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花鎮

梅花鎮南距泗洪縣城10公里,北距宿遷市區35公里,西鄰安徽泗縣劉圩、黑塔兩大鎮,地域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9萬畝,水域2.4萬畝。全鎮轄10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31500,其中農業人口27500人,城鎮人口4000人。

梅花有六千年的歷史,因古時候九座梅花山上梅花繁茂而得名,梅花趙莊龜墩遺址經專家們認定該遺址為黃淮地區大型古人類生活部落遺址,是黃淮地區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遺址,同時也是泗洪6000年文明的佐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花鎮
  • 外文名:meihuazhen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特色及優勢,經濟產業,發展沿革,歷史古蹟,當地名人,

地理位置

梅花鎮地處長樂東北角,閩江口南岸突出部,東瀕台灣海峽,與白犬列島海域相鄰,與馬祖列島互望,北隔閩江口,與琅岐經濟區及連江縣壺江島黃岐半島對峙,西、南毗鄰文嶺鎮。向為省城咽喉,閩江口海防要津。地域面積5.8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梅花鎮梅花鎮有六千年的歷史,因古時候九座梅花山上梅花繁茂而得名,梅花趙莊龜墩遺址經專家們認定該遺址為黃淮地區大型古人類生活部落遺址,是黃淮地區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遺址,同時也是泗洪6000年文明的佐證。該鎮位於縣境西北郊,距縣城15公里。
南與青陽鎮重崗社區、五里江農場相接,東鄰大樓社區、金鎖鎮,北與歸仁鎮緊鄰,西與安徽省泗縣黑塔、劉圩兩鄉隔河相望。寧徐路、寧徐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
總面積95.5平方公里,有耕地9.94萬畝,水域2.38萬畝。轄9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38個村民小組,戶,總人口萬人。
梅花鎮因境內有梅花山得名,並因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錯數九座梅花山,而將京城定都南京而聞名。清末明初,南大部屬泗州(縣),北小部屬宿遷。民國30年(1941年),曾屬泗宿縣。泗洪置縣後,屬其轄,1962年成立梅花公社,1984年稱梅花鄉。
鄉政府駐吳集街(梅花居委會)。2000年撤鄉設鎮。建國前,境內有趙莊、吳集、鳳墩、川城4個集市。鎮境西部平原,中部丘陵,東部湖窪。平原、坡地占總面積的91%。
流境河流,除西面與安徽省分界的老濉河外,尚有小濉河、利民河、攔山河、早陳河4條河流,全長22公里,受益土地4萬多畝。該鎮境內資源豐富。
全鎮含砂土地面積近4萬畝,一般地面3米以下即砂層,厚度約30米。各種礦砂總儲量近3億噸。砂類分石英砂、玻璃砂和黃砂3種。

特色及優勢


梅花鎮梅花是一個純漁業鎮,近海捕撈業發達,擁有大小船隻252艘,每年海產品量都達到10萬噸以上,占全市水產品產量70%以上,是我省十大漁業強鎮之一;有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朝海防古城牆、蔡夫人廟、林位宮等,2001年被列為福州市18個特色鎮之一。
梅花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鎮,歷代軍事之要塞,文物薈萃,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梅花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梅花素有“田徑、籃球之鄉”的美譽,幾年來,先後榮獲“全國農村體育先進鄉鎮”、福建省、福州市“體育先進鄉鎮”的光榮稱號。

經濟產業


鯧魚梅花鎮是一個純漁業鎮,近海捕撈業發達,擁有大小船隻252艘,每年海產品量都達到10萬噸以上,占全市水產品產量70%以上,是福建省十大漁業強鎮之一;,大宗海產品有梭子蟹鯷魚、竹甲、墨魚、帶魚等,是福州市水產品交易基地。圍繞漁業辦企業,全鎮共有工商註冊企業49家,其中冷凍冷藏企業占主導地位,日急凍能力250噸,日冷藏能力達2500噸,是福州市重要冷凍冷藏基地之一。
梅花鎮網具廠是福州市最大的網具生產廠家,也是省建築安全網定點生產廠家。50公頃桃源工業區,水、電、路、通訊設施齊全,條件優惠,已有10多家中外企業在工業區落戶。
海域產有帶魚、大黃魚、鰻魚、鯧魚等海洋魚類700餘種,有對蝦、毛蝦、梭子蟹等甲殼類100多種。淺海灘涂產有牡蠣、海蚌、縊蟶、花蛤、香螺、紫菜等幾十種貝、藻類水產品。有草魚、青魚、鰱魚等25種淡水魚類。

