,基部心臟形,基部近四回羽裂,向上部三回羽裂;羽片約10對,下部的對生,向上部的互生,下部的相距12-15厘米,斜向上,基部一對的柄長2-2. 5厘米,以上的無柄;基部一對羽片最大,斜三角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約20厘米,先端尖,基部斜截形而不對稱,基部下側的一回小羽片明顯伸長並於下部有幾對分離的二回小羽片,基部上側的一回小羽片僅為深羽裂;第二對羽片闊披針形,長約25厘米,基部寬8-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基部羽片的一回小羽片10-12對,互生平展,基部一對有短柄,向上部的無柄,彼此以約2厘米寬的間隔分開;基部下側的一回小羽片最大,披針形,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下部有3-4對分離的二回小羽片,向上部深羽裂達有闊翅的一回小羽軸;二回小羽片10-12對,互生,近平展,無柄,彼此以約5毫米的間隔分開,披針形,長2-2.5厘米基部最闊處寬0.8-1厘米,鈍頭,下部二對的基部截形,向上部的基部與一回小羽軸合生,羽裂幾達1/2;裂片5-6對,互生,彼此以約1毫米寬的間隔分開,缺刻有鈍齒,近平展,半圓形,長與寬3-4毫米,全緣並於乾後略反卷。葉脈沿小羽軸聯結成狹長的網眼,裂片上分離的小脈3-4對,多為二叉,兩面均不明顯,上面光滑,下面與主脈及小羽軸密被黃棕色的圓柱狀腺毛。葉厚紙質,乾後褐色,兩面均光滑;葉軸及羽軸棕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兩面均被棕色的短剛毛。孢子囊群圓形,在主脈兩側各有1列,著生於上側小脈下部近分叉處,稍靠近主脈,無囊群蓋。
本種與黃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近似,其區別是形體較矮小,高僅約1米,第二對羽片的小羽片長約5厘米,基部寬約1厘米,無柄,末回裂片全緣。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米的林下。
分布範圍
特產於廣西北部(羅城)。
相關的種
鉤形黃腺羽蕨Pleocnemia hamata Ching & Chu H. Wang
黃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Holt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