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華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廣東業餘大學,由中國民主同盟廣東省委員會於1982年創辦,是具有頒發國家認可的、大專畢業證書資格的成人高等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新華教育學院
- 英文名:Guangdong Xihua CollegeInstitute of Education
- 創辦時間:1982年
- 類別:民辦高校
- 屬性:成人高校
- 所屬地區:廣東廣州
- 主管部門:廣東省教育廳
- 前身:廣東業餘大學
學校簡介,學院設定,專業設定,新聞傳播學院,金融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文法學院,計算機信息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師資力量,教學設備,教育理念,
學校簡介
廣東新華教育學院地處廣州市荔灣區,原名廣東業餘大學,就是由民盟廣東省委老一輩領導人於1982年創辦的,是民盟廣東省委精心培育的一所社區高校。學院堅持民盟“尊師重教、為國育才”的優良傳統;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勤儉辦學、嚴謹治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辦學方針,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中高級專業人才。
廣東新華教育學院
辦學起始,靠租用中、國小校舍辦公和晚間上課,類似烏蘭牧騎式的辦學模式。1985年,得到廣州市葉選平市長支持,學校有了自己的辦學場地。學院重視教育質量,我省民盟內外知名學者、教授先後在校任教,如羅雄才、秦牧、黃秋雲、楊嘉、趙元培、陳殘雲、黃德鴻、梁健等。學校在努力辦好學歷教育的同時,做好在職青年職業培訓,每年還開辦升大補習班,收效良好。
學院管理規範,校風學風良好,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1989年3月《羊城晚報》頭版發表了《廣東“業大”被譽為人才搖籃》的報導,1992年9月《南方日報》二版發表了《“人才搖籃”美名揚——記廣東業餘大學》報導。
學院認真辦學,具有優秀的校園文化氛圍,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專業人才。如1986屆建築專業馮駱同學,畢業後任廣州海印大橋工程工地代總指揮,1987年12月大橋竣工通車,榮獲工程指揮部一等功。他的兩項施工技術成果榮獲省建築公司的科學技術一等獎。同屆優秀學生吳立中,在廣州空軍勘察設計院工作,畢業後繼續深造,完成多項主體大樓設計,其中由他主持設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綜合指揮樓,2002年11月30日竣工,被部隊領導讚譽為“駐港部隊的一顆璀璨明珠”。吳立中同學現已成長為師級幹部。還有眾多畢業生成為社會各部門、單位、企業的骨幹,如公安司法、工商行政管理及街道、捷運公司的領導或骨幹,中國小校的優秀校長,外企財務總監,年輕有為的私營企業家等。
1996年,全省成人高校評估,當時的民盟省委領導為了繼承老一輩開創的事業,加強整改工作,促進學校的發展。1999年8月,在荔灣區長壽西路與市教育局合作建成新教學樓。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合作共建、轉換領導體制和管理機制、實現優勢互補的辦學新路。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榮譽市民、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總裁蔡冠深先生,有感於民盟老同志艱苦辦學和對教育的執著精神,抱著支持科教興國事業的愛國情懷,毅然決定支持廣東業餘大學辦學,先後無償捐資1000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設立了“蔡冠深獎教獎學金”,共同組建校董會,並出任校董會主席,實現了粵港合作共建。2005年,在廣州市教育局支持下,完成整幢教學樓的置換、更新和改造,進一步最佳化了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在全院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為學校的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近年來,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旋律,學院遵循校董會關於教育公益性的理念,以展示社區高校特色為主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構建和諧校園。每年“五四”青年節表彰入學統考成績優秀學生和年度先進學生,使同學們親身感受到了我院尊師重教,依法治校的良好風尚,促進了校風學風建設。
學院設定
專業設定
新聞傳播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影視廣告 |
02 | 播音與主持 |
03 | 網路傳媒 |
04 | 攝影攝像 |
05 | 人物形象設計 |
06 | 電視節目製作 |
07 | 新聞采編與製作(報刊新聞方向) |
08 | 影視文學(影視劇編劇與策劃方向) |
09 | 錄音藝術 |
金融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金融與保險學 |
02 | 會計電算化 |
03 | 財務管理 |
04 | 國際貿易 |
05 | 經濟學 |
06 | 金融學 |
07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08 | 市場行銷 |
09 | 會計 |
材料工程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冶金工程 |
02 | 材料工程 |
03 | 採礦工程 |
04 | 環境保護 |
05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06 | 石油勘探技術 |
07 | 石油工程 |
08 | 模具製造技術 |
文法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文秘 |
02 | 法學 |
03 | 新聞學 |
04 | 古漢語文學 |
05 | 經濟法 |
06 | 漢語言文學 |
07 | 社會工作 |
08 | 廣播電視新聞 |
09 | 法律 |
計算機信息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網路工程 |
02 | 電子商務 |
03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04 | 通信工程 |
05 | 信息工程 |
06 | 計算機軟體技術 |
07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08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0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0 | 信息安全技術 |
11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12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13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14 |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數 |
15 | 字影視技術 |
16 | 計算機及套用 |
機電工程學院
序號 | 專業 |
---|---|
01 | 機電一體化 |
02 | 電氣自動化 |
03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04 | 機械工程 |
05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06 | 冶金技術 |
07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08 | 機械電子工程 |
09 | 製冷與低溫工程 |
10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11 | 熱能與動力工程(製冷與低溫技術方向) |
12 | 電力工程 |
13 | 鐵路工程 |
14 | 汽車維修 |
15 | 石油工程 |
16 | 工業燃氣 |
17 | 礦山機電 |
18 | 無線電技術 |
師資力量
傳媒學院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共有專兼職教師70餘名,其中專職教師16名,副高以上職稱6名,講師9人;博士2名,碩士9名。學院依託廣東優越的人文資源,外聘了眾多名校的資深教授和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等有豐富新聞從業經驗的高級編輯、高級記者參與一線教學工作。我院還有廣東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兩名。
教學設備
材料工程學院採取系、所及產學研基地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培養新能源及新材料相關的專業人才,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研究。目前建有(籌建)7個實驗室、1個校外基地、1個研究所,即材料物理實驗室、材料化學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CAD/CAM實驗室、光伏材料測量實驗室、光伏系統設計實驗室。
教育理念
學院堅持中國民主同盟“尊師重教、為國育才”的優良傳統,發揮民盟在高等教育界的人才優勢,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勤儉辦學、嚴謹治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辦學方針。
學院在校董會領導下,由省重點高校資深教授和教育管理專家組成的諮詢指導委員會對學院的發展和管理進行指導。學院主要領導和系主任均由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高的教授、副教授擔任。學院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和校風校紀。
進入新世紀,為適應高等教育加快發展的形勢,在香港新華集團的支持下,實現了聯合辦學。並於2001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廣東業餘大學” 更名為“廣東新華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