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建築,
歷史
廣教寺建於唐總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據《通州志》記載:"唐總章二年,由上即建大雄寶殿、殿閣、方丈室",山在巨浸中,設舟以濟,號慈航院,後改廣教寺"。狼山奉祀的開山師祖是僧伽,又稱狼山大聖。傳說當時狼山為白狼精占踞,大聖菩薩僧伽與白狼精鬥法,以一襲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惡狼,白狼只得讓出此山。從此這裡香火興起。成為佛教樂土 。僧伽是唐朝高僧,唐高宗時,曾到長安、洛陽遊歷,為人治病,名聲大噪。南遊江淮時,醫病治水,為百姓稱道。唐中宗尊為國師。後世稱他為"大聖菩薩"。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智幻法師住持廣教寺,弘法創業,修建寺宇,主持建造了大聖殿、支雲塔,並塑僧伽像進行供奉,此後江淮一事許多寺院供奉僧伽像。智幻法師圓寂時,留下一偈曰:"當初不肯住長安,現像西歸泗水間。今日還思展化,東來海上鎮狼山。"後人稱他為伽化身。為紀念智幻法師,明嘉靖年年間在寺內建幻公塔,至今保存。
自1980年以來,廣教寺耗資五百多萬元進行了全面維修。先期修復了法乳堂、支雲塔、圓通寶殿、大聖殿、三賢祠等主要建築。隨後又對藏經樓、曬經樓、枕山樓、葵竹山房、萃景樓等房舍作了全面修繕,並擴建了餐廳樓、票房、宿舍、圍牆、焚香亭等。 在殿堂內雕塑了佛像,建造了佛台,添置了鐘、磬、香爐等法器。新建建築從布局與色調上與其它建築和自然景觀相協調,進一步完善了寺院的整體格局。
建築
廣教寺的寺院建築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兩部分。山下的建築主要有大佛殿、輪藏殿、 大悲殿、金剛殿、藏經樓、曬經樓、枕山樓、方丈室及僧寮等。山頂有廣教寺的主要建築群,有山門,萃景樓、圓通寶殿、大聖殿、還有葵竹山房、三仙祠、支雲塔等。廣教寺周圍還有唐文學家駱賓王墓、望江亭、御碑亭、平倭碑亭、清末革命者白雅雨墓等景觀,有雙眼石、鴿子岩、磊落磯、寒玉泉、名盤醒石、仙人洞、淨智泉、題名坡、獅石、滴珠岩、海月岩等名勝。 支雲塔下的大聖殿是全山香火的中心。大聖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宇高崇,梁架精壯,為明朝建築。殿正中供奉的是廣教寺開山的師祖僧伽大聖坐像,兩側侍立著弟子慧崖和木叉。大聖殿兩側彩塑二十諸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