發展沿革


梅花鎮1958年建成梅花影劇院,可容納1092人;舊街道改建成土石路,1960年鋪長2000多米方塊石板路。1961年建成電廠。
1980年建成梅花自來水廠。1985年投資62萬元建梅花中學校舍,建築面積2090平方米,投資4.3萬元續建梅花中心幼稚園。
1992年投入75萬元建成鎮衛生院,雇用各類清潔工80多人,使髒、亂、差狀況得到治理。鎮有道路7.7公里,橋樑2座,防洪堤長1.3公里,排水管長0.46公里。主要街道5條:建設路、環鎮路、橫街路、中學路、白石頭路。鎮投資58.84萬元鋪設村間道路47條,總長5.3公里。對外交通有3條道路:峽梅路,從營前鎮黃石村至梅花全長39.6公里;沿江路,東北接海運碼頭,西南連峽梅路;新開闢的繞城公路,東連白石頭,南接峽梅路。有線電視入戶率50%以上。鎮撥款2萬元,建成籃球場、燈光球場,購置文娛設備,並投入30萬元建成老年人活動中心。綠化覆蓋面積3.5公頃,園林綠化面積2.35公頃,公共綠化地面積1.69公頃,人均公共綠地0.92平方米。1994年劃出450畝開闢將軍山風景區,增添海區自然景色。投入120萬元,建成2座日產3000噸自來水廠,供水管長12.4公里,人均日生活用水6.5升;更新改造低壓電網;程控電話覆蓋全鎮;將軍山國小教學樓落成。鎮有中學1所、國小4所。1994年建築面積竣工6300平方米,桃園工業小區建成標準化廠房3000平方米。全鎮建築面積32.44萬平方米,人均居住20.23平方米。
90年代以來,梅花鎮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拓展,飛利織造、梅港和吉旺漁業貿易公司、台商互利食品等重點項目相繼投產。鎮有公路7.7公里,橋樑2座,防洪堤長1.3公里,主要街道有建設路、環鎮路、橫街路、中學路、白石頭路等。
梅花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峽梅公路直達福州,海路到福州60公里,長樂國際機場也在附近,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全鎮科技、教育、衛生、計畫生育等工作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單位。近年來,梅花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梅花素有“田徑、籃球之鄉”的美譽,幾年來,先後榮獲“全國農村體育先進鄉鎮”、福建省、福州市“體育先進鄉鎮”的光榮稱號。2001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10.55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5430元。2001年被列為福州市18個特色鎮之一。

歷史古蹟


趙莊遺址順山集遺址:在梅花鎮塘懷(前老)村,面積3萬平方米,地表為黃灰土,雜有紅燒土塊,文化層厚約80厘米,散見遺物有紅砂陶杵、陶網墜、釜形器殘片、紅陶罐、礪石等。
趙莊遺址:在梅花鎮西南趙莊,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表散見有戲燒土,文化層厚約2。5米,分上下層;上層遺物有鬲、罐、瓿、盆、皿、豆、鹿角;下層有黑陶平底杯、條紋罐、紅陶雛形鼎足等,屬龍山文化類遺址。
龜墩遺址:在梅花鎮趙莊西北,為一穹形狀隆起土墩,高約4-6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5-6米。1982年,南京博物院對期進行發掘,出土器物有:鼎、鬲、豆、罐、壺、缽、杯等,以夾砂紅陶、黑陶為主,同出多件磨光石器,既有墓葬也有居住遺址。下部屬青蓮崗文化層,上部屬龍山文化至西周文化層。

當地名人


王宜京許朗:(1920-1948)民國9年生於今泗洪縣梅花鎮趙莊村,襁褓中喪父,4歲時母親改嫁吳姓,即隨母遷居青陽鎮。8歲入私塾,15歲進青陽國小讀書。繼父思想較開明,曾傾其田產以資助革命。少年許朗便得其進步思想許薰陶。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青陽鎮青年抗敵協會應時成立,許朗成為中堅分子,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尋,由夏際霞、朱松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28年夏,朗作為泗縣政治工作隊成員,在半城鎮集訓,隨即參加泗縣民運工作團,深入民眾這中,做艱苦細緻的發動工作。翌年,朗調任中共鹽城縣縣委委員、城區區委書記。其忠貞於職與熱情待人之心,深得市民共鳴,故與其至誠談心者甚眾。同年7月,日軍向鹽地區發動大掃蕩。朗自鹽城返回淮北根據地,任峰山區公安區員。33年,調任泗南縣縣安局,任審訊股長。
民國35年11月,因國民黨軍隊進攻,許朗隨泗南縣委撤退洪澤湖。旋,奉命上岸做情報工作,在車路口不幸被捕,關押月余,才由國民黨軍界一位族叔職保釋放。朗不移志,繼續擔任中共泗南縣趙莊情報站站長,經常出入五河、固鎮一帶蒐集情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