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白龍洞

廣西河池白龍洞

白龍洞也稱白水神宮,自吸潮岩沿白水溪溯行公里許,有一 院落,向西穿院落而行 約三百米,只見懸崖峭壁下有一廳洞赫然在目,就是白水神宮。千百年來人們只知有此傳說和一偈語: “ 老山有座岩,岩下有座宮,禁住白水神,盛世人才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龍洞
  • 別名:白水神宮
簡介,內容介紹,洞內景觀,

簡介

白龍洞也稱白水神宮,自吸潮岩沿白水溪溯行公里許,有一院落,向西穿院落而行約三百米,只見懸崖峭壁下有一廳洞赫然在目,就是白水神宮。千百年來人們只知有此傳說和一偈語:“老山有座岩,岩下有座宮,禁住白水神,盛世人才知”。鄉民和許多考專業的探險人員據此探尋,迷然不得其。時至1997年初農曆乙亥歲末,正值中華盛世,村人李忠新在白水神連三夜托同樣夢的情況下終令萬“白水神宮”今得開放洞內博大幽廣、富麗堂皇、景色迷人、高達50米、深寬未可測。據專家考證還有大熊貓、劍齒象、羚羊等遠古動物的化石,很有考古和觀賞價值。2002年中央電視台專題採訪此洞,嘆稱之為世界奇洞.白龍洞(原名白水神宮),相傳是白水龍神居住的洞府。

內容介紹

白龍洞位於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腳下,地處風景秀麗的株洲酒埠江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內,與天下五嶽之一的南嶽,中華始祖炎帝陵,革命聖地井岡山相鄰,為約3億年前發育的石炭紀白雲質灰岩岩溶洞穴。鑲嵌在延綿群山蒼翠蔥鬱間的白龍洞因洞內岩溶景觀“白龍馬”而得名。
白龍洞因洞中有鱗甲宛然的石龍而得名,位於會仙山南面山腰。分上下兩洞,上大下小,小洞有草書“白龍洞”題額,大洞有楷書“雲深”巨錈。洞內洞道平坦,盤曲數里,鐘乳石形象萬千,絢麗燦爛。大洞岩口,立石像一尊,身長9尺,左手捧著圓珠,右手食指上指,堅毅自如,道貌岸然,這是唐未僧人陸禹臣像。相傳他得仙術,居大岩里。白龍洞內千姿百態,有摩崖石刻,所刻的羅漢號共518位,碑高200厘米,寬110厘米,碑中還刻有佛教故事畫一幅。此碑刻於宋元符戊寅年(1098),是全國現存最早的五百羅漢名號碑刻。洞壁題刻滿目,計有唐宋以來摩崖石刻60多幅(處)。白龍洞在張北縣台路溝南部壩頭山崖的半山腰。這裡近似90度的絕壁,有300米深,洞口約二十幾平米,深不可測。據說,從洞裡扔進活雞,就從幾里外的紅絲洞飛出雞毛,洞裡經常有“呼呼”的風聲。現在洞裡有神水、神土、莽洞,引得周圍鄉里頂禮膜拜。從壩頂探進白龍洞,山路崎嶇,灌木叢生,異常艱難,當年日本人追八路到此,也手足無措,後架起大炮轟擊,白龍洞也安然無恙。白龍洞所在的壩,杳無人跡,山花爛漫,站在壩頂,北疆的遼闊、南國的綺麗,盡在眼底。洞內長約3000m,面積約28000m2,洞中各種鐘乳石群星羅棋布,造型奇異、富麗堂皇,宛如地下宮殿。主要景點有金魚廳、煙雨廳、九龍樹(南天神柱)、洞天門、蓬花崖、銀河瀑布、公主殿、白水龍宮(海底世界)、蝙蝠洞等。據有關專家介紹,九龍樹和白水龍宮這樣的景點,在溶洞中實屬罕見。公主殿、蓬花崖的奇異,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前來參觀的遊客們讚不絕口,洞中還有哺乳動物化石群,初眇鑑定為:大熊貓、劍齒象和羚羊。白龍洞形成於四萬年以前發現在公元1997年。洞內現有佛光普照、蓬山仙境等6個景區。大小景點近100處。大自然的造化。賜予了白龍洞無限的風采。洞內鐘乳石、石筍等景象萬千,神態各異。特別是“南天神柱、天下第一簾、海底龍宮”三大奇觀無不令人稱奇叫絕!2002年9月28日,中央電視台記者專程到此採訪此洞,並於11月12日起連續3晚播放採訪實況,稱此洞在各地溶洞群中獨具特色。

洞內景觀

洞內寬大幽深,洞中有洞,樓上藏樓,鐘乳石千姿百態、三步一景、五步一閣,萬千景象,令人嘆為觀止,被喻為湘東第一洞。白龍洞長達數公里,可供開發的旅遊路線為4000餘米,現向遊客開放的線路為1280米。洞內上下分為三層,上、中層為旱洞,下層為水洞。洞中各種岩溶景觀橋、山、田、幔、瀑、等等應有盡有。其中“唐僧西行、神象觀潭、觀音坐蓮”等形象景觀更是俯首即是,栩栩如生。白龍洞因“四絕”而聞名國內外,“白龍馬、古河床、古生物化石、石鐘音樂”無不令人拍手叫絕。洞中的“天下第一柱”高達29米,國內稱雄。這裡的鐘乳石在輕輕敲擊下,可以發出不同高低的優美動聽的音符,以“石頭會唱歌”的神奇,吸引萬千遊客。“景賽黃龍洞,奇勝蘆笛岩”這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洞穴研究所前所長朱學穩教授在考察白龍洞後得出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