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芒場錫多金屬礦區地質特徵及成礦規律研究

《廣西芒場錫多金屬礦區地質特徵及成礦規律研究》是由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廣西局七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思源、趙興元、衛冰潔、劉剛、潘其云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芒場錫多金屬礦區地質特徵及成礦規律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武漢地質學院
  • 主要完成人:王思源、趙興元、衛冰潔、劉剛、潘其雲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60289[01649]
成果名稱
廣西芒場錫多金屬礦區地質特徵及成礦規律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廣西局七隊
主要完成人
王思源、趙興元、衛冰潔、劉剛、潘其雲
主題詞
錫礦;多金屬礦;區域構造;成礦規律;廣西;芒場

成果摘要

1.根據大量實際資料,分析了成礦區域的地質構造背景,著重分析了地層、岩漿岩錫多金屬礦化的成生聯繫。明確指出:區域基底岩系(四堡群)、板溪群源層”;泥盆係為“上部礦源層”;芒場花崗岩是陸殼重熔的“S”型了控制沉積的基底構造及控制改造的蓋層構造,建立了芒場礦區區域構式圖。 2.判定芒場礦田以背斜核部的隱伏花崗岩為中心,以岩體自下而上劃分出六個礦化環節: Ⅰ帶-w、MO、Nb、Ta礦化帶;、Zn、w、 Sn、As礦化帶; Ⅲ帶-Sn、Zn、As礦化帶; Ⅳ帶-Sn、Pb礦化帶; Ⅴ帶-Pb、 Zn、Sb、S礦化帶; Ⅵ帶-Hg、Sb帶。除Ⅰ帶產於花崗岩頂部外,其餘五個帶均產於泥盆統納標組碎屑岩為主要賦礦圍岩。通過對圍岩蝕變以氣液包裹體成分同位素和單礦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等研究,確定本區礦床為礦質多混合熱液疊加改造型的層控礦床。 3.進行了成礦預測、在礦區中A類預測段,三個B類預測段,兩個C類預測段。在礦區外圍圈出五個不預測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