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科的研究領域由最初的植被調查發展至今的涉及植物生理生態學、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植物生態學的各個層面。
研究方向,主要成果,基礎設施,
研究方向
研究中心圍繞植物生態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和內容,在廣西全境的植被分類、分布規律、分區;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的植物多樣性研究;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監測;廣西特有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和具有重要價值的資源植物種群生物學研究;重要用材、經濟樹種的生態學研究;植物淨化大氣污染的能力和抗污染機理等環境生態學研究領域;大規模工程建設對區域植被與生態環境影響的調查評估;區域綜合治理與開發戰略研究、生態規劃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
主要成果
最近十多年來,承擔了一系列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重點科技項目,尤其是在岩溶地區生物多樣性形成和維持、退化岩溶生態系統的恢複方面開始形成學科優勢。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研究論文300餘篇。參與完成《中國植被》、《中國烏桕》、《中國森林》、《廣西自然保護區》、《廣西森林》等學術著作,獨立或參加編寫出版了《廣西石山地區生態重建工程技術可行性研究》、《廣西海島資源綜合調查研究報告》、《廣西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研究》、《瀕危植物元寶山冷杉與南方紅豆杉種群生態學研究》、《岩溶峰叢窪地生態重建》等著作。目前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和國家、地方可持續發展重大需求,生態環境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研究、典型陸地生態系統與全球氣候變化相關性研究、生態系統適應性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研究、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安全研究、人工林生態效應及健康經營管理、重大工程建設的生態設計與環境評價。
基礎設施
生態環境中心擁有土壤學實驗室、生理生態學實驗室、溫室大棚環境模擬控制研究裝置、弄崗北熱帶岩溶季節性雨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監測站、果化石漠化地區生態重建綜合示範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