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是202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
- 作者:徐明卿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 頁數:135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67313
《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是202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是202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講授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圍繞廣播電視採訪與報導的主要環節展開,涉及廣播電視新聞的文本特性、核心的採訪理念以及具體的方式方...
《廣播電視新聞採訪報導》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祥敏。本書可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學習“電視採訪”“廣播電視節目製作”“電視新聞”等課程教材,也是電視從業者學習電視專業知識的必讀書。內容簡介 《...
《高端訪談》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人物訪談節目 ,由鄒韻、王冠、李曈曈、何岩柯擔任記者。節目定位關注國際焦點、洞察世界風雲,專訪各國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全球熱點話題發問,就焦點問題追問,就世界之變、時代之變、...
電視採訪是電視記者認識客觀事物,採集發掘事實與信息的調查研究活動。電視採訪與報紙廣播採訪區別在於 報導事實材料的手段不同。電視記者將新聞事實轉化為流動的畫面和聲音進行傳播,訴諸於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這體現了電視這一現代化電子媒體...
《電視採訪報導》是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網路與新媒體本科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是現代廣播電視學的核心課程。課程注重經典與創新,理論與實踐並重,結合中外視聽節目案例著重講授現代電視採訪報導的理念、實務技巧與方法,課程也探討媒體...
《面對面》是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一檔長篇人物專訪節目。欄目秉持新聞性、權威性、關注度、影響力的訴求,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用對話記錄歷史,以人物解讀新聞。節目於每周日21:30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歷史沿革 1993年5...
記者是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擔任採訪報導攝影的工作人員。總體概述 從事信息採集和新聞報導工作的人通常稱為記者(Journalist或Reporter)。採訪,媒體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過記者和被獲取信息的對象面對面交流。新聞...
廣播採訪是一種不同於但和電視採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採訪模式,幾乎所有的廣播電台都會有廣播訪談節目。將新聞事實轉化為聲音進行傳播,訴諸於觀眾的聽覺。百科詞條 常見的廣播職業有: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
廣東人,籍貫北京,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曾經的廣播主持人,幽默風趣善於調侃。 他以前在北京交通廣播主持的《1039交通服務熱線》,和在BTV-5主持的《首都經濟報導BBR》擁有無數擁躉,收聽收視率都讓北京其他媒體同行汗顏。他還在北京衛視主持《...
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廣播學院舉行了第一次校園行活動——“電視調查性報導暨《新聞調查》節目發展高級論壇”。2004年6月1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了第二次校園行活動——“調查性報導”暨《新聞調查》節目研討會。2004年11月,又在...
它可以系統地、形象地報導事物發展的過程。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導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台節目的骨幹和主體。定義 1990年7月,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學研究委員會和中央電視台研究室牽頭,組織電視新聞理論者和實踐工作者...
《電視採訪(第2版)》是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祥敏。 相關星圖 曾祥敏的主要著作 共3個詞條1188閱讀 廣播電視新聞採訪報導 出版時間:2013年 電視採訪 出版時間:2010年 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分眾化傳播 出版時間:201...
廣播電視學專業立足於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於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採訪、報導、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
現場報導對廣播電視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採訪提問的技巧等,電視記者還要對自己在鏡頭前的表現有準確的把握。簡介 現場報導就是新聞記者在新聞事件現場手持話筒將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向觀眾做口頭敘述,同時...
同時取消小片頭並將《世界報導》合併到《晚間新聞》,而《體育新聞》則在央視體育頻道的18:00時段播出。2005年《晚間新聞》的改版被視為央視改進新聞報導的大事,據央視新聞中心的負責人表示,集中最精銳的採訪和編輯力量,把《晚間新聞》...
《廣播電視新聞採訪與寫作(第2版)》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述廣播電視新聞採訪,下篇講述廣播電視新聞寫作。 學習廣播電視新聞採訪與寫作的好途徑是走出去採訪,提起筆寫作。美國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丹·拉瑟認為,學習報導的好方法就是走出去報...
第6版做了大量的更新,實用性強,重視採集新聞、採訪、合成節目、新聞寫作、報導、編輯、演播室工作、直播報導等實務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版還吸納了數位技術和媒體融合的成果,為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教師和實務工作者提供了最新指引。...
新聞採訪需要各種中介工具,下面我介紹幾種工具 1,廣播錄音採訪 廣播錄音採訪就是指藉助錄音機採制報導的一種廣播媒介採訪形式。2,電視攝像採訪 指的是藉助攝像機採制電視新聞報導的一種電視媒介採訪形式。3,電話採訪 是指記者藉助電話...
《廣播電視名家訪談》是2010年02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乘虎。內容簡介 《廣播電視名家訪談》內容簡介: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傳媒大學校慶55周年之際,《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也迎來了30周年刊慶。《現代...
2012至2015年間,近距離報導了6次中美兩國元首“習奧會”中的4次。2017年8月,王冠被美國亞洲協會評為“2017亞洲青年領袖”,他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記者。個人作品 專訪美國國務卿克里和財長盧 克里承認: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嚴重...
完成了對兩岸政黨對話、制度化協商的系列報導,專訪了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中國對外友協黨委書記李曉琳、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國民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邱毅、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等兩岸高層人士。製作...
6.按照新聞的題材來分,有典型報導、綜合報導、述評性報導、批評性報導。7.按照新聞傳播的手段來分,有口頭新聞、文字新聞、廣播新聞和電視新聞。主要性質 真實性 1.新聞五要素必須明確無誤。即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和事情...
廣播新聞,新聞性廣播內容和報導形式。狹義解釋 廣播新聞狹義上指的是廣播訊息,與報紙的訊息相類似。廣義解釋 廣義上講,廣播新聞是指以廣播為傳播手段對新近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的報導,泛指所有的新聞性廣播內容和報導形式。
2017年6月起,擔任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時代楷模發布廳》發布人。2020年4月,作為疫情見證物推介人參加清明節特別節目《戰“疫”正清明》。2021年9月起,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實採訪節目《吾家吾國》製作人、主持人。 人物經歷 2003...
新聞主播(anchor)是電視廣播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其主要職能是播報新聞、新聞採訪、節目主持及相關節目編輯等工作。詞語含義 新聞主播,或新聞報導員,通常指在電視台、電台或網際網路等電子媒體上報導新聞的人。不同國家對主播的定義或身份...
《焦點訪談》是中央電視台於1994年4月1日推出的深度新聞報導欄目。節目通過調查、追蹤和隱性採訪報導揭露社會生活多個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實現電視新聞節目輿論監督功能。節目於每天19:38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並機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