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86年7月30日,原廣東省高教局批覆同意原廣東商學院與原廣東省稅務局簽訂的《關於共同開辦稅務專業的協定書》,專門為廣東稅務系統培養專門人才。
1986年10月14日,財政稅務系成立。
1988年,更名為稅務系。
1996年起,財政學學科與財政部科研所聯合培養在職研究生。
2002年3月29日,更名為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
2006年,財政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7年4月,財政學學科獲批為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
2008年4月,更名為財稅學院。
2013年4月,更名為財政稅務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3個教學系,開設4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1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財政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稅務
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財政學
師資力量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員工56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和講師比例分別為17%、43%和40%;具有註冊稅務師職業資格教師占16.2%;擁有博士學位29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8人。南粵優秀教師7人,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財政學教指委委員1人。有客座教授和實踐導師120餘人。兼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12.5%,碩士學位占37.5%,具有職業資格的占兼職教師的52.5%。財政學課程群教學團隊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有三位教師獲學校“授課十佳青年教師”稱號,兩位教師獲“最佳授課教師”稱號。
專業教師中兼任教育部財政學專業教指委委員1人次,
中國財政學會、中國財政學教學研究會、中國稅收教育研究會、全國資產評估教育研究會、廣東省財政學會、
廣東省稅務學會、廣東資產評估協會、廣東省政府採購協會、
廣東經濟學會、廣東農村經濟學會、
廣東省註冊稅務師協會、廣東省地方稅收研究會、廣東省國際稅收研究會、廣東預算會計研究會、廣東財稅法研究會、廣州市稅務學會等各類學術團體成員40餘人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廣東省財政專家諮詢委員會諮詢專家2人次,
廣東省財政廳自行發債顧問,廣州市國稅局、廣州市地稅局特聘研究員和特聘顧問3人次,廣西
欽州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兼任北京大學公共財政研究中心、武漢大學財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2人次。
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團隊:財政理論與政策研究創新團隊
教育部財政學教指委委員:李林木
南粵優秀教師:龐磊、朱信貴
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朱信貴
廣東省優秀教師:石衛祥
廣東財經大學教學名師:龐磊
註:名單不全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名牌專業,2門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2部廣東省精品教材。建有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東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個,其他類別實驗實訓中心多個。
廣東省特色專業:財政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財政學
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財政學》《中國稅制》
廣東省精品教材:《中國稅制》《稅收管理信息化》
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廣州市地方稅務局實習基地
廣東省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瑞海稅務師事務所、廣東財興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1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其他類別研究機構多個。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公共財政研究創新平台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地方公共財政研究中心
其他類別研究機構:廣東納稅服務研究中心、財稅信息化研究中心、政府採購研究中心、資產評估研究中心、非盈利組織研究中心
學術資源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擁有與財政學學科點相關的中外文藏書142204冊,電子圖書37487冊。
科研成果
據2020年7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72項,其中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3項、省級19項;累計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50篇,被引用或收錄260餘次;出版著作29部;獲得各類科研獎18項。
文化傳統
院徽
院徽設計理念
院徽主體圖案由Finance(財政)、Taxation(稅務)和Public(公共)、AssetsAppraisal(資產評估)的首字母FTPA蘊化而成;簡潔易記,便於傳播。
圖案外形由古錢幣形態轉化,寓意學院財稅的主題。
圖案形態同時又蘊含古計量物件“平衡稱”外形,體現財稅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均衡調控功能。
圖案形態另一寓意為“爵、鼎”造型,代表本學科在學校中的學科地位。
院徽採用圓形,象徵學院學科與專業建設、學院與政府及行業部門、學院與社會中介機構間和諧共榮、協同發展;象徵學院教師間、教師與學生間、教師與校友間凝聚團結向上的文化。
藍色代表地域特徵、海洋文化,象徵學院的國際視野,外聯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