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溫性生物又稱“溫度不定生物”。指能在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下生活的生物,如腕足類、紫菜、棉蚜等。紫菜從大連一直向南至海南島均可生長;棉蚜生活在北緯60°至南緯40°之間。
基本介紹
腕足類,紫菜,棉蚜,
腕足類
腕足類Brachiopoda,Spirobranchia。擬軟體動物門,
也可作為觸手動物門的一綱,但現在多作為獨立的腕足動物門(Brachiopoda)。屬原口動物。真體腔類,如酸漿貝、海豆芽等。身體背腹各有一枚貝殼,腹殼比背殼稍大一些,呈深凹形。有時用腹殼直接附著在其他物體上,或通過腹殼後端的孔,從背腹殼之間伸出肉質柄附著在岩石或其他動物體上,或插入泥中生活。身體的主要部分(內臟囊)為背腹兩片外套膜包裹,外套膜上有剛毛。圍著口的總擔(總擔子)很發達,而成為複雜的腕,其上生有觸手,裡面有腕骨,消化道短,彎曲成V字形。有的無肛門(有關節類)。消化道和體壁之間的空隙是真體腔,由著生在消化道上的腸系膜,分成左右兩部分,還有兩片橫隔把體腔又分為前、中、後三部分。生殖腺發達,位於體腔壁上。有腎管一對,兼做生殖腺輸出管。神經系統屬表皮性的,不發達,腦和食道下神經節由國口神經環連繫。海豆芽類有平衡器,酸漿貝類的幼蟲有眼。胃的後方血管膨大,屬開管系統。雌雄異體。卵裂不屬螺旋型。體腔囊由原腸壁游離的中胚層細胞集合而成。幼蟲近似星蟲類。貝殼的構造和化學成分與軟體動物的完全不同。從暖海的淺灘到深海海底都有分布。繁盛於古生代,隨著時代的推移而逐漸衰退。可作標準化石。
紫菜
2紫菜外形簡單,由盤狀固著器、柄和葉片3部分組成。葉片是由1層細胞(少數種類由2層或3層)構成的單一或具分叉的膜狀體,其體長因種類不同而異,自數厘米至數米不等。含有葉綠素和胡蘿蔔素、葉黃素、藻紅蛋白、藻藍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異。致使不同種類的紫菜呈現紫紅、藍綠、棕紅、棕綠等顏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較大的葉狀體(配子體世代)和微小的絲狀體(孢子體世代)兩個形態截然不同的階段組成。葉狀體行有性生殖,由營養細胞分別轉化成雌、雄性細胞,雌性細胞受精後經多次分裂形成果,成熟後脫離藻體釋放于海水中,隨海水的流動而附著於具有石灰質的貝殼等基質上,萌發並鑽入殼內生長。成長為絲狀體。絲狀體生長到一定程度產生殼孢子囊枝,進而分裂形成殼孢子。殼孢子放出後即附著於岩石或人工設定的木樁、網簾上直接萌發成葉狀體。此外,某些種類的葉狀體還可進行無性繁殖,由營養細胞轉化為單孢子,放散附著後直接長成葉狀體。單孢子在養殖生產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紫菜葉狀體多生長在潮間帶,喜風浪大、潮流通暢、營養鹽豐富的海區。耐乾性強;適宜光照強度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飽和點高、光補償點低的特點,屬高產作物。對低溫的適應力隨藻體水分含量不同而變化,在快速乾燥至含水20%時,經-20℃左右的低溫冷藏數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復活力。對海水比重的適應範圍廣,但以1.020~1.025為宜。絲狀體耐乾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於低潮線以下。在氣溫開始下降、有海水流動的條件下,殼孢子形成後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時大量放散,呈明顯的日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