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前身為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於1985年經國家科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廣西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主要職能為對壯瑤苗等民族醫藥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提高,開展民族醫藥臨床服務。

2016年,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廣西壯醫醫院併入廣西國際壯醫醫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
  • 成立時間:1985年
  • 研究院前身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
  • 批准組織:國家科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
機構規模,出版圖書,科室設定,發展歷程,

機構規模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現為廣西中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教學醫院,中區直、自治區新農合、南寧市醫保定點單位,國家中醫類別中醫(壯醫)專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自治區衛生廳民族醫藥古籍辦、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壯醫專業醫師資格考試專家組辦公室掛靠辦公。現有職工200多人、正高職稱10多人,副高職稱 30多人,中級職稱50多人,業務用房建築面積近9000平方米,定編床位100 張,固定資產總值1025多萬元。

出版圖書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先後出版了《壯族醫學史》、《中國壯醫學》、《中國壯藥學》、《中國壯醫內科學》等著作,與北京德坤瑤醫醫院合作,出版了《中國瑤醫學》、《中國瑤藥學》,初步完善了民族醫藥理論體系。參與制定了《廣西壯藥質量標準》(第一卷),共收錄壯藥160多個品種。截至2008年底,獲立項民族醫藥科研課題200多項,獲科研獎勵30多項,為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壯朝彝等民族醫特色診療技術規範化整理研究”的牽頭單位。

科室設定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設門診部、住院部、急診科、壯醫保健中心,擁有壯醫目診科、風濕病科、經筋推拿科等全國民族醫藥重點專科及壯醫內科、壯醫腫瘤科等自治區衛生廳重點專科;院內特色專科有:胃腸病腎病甲亢糖尿病科;婦、兒、五官、皮膚性病科;苗醫科及瑤醫科等。醫院特色為運用壯醫目診、經筋推拿、藥線點灸、藥物拔罐、針挑、火功和割治、苗醫藥浴薰蒸、民族藥等技法方藥治療各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重症。

發展歷程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前身為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廣西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主要職能為對壯瑤苗等民族醫藥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提高,開展民族醫藥臨床服務。
2002年,在原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基礎上成立廣西壯醫醫院,與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管理。
2007年,被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全國十家民族醫醫院之一,有三個重點專科被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民族醫藥專科。
2009年6月,經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和自治區衛生廳批准,更名為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共開辦了80多期民族醫藥培訓班和函授班,共培訓學員6000多名。
2007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3項,自治區醫學繼續教育項目4項。 受上級管理部門委託,開展了壯醫執業考試考前培訓和開展新農合民族醫藥骨幹培訓。
1988年,創辦了全國發行的《民族醫藥報》,以宣傳民族醫藥為已任,服務大眾為宗旨,2007年,發行量達5萬多份,被評為廣西十佳報紙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