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錢局”全稱“廣東官銀錢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位於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塘(今黃華路) ,占地82畝。全局備有熔化爐72座,安裝鑄幣機90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錢局
- 創辦時間:1877年
- 地址: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堂
- 占地面積:82畝
簡介,背景與發展,意義,
簡介
“廣東錢局”全稱“廣東官銀錢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位於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塘(今黃華路) ,占地82畝。全局備有熔化爐72座,安裝鑄幣機90台。錢局由藩司兼督辦,設提調主持日常工作。張之洞說:“試鑄制錢,借備滇黔各省擴充仿鑄,以備民用而裕邊餉。”
背景與發展
清朝後期,由於對外貿易發展,外國貨幣(俗稱洋錢)大量流入中國,造成財政恐慌。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月,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朝廷:“惟鑄幣便民乃國家自有之權利,銅錢銀錢理無二致,皆應我行我法,方為得體”,奏請擇地購機復鑄制錢,議先由廣州試辦。銅鉛原料暫取給外洋,成效稍著,即在瀘州設局,雲南、四川之銅,貴州之鉛,以為原料,興礦務而塞漏邕。三月,朝旨許可。
張之洞通過中國駐英公使劉瑞芬調查了英國造幣機器價格、購置手續和造幣技術,在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塘購置了82畝土地作為廠址,從英國喜敦廠(全名是“伯明罕,拉爾夫·喜敦父子造幣有限公司”,現在通稱伯明罕造幣廠)引進全套機器設備,並聘用了4名英國工程師。
同年七月,張之洞動土興建廠房,至光緒十五年(1889)二月,正式建成,定名為“廣東錢局”,該局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造幣廠,所建廠房長200米,寬129米,內分銀、銅二廠。全局備有熔化爐72座,安裝鑄幣機90台,計畫日產各種錢幣260萬枚。
光緒十五年(1889)四月廿六日即開爐鑄造光緒通寶庫平一錢方孔制錢,張之洞奏摺條陳:“運動健捷勻準,所成之錢,輪廓光潔,字跡精好,實非人力所能及,私鑄斷難仿效”。這是中國用機器大量鑄錢的開始。這種制錢除在廣東各地流通外,還流通於國內其他地區。後來,由於銅鉛價值逐步增高,鑄錢虧折日益嚴重,光緒二十年(1894)年底錢局停鑄制錢。
光緒十五年(1889)八月,張之洞請旨為滙豐銀行代鑄銀元,九月清廷批准。廣東錢局試鑄的七三龍洋系列和七二反版龍洋系列,未有資料記載其曾發出流通。八月張之洞上奏朝廷,把七三龍洋改為七二正版龍洋,得到戶部認可。光緒十六年(1890)四月,七二正版龍洋正式鑄造,面額為1元、5角、2角、1角、5分,其重量分別為庫平7錢2分、3錢6分、1錢4分4厘、7分2厘、3分6厘。1元為主幣,其餘4種為輔幣。這是中國正式鑄行機制銀元的開始。隨後,七二正版龍洋由廣州錢局和善後局會銜曉諭商民流通使用。七二正版龍洋形制正面珠環內刻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環外刻“廣東省造”,中刻星花2顆,下刻周圍“庫平七錢二分”字樣,背面蟠龍圖案居中,周圍刻英文,譯為“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並刻星花2顆,重27克。由於廣東錢局鑄造的這三種銀元都以龍為圖案,因此被稱為“龍洋”、“龍銀”。其流通範圍南到廣東,北達天津,其中沿海諸省、上海等市都廣為流通。自廣東創鑄銀幣後,各省紛紛仿鑄,光緒二十五年(1899)四月,清廷通令各省,如有需用銀元之處,均歸併廣東、湖北兩省代鑄,不用另外設局,“以節糜費”。
光緒二十六年,由於銅鉛價格高漲,制錢停鑄多年,流通量缺少,不足值的香港銅仙大量流入廣東。廣東錢局於是年六月以粵省地鄰港澳,商民習用外洋銅仙為由,仿香港銅仙造“光緒元寶;每百枚當一圓”銅元,背面英文面值同港仙一樣為0NE CENT(一仙)。這是我國鑄造銅元的開始。由於鑄造銅元獲利頗豐,由此各省紛紛設廠仿鑄。
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決定廣東錢局直屬度支部管轄,改為“度支部造幣粵廠”。
廣東錢局在技術上依賴英國,不僅全套設備由英國進口,而且由英方派4人為錢局工程師。鑄造銅銀幣本屬一國的主權,但1908年英國藉口廣東所鑄小銀幣太多,影響香港商務,無理要求停鑄。度支部與英國妥協,“限廣東每鑄大元四萬兩,搭鑄小元八千兩”。
民國前期,廣東造幣廠大多時間歸省管,以鑄雙毫銀幣為多,時停時鑄至1929年。
南京國民政府期間,該廠屬於中央造幣廠管理,抗戰勝利後,廠址由兵工署第八零工廠借用。現為廣東省委黨校校址。
意義
在廣東錢局建立之前,由於洋務運動的開展,已有很多省份陸續開設了機器局,引進西方的先進機械。其中吉林、江蘇、直隸、福建等省都利用各廠局中的重型衝壓設備進行過機械鑄錢的試嘗,但由於鑄造成本及模具易損或所用機械不適合等原因,均未形成有規模的持續生產。只有在廣東錢局開辦投產並獲餘利之後,我國的機制幣生產才不斷發展。廣東生產的幾種鑄幣形制也均成為我國近代鑄幣史上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