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能源碳排放時空格局演變及低碳轉型》是2019年11月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文秀、趙黛青、王文軍。
基本介紹
- 書名:廣東省能源碳排放時空格局演變及低碳轉型
- 作者:王文秀
趙黛青
王文軍 - ISBN:9787306065513
- 頁數:165頁
- 定價:40元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能源碳排放影響因素量化分解模型、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的量化分解模型、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的影響因素量化分解模型、人均GDP與碳生產率追趕脫鉤模型等,分別對廣東省能源碳排放時空差異的影響因素、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脫鉤及其影響因素、人均GDP與碳生產率追趕脫鉤等進行了深入詳細的分析,得到了較系統的研究結論,為廣東省節能減排、低碳轉型的路徑選擇、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國際背景
二、國內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進展
一、文獻綜述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四節 研究目標、內容及整體框架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內容及整體構架
第二章 廣東省能源消費時空演變過程研究
第一節 廣東省能源自給率現狀分析
第二節 廠東省能源進出口格局變化分析
第三節 廣東省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分析
第四節 廣東省能源消費的產業結構變化分析
第五節 廣東省單位GDP能耗變化分析
第六節 廣東省能源消費空間分布格局演變分析
一、基於21個地級市的空間分布
二、基於主體功能區的空間分布
第三章 廣東省產業能源碳排放時序演變趨勢
第一節 廣東省分產業能源碳排放核算
一、分產業、分能源品種的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
二、數據來源與處理
第二節 廣東省產業能源碳排放時序演變趨勢研究
一、產業能源碳排放總量變化
二、產業能源碳排放結構變化
三、火電生產能源碳排放變化
第四章 廣東省產業能源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實證研究
第一節 方法簡介
一、Kaya恆等式
二、對數平均迪氏指數法(LMDI)
第二節 產業能源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構建
一、生產部門能源碳排放分解模型的構建
二、生活部門能源碳排放分解模型
三、數據來源與處理
第三節 結果與討論
一、生產部門能源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結果與討論
二、生活部門能源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廣東省產業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的脫鉤關係實證研究
第一節 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簡介
第二節 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的影響因素分解量化模型建立
第三節 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的脫鉤關係分析
第四節 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的影響因素分解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廣東省能源碳排放空間格局演變趨勢研究
第一節 不同尺度能源碳排放核算
一、21個地級市能源碳排放核算
二、縣域能源碳排放核算
三、基於主體功能區的能源碳排放核算
第二節 廣東省能源碳排放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趨勢研究
一、全省平均碳排放係數
二、能源碳排放總量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趨勢
三、人均碳排放量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趨勢
四、碳排放強度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趨勢
五、小結
第三節 三類指標的空間匹配關係研究
一、21個地級市的碳排放指標空間匹配關係
二、區縣的碳排放指標空間匹配關係
第七章 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的空間差異性研究
第一節 能源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核算方法
第二節 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的空間差異性研究
一、碳排放與經濟成長逐年脫鉤空間差異性研究
二、碳排放與經濟成長累積脫鉤空間差異性研究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人均GDP與碳生產率的空間追趕脫鉤研究
第一節 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碳生產率核算方法
二、碳生產率與人均GDP的脫鉤模型
三、碳生產率與人均GDP脫鉤追趕模型的建立
第二節 碳生產率與人均GDP的時空演變特徵研究
一、時序演變特徵
二、碳生產率和人均GDP空間格局演變特徵
第三節 人均GDP和碳生產率追趕脫鉤結果分析
第九章 能源碳排放的空間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
第一節 空間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簡介
一、空間計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空間計量經濟學重要理論
第二節 能源碳排放空間計量實證研究思路與數據處理
一、研究思路
二、數據來源與處理
第三節 21個地級市碳排放的空間自相關分析
一、全局空間自相關分析
二、局域空間自相關分析
第四節 區縣能源碳排放空間自相關分析
一、全域空間自相關分析
二、局域空間自相關分析
第十章 廣東省低碳轉型的三大關鍵抓手
第一節 關鍵行業、關鍵因素的碳減排
一、碳排放時序演變規律及影響因素研究重點研究結論
二、關鍵行業、關鍵因素的碳減排政策建議
第二節 關鍵地區差異化碳減排
一、能源碳排放空間差異化重點研究結論
二、關鍵地區差異化碳減排政策建議
第三節 地區間低碳經濟追趕發展模式的形成
一、人均GDP與碳生產率的空間追趕脫鉤研究結果
二、形成健康的地區間低碳經濟追趕發展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