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擬髭蟾

廣西擬髭蟾

新種與海南擬髭蟾Leptobrachium hainanense Ye et Fei的形態相近。但新種的四肢相對較長,前臂及手長略長於體長之半,為體長的50.5%-56.6%,脛長為體長的37.1%-37.7%;外掌突遠小於內掌突;整個腹面紫褐色,滿布白色痣粒;眼上部白色;蝌蚪唇齒式為I:8+8/7+7:I。而海南擬髭蟾後肢相對較短小,前臂及手長短於體長之半,為體長的45.9%-48.0%,脛長為體長的31.9%-34.8%;內掌突略小於外掌突或幾乎等大;胸、腹中部色淺,不呈紫褐色,白色痣粒不明顯;眼上部淺藍色;蝌蚪唇齒式為I:6+6/5+5:I。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廣西擬髭蟾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
  • 亞門:脊椎動物
  • :兩棲
  • :無尾
  • :角蟾
  • :擬髭蟾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體型平扁,雄蟾體長54~58 mm,雌蟾體長63--65 mm。頭大而寬扁,吻端圓,瞳孔縱置;鼓膜清晰,呈橫橢圓形;上頜齒髮達,無犁骨齒。體背面有網狀膚棱;四肢背面有長膚棱;顳部、咽喉和胸腹以及股部腹面滿布扁平疣粒;腋腺大、近圓形;股後腺橢圓形。前肢較細長,前臂及手長略長於體長之半,指問無蹼,指、趾端圓;關節下瘤問有斷續膚棱;內、外掌突近圓形,內者遠大於外者。後肢較細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前方至鼓膜後方,脛長約為體長的38%;內跖突橢圓形,無外跖突;指、趾端圓,趾間具微蹼,趾下有膚棱。顏色變異較大,雄蟾背面多為紫褐色,雌蟾棕褐色或灰棕色,體背及體側有紫黑色斑紋及淺色痣粒;眼球上1/3為淺藍色,下部黑棕色;前臂及股、脛部各有3~5條紫黑色橫紋;胯部有淺色月牙形斑;咽胸部淺紫褐色略帶棕色,腹部和四肢腹面為深紫褐色,均滿布乳白色痣粒。雄蟾有單咽下內聲囊;有雄性線;指上無婚墊。5月雌蟾卵巢內卵徑2.6 mm,動物極黑色,植物極米黃色。第36期蝌蚪體型肥碩,頭體粗短,全長76 mm,頭體長30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51%,尾肌發達,尾末端鈍圓;頭體棕黑色,有少數黑斑;尾部灰棕色或棕黃色,棕黑色斑點多;唇齒式多為I:8+8/6+6:I,上唇中央缺l~2個乳突,口角部位有副突.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480--530 m山區的流溪及其附近。成蟾棲息環境陰暗潮濕,植被繁茂,有高大闊葉喬木及少數灌叢,地面落葉和雜草甚多。2005年4月l 8日至5月9日考察期間,聽到成蟾發出“噢”的單一洪亮嗚叫聲;在流溪內有第36期左右的蝌蚪及變態期蝌蚪。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分布

廣西(上思平龍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