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方言館”是 清末設立的近代新式學堂。1863年(同治二年)由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設立,始稱外國語言文字學館、同文學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方言館
- 性質:新式學堂
- 前名:外國語言文字學館
- 地點:上海
“廣方言館”是 清末設立的近代新式學堂。1863年(同治二年)由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設立,始稱外國語言文字學館、同文學館。
“廣方言館”是 清末設立的近代新式學堂。1863年(同治二年)由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設立,始稱外國語言文字學館、同文學館。...
“廣方言館”成立於1863年,是上海建立的第一所外國語專科學校,也是帶有明顯上海特色的新式學校。相對於京畿使用的官話,地方語言被叫作“方言”。所謂“廣方言”,...
唐在禮(1880-1964)字摯夫、執夫,江蘇上海人。1895年入上海廣方言館學習,1898年被選派赴日留學,入成城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隊第一期炮兵科,後入日本近衛...
同治九年與上海廣方言館合併。先後翻譯各種書籍一百餘種,除社會科學類的政法、官制、宗教等書外,多為有關自然科學、機器製造、醫療醫藥等方面的書籍[1] 。...
1868年,江南製造局內設翻譯館,廣方言館移入局內,他兼譯書。同年創辦並主編《教會新報》(周刊)。1874年9月,更名《萬國公報》。1882年,於上海創辦中西書院並任...
嚴獨鶴(1889年—1968年),名楨,字子材,別號知我、檳芳館主,筆名獨鶴、老卒...後升入廣方言館習法文、英文及數理化各科。19歲喪父,離校就業,贍養全家。初任...
上海廣方言館與京師同文館、廣州同文館一起,自1863年至1906年,培養了中國第一代外交官和大批正規的翻譯人才,被譽為我國近代翻譯人才和外交官的搖籃。...
陸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蘇太倉。畢業於廣方言館和同文館,隨清朝駐俄、德、奧、荷四國欽差大臣許景澄在駐俄使館任...
同治八年兼任上海廣方言館天文學教習,還曾參加黃河全國的測繪工作。賈步緯主要著作有《纏離引蒙》、《交食引蒙》、《整勾股引伸表》、《量法代算》、《萬年書...
唐在復(1878-1962),字心畲,上海人。上海廣方言館生出身,後轉送北京同文館習法文,...... 上海廣方言館生出身,後轉送北京同文館習法文, 中文名 唐在復 國籍 ...
另外廣陵書社2017年9月,影印出版了《廣方言館藏舊抄本——明實錄》,總計133冊。 廣方言館—《明實錄》 3、其他藏本(1)明朝官方本的殘本,計有民國中央圖書館...
陸姓當今分布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陸姓在2006年中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1],總人口大約近420萬。占...
《絕命詞》 《獄中與柳亞子書》 《獄中與蔡寅書》 《感懷詩》(作於上海廣方言館學習期間) (個人作品資料來源 [11] [18] )鄒容...
何東圖書館前部有拱廊,是典型的花園式豪華住宅。該館藏其中有:劉承乾嘉業堂的明朝嘉靖年間的中國文史典籍藏書16種、天主教文獻、廣方言館書稿和《翁方綱纂四庫...
基本資料(1840~1900年),字鶴笙,上海金山亭林鎮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廣方言館”攻讀英語,為該校第一期學生,光緒元年(1875年),應徐建寅之邀,赴...
湖北蒲圻人,前清拔貢,自幼隨其堂伯父賀壽慈〔雲甫〕工部尚書、三朝元老,讀書習畫,經賀壽慈推介入李勉林制軍幕府,後又任江南製造局上海廣方言館監督〔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