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歲月如歌。全州二中從1953年建校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全州二中中走過變遷,走過坎坷,走過激盪,正走向壯大,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全州二中的發展,凝結了歷任學校領導和教職工堅韌奮鬥、自強不息的心血和汗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桂林全州第二中學
- 簡稱:全州二中
- 創辦時間:1953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主管部門:桂林市教育局
-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全州鎮光明社區迎賓路
- 主要獎項:全國中學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小圖書館示範校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辦學方向,學校榮譽,學生社團,
學校簡介
先進的教育思想,是形成辦學理念、熔鑄學校精神、創建學校特色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我校以“辦名校、訓名師、育英才”為辦學目標,堅持民主和諧的人性化管理,深入探索“分層教學、分區管理、年級負責”的全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大力實施主體教育、尊重教育、賞識教育、成功教育,創設寬鬆和諧的教育學習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體驗飛翔的快樂,讓每一位教師領略教育教學的趣味,讓每一位家長享受成功的喜悅,用激情演繹全州二中教育的精彩樂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全州二中的興旺發達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全州二中教職員工的神聖職責。學校深信,同學們來到這樣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一定能享受到人類文明精神的薰陶;來到這樣一所名師如林、俊才薈萃的人才搖籃,一定能夠樹德勵志、學業大進、取得成功!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我們將繼續以務實的作風,質樸的精神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的意識,深化調整改革措施,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把我校辦成具有高質量教育教學水平和獨特管理藝術風格的國內名校,為中華民族的騰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今天,沐浴著新世紀的曙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這裡是啟迪智慧、培養人才的沃土,是孕育理想、培養英才的搖籃。遠大的理想在這裡孕育,高尚的情操在這裡萌生,良好的習慣在這裡養成,生命的輝煌在這裡奠基。
今天,二中人正以精誠、實幹的精神拓展著自己蔚藍的天空,二中將以她跨越式的進取精神和強大的辦學實力與時俱進,努力譜寫新世紀的輝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讓我們鼓起理想的風帆,向著更加輝煌的彼岸,堅定不移,啟錨遠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祖國的繁榮昌盛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全州二中的興旺發達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全州二中教職員工的神聖職責。學校深信,同學們來到這樣一所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一定能享受到人類文明精神的薰陶;來到這樣一所名師如林、俊才薈萃的人才搖籃,一定能夠樹德勵志、學業大進、取得成功!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我們將繼續以務實的作風,質樸的精神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的意識,深化調整改革措施,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把我校辦成具有高質量教育教學水平和獨特管理藝術風格的國內名校,為中華民族的騰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今天,沐浴著新世紀的曙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這裡是啟迪智慧、培養人才的沃土,是孕育理想、培養英才的搖籃。遠大的理想在這裡孕育,高尚的情操在這裡萌生,良好的習慣在這裡養成,生命的輝煌在這裡奠基。
今天,二中人正以精誠、實幹的精神拓展著自己蔚藍的天空,二中將以她跨越式的進取精神和強大的辦學實力與時俱進,努力譜寫新世紀的輝煌。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讓我們鼓起理想的風帆,向著更加輝煌的彼岸,堅定不移,啟錨遠航。
師資力量
桂林市全州二中現有國中、高中六個年級56個教學班,4500餘名學生,教職員工155人,是桂林市全州縣目前規模較大的學校。 桂林市全州二中始建於1975年3月,建校 三十八年來,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導向,積極開拓進取,學校發展迅速,由一個教育條件十分簡陋的學校發展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完整中學,輸送出了20000餘名合格的初、高中畢業生,其中6000餘名考入各類高等院校,為國家各條戰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人才,因此被譽為“學生成長的搖籃”。
全州二中有一個團結務實、勇於開拓進取的領導團體,有一支具有較高思想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全校有中學高級教師28人,中學一級教師68人,中學二級教師53人, 中學三級教師9人。全體教師自覺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取得許多教育成果,師資整體居全縣一流水平。
辦學方向
進入21世紀,全州二中提出了“辦全州一流學校”、“讓全州人享受最好的教育”的辦學宗旨。作為在桂林市享有盛譽的學校, 全州二中有信心繼續努力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辦學質量,為全縣人民奉獻出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好的接班人,爭創新的輝煌!
