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經過不懈努力和拼搏,廣西民大科技史團隊贏得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認可,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被譽為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
  • 主管部門:廣西民族大學
  • 研究方向: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
  • 前身:廣西民族學院科技史研究室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

發展歷史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前身為1986年建立的廣西民族學院科技史研究室,2013年,在科技史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科學技術史系。本學科點2003年獲得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被列為本校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並成為學校首批申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之一——民族學專業的主要支撐學科。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少數民族科技史專業委員會曾長期掛靠在本系(2000—2012),並由資深教授、知名科技史家萬輔彬先生擔任理事長。廣西科學技術史研究會掛靠我系,由吳致遠教授任理事長。經過發展,本系現已形成一支人員結構合理、實力較厚、團結攻堅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團隊,本系下設的機構和平台有:文化遺產與科技文明重點研究基地(校級)、廣西振興傳統工藝研究中心(省級)、廣西傳統工藝工作站(省級)、科技考古實驗室、傳統工藝實驗室。2019年,本學科被自治區認定為民族院校特色學科,正在為2020年申報科學技術史博士點努力奮鬥。

科研條件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與文明》叢書(22卷)、《大器銅鼓》、《史家心語》、《中國科技史研究方法》、《後現代技術觀研究》、《寮國克木鼓與相鄰地區同類型銅鼓研究》、《廣西宋代陶瓷科學研究》等多部重要著作,獲得廣西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和著作獎十餘次。此外,在2018年的第4輪全國科學技術史學科評選中排名第九,被評為C+學科。

科研成就

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史學科與學術界具有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係。2007年,國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與該學科點簽訂了共建科技史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合作協定。同年,中國科技大學985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在本學科點設立“南方工作站”。2013年與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簽訂合作協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8月, 學科點成功主辦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第11屆中國科學技術史國際學術會議”,與會學者有國內、港台、歐美地區的知名學者、院士等。2011—2014年分別主辦“中國第二屆技術史論壇”,“中國第九屆少數民族科技史會議”、“中國第十屆少數民族科技史會議”、“全國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年會”等重要學術會議,2016年承辦“第六屆全國科技史教學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科技編史學論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