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金牙礦區金礦

《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金牙礦區金礦》是廣西地勘局第二地質隊為主要研究單位,李正海、黃惠民、陸少文、章宗與、王立德、李衛成、覃定量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金牙礦區金礦
  • 依託單位:廣西地勘局第二地質隊
  • 完成人:李正海、黃惠民、陸少文、章宗與、王立德、李衛成、覃定量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70023
項目名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金牙礦區金礦
主要完成單位
廣西地勘局第二地質隊
主要完成人
李正海、黃惠民、陸少文、章宗與、王立德、李衛成、覃定量
獲獎證書編號
ZK-97-2-23
獎種
找礦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金牙金礦區出露地層有下二疊統第四階、上二疊統、下三疊統羅樓群、中三疊統百逢組和河口組,其中百縫組中段為礦區主要地層,以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岩性單一是金礦的主要賦礦層位。 礦區主要構造線方向為北北西向,以斷裂構造為主。 金牙金礦屬微細粒淺成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床,共60個礦體均產於F1與F2兩條主斷裂間,總體走向近南北,礦化帶北窄南寬,上窄下寬,長3500米,斜深200—430米,平面寬度300—1500米,礦化帶內礦化程度均勻。 金礦石由碎屑岩經破碎和熱液充填形成,可分為泥質礦石、矽質礦石及白雲質礦石,以前者為主。 金屬礦物以黃鐵礦、毒砂為主,是主要的載金礦物(約占91%)。金主要以微粒自然金形式存在(占80%以上)。礦石中含砷和硫,該礦石屬含砷低硫難選冶金礦石。經選冶試驗,金的選冶總回收率為80.23—83.91%。提交C+D級金屬量18噸多。 金牙金礦床的發現對桂西北地區尋找金礦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桂西北老、少、邊、山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