學校榮譽
多年來,桂林市全州二中在桂林市教育局領導和全州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親切關懷下,在全體教職圓工和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協助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體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成績,教育教學質量穩步發展。多年來,中考成績名列 全縣首位,高考成績列全縣普通高中的首位。成為桂林市教育園地的一枝奇葩,成為深受廣大民眾信賴的教育完整的中學。
桂林市全州二中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管理工作紮實,制度規範,要求嚴格。先後獲得“全國中學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小圖書館示範校”、“桂林市綠色學校”等1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000年 被桂林市有關部門授予“最佳單位”稱號。近年來一直被評為全州縣“辦學水平一級學校”。
學生社團
從小普及災難教育乃當務之急
5月12日,紀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強調,要繼續扎紮實實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要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全面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和抵禦能力。(5月12日新華社)
5月12日,是我國第一個防災減災日。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的指示,合民意、順民心,勢必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
眾所周知,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轉折時期,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種類多、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記者以為,當前,我們在防災減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其中全民減災意識相對薄弱是一大頑症。因此,從小普及減災知識,普及災難教育,進一步提高全民減災意識,應是當務之急。
災難教育不僅是一門從娃娃抓起的課堂必修課,還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而且也是一門凝聚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課程。災難教育不僅是一門與“逃生”有關的學問,更是一門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學問。在日本、美國等一些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把災難警示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除了對成人進行防災教育,還從娃娃抓起,把逃生技能列為幼兒必修課。許多國家都規定,中小學生每年要參加一到兩次防災避難演習,會定期舉辦活動紀念大的災難。
災難與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災難教育的程度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國家文明程度和國民防災減災素質的提高,首先需要從普及災難教育開始。
災難教育是一項專業的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防災、減災、預防事故的發生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愛國主義教育等內容。這就需要把災難教育制度化,積極主動地利用天災警示孩子;進行系統、規範的科學教育與訓練,包括意識、知識、技能的訓練;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通力配合;開設防災課程;加強學生的災難教育、生存教育和挫折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內涵,懂得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進而珍惜生命,從災難中認識自然規律,學會順應自然,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斷提高防災能力,趨利避害,並把災害中迸發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為學生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欣喜的是,“現實版”的災難教育讓孩子“長大”了。連日來,不少家長都發現,在紀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後,許多子女比以前懂事了,變得關愛他人、敬畏生命,開始領會學會感恩、銘記住施與和付出這些傳統美德的真正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轉折時期,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種類多、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記者以為,當前,我們在防災減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其中全民減災意識相對薄弱是一大頑症。因此,從小普及減災知識,普及災難教育,進一步提高全民減災意識,應是當務之急。
災難教育不僅是一門從娃娃抓起的課堂必修課,還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而且也是一門凝聚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課程。災難教育不僅是一門與“逃生”有關的學問,更是一門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學問。在日本、美國等一些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把災難警示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除了對成人進行防災教育,還從娃娃抓起,把逃生技能列為幼兒必修課。許多國家都規定,中小學生每年要參加一到兩次防災避難演習,會定期舉辦活動紀念大的災難。
災難與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災難教育的程度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國家文明程度和國民防災減災素質的提高,首先需要從普及災難教育開始。
災難教育是一項專業的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防災、減災、預防事故的發生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愛國主義教育等內容。這就需要把災難教育制度化,積極主動地利用天災警示孩子;進行系統、規範的科學教育與訓練,包括意識、知識、技能的訓練;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通力配合;開設防災課程;加強學生的災難教育、生存教育和挫折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內涵,懂得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進而珍惜生命,從災難中認識自然規律,學會順應自然,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不斷提高防災能力,趨利避害,並把災害中迸發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為學生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欣喜的是,“現實版”的災難教育讓孩子“長大”了。連日來,不少家長都發現,在紀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後,許多子女比以前懂事了,變得關愛他人、敬畏生命,開始領會學會感恩、銘記住施與和付出這些傳統美德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