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志山

廣志山

黎城襄垣兩縣搭界處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廣志山。廣志山俗稱廣志垴,又名中陽山。此山巍峨險峻,峭壁如削,峰頭聳入天際。晴天麗日,在此登高望遠,百里之內,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胸志開豁,故從黎城乘車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達廣志山的山腰。這裡腹地坦闊,草綠如茵,林泉相映,環境幽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志山
  • 地理位置黎城
  • 海拔:1807米
  • 別稱:中陽山
自然資源,老君廟,奶奶廟會,革命聖地,中天落日,相臨景點,相關詞條,

自然資源

山中蒼松翠柏,松木參天,叢生的灌木遮天蔽日,一片浩瀚;古老而幽靜的廟宇若隱若現,藏於林海之中;飛禽走獸遍及山間,野生藥材種類繁多,比比皆是,故有“寶垴”之稱。春末夏初的廣志山,草木蔥鬱,鳥語花香,置身其中,風景迷人,為夏季避暑勝地。
此山巍峨險峻,峭壁如削, 峰頭聳入天際。晴天麗日,在此登高望遠, 百里之內,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胸志開豁,故從黎城乘車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達廣志山的山腰。這裡腹地坦闊,草綠如茵,林泉相映,環境幽美。基於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解放以後,黎城縣在這裡建立了藥材場,進行經濟開發。他們種植品質優良的黨參連翹黃芪、紫胡等數十種名貴藥材;還飼養著許多活潑可愛的梅花鹿,鹿兒活蹦亂跳,煞是好看。

老君廟

廣志山的古代建築物主要是廟宇,規模較大的有三處,每處相隔一公里,呈一線狀,下層是最早的老君殿。據廟內碑載“老君殿始建於南唐交泰元年”,即公元958年,距今千餘年。中間規模最大,是廣志山建築物風格,景致壯觀,別具風致,和其他廟宇相比,堪稱建築藝術之傑作。玉皇殿奶奶廟分建在頂峰的兩座山頭,雖相距僅20餘米,但因峭壁懸崖,無法通行,故與兩廟同時建起高達9米的天橋一座,供遊人通行。廣志山的廟宇,建築幽雅,結構合理,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每當春夏之際,此地林木青翠,鳥語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這蒼山翠松之間,掩映著一座千年古剎---老君廟。老君廟始建於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是上黨地區員古老的寺廟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將孫悟空煉成鋼筋鐵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廟在古時曾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築:前後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懸樑挑角,雕樑畫棟。可惜年久失修,現僅存梳妝樓、戲樓和廂房數間。從老君廟沿山徑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層層疊疊,青蒼撲野。約行二里許,便可直達峰巔,峰尖有
二個,相距20餘米,中間有一條高達9米的人造天橋相接。這兩個峰頂,高接雲天,上面分別建玉皇殿和碧霞宮一座 ,相互輝映,蔚為壯觀。隔日登臨山巔,上撫藍天,下履松濤,如臨仙境一般。在這裡放眼遠眺,八百里太行乾山萬壑,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許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過許許多多詩篇。真是“凌巔始識天地雄”。清朝名士李潔登峰之後, 賦詩讚嘆:“歸途還與銀蟾接 ,帶得天香下暮煙”。足見詩人迷戀廣志之深。“登上廣志垴,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登臨廣志山的遊人絡繹不絕。

奶奶廟會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兩次傳統廟會, 規模盛大, 香客無數。趕廟會的絕大多數是黎襄兩縣的百姓。提起廣志山的奶奶廟會, 還流傳著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 襄垣縣城北關住著一戶姓王的人家,老夫妻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取名叫王招弟。這個招弟長到十七歲,仍沒招來一個弟弟。老兩口相隨上山燒香求子。誰知這招弟不守“本份”,她不顧當時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建規矩,竟然悄悄地跟隨而來,到了山上,老兩口到廟裡燒香,招弟媽突然發現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後叩拜。她非常生氣,就衝著招第罵道:“我的姑奶奶,誰讓你來的?”隨手一巴掌打在招弟頭上。 不料一巴掌擊中要害,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後,人們就把她“說骨親”嫁給一個黎城人埋在廣志垴上,據說她成了神。人們為了紀念她,給她塑了像,修了一個奶奶廟, 自此以後,“奶奶廟”香火不絕,襄垣黎城兩縣百姓也就結起了“親家”。黎城人見了襄垣人叫“小舅子”,襄坦人見了黎城人戲稱“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數千年,誰也沒意見。
廣志山梳妝樓廣志山梳妝樓

革命聖地

廣志山不僅有著秀麗的風光和優美的民間傳說,它更是—座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勝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開來華北前線,以太行山為依託,開闢了晉冀魯豫根據地。 八路軍總部後方醫院就駐紮在這裡。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一二九師的後方醫院,兩年多的時間裡,先後有400名傷病員在這裡療傷康復,重返抗日前線。1940年秋,日寇集結一個營的兵力進攻廣志山,山上僅有一個警衛連駐守,30餘名八路軍戰士憑藉著廣志山天險和當地民兵的大力配合,激戰兩晝夜,擊退日寇瘋狂進攻,保衛了醫院的安全。此次戰鬥,八路軍有42名幹部、戰士和民兵為保衛後方醫院而壯烈犧牲,烈士遺體葬於廣志峰之陰。1987年,黎城人民在主峰北側為在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建亭紀念,永志不朽。
廣志山烈士紀念亭廣志山烈士紀念亭
1941年秋天,總部特務團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居高憑險英勇地痛擊了日軍的進攻。這就更為廣志山增添了光輝的色彩。今大的廣志山,已經成為名聞遐邇的遊覽勝地。為了適應旅遊業的發展需要,黎城人民政府拔款修繕了古遜遺址,修築了公路,提供了旅遊服務設施,對這裡進行了綜合開發利用。可以預見,廣志山一定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中天落日

廣志山本身又有內八景可供賞觀:上山第一景是土地廟所對的大石崖,望去酷似一隻振翅欲飛的雄鷹,曰“雄鷹勵羽”;它對面的老君殿建在一個環抱的山岫中,上下梯田宛然相扣,就像陰陽魚,稱為“太極圖”;向上攀登,有寬2.6米、高500米的高大石梯直通天際,名之為“登天有路”;將及老頂,有一處懸崖,高可數十丈,崖頭平坦,有一棵宛若蒼龍的古樹,面前一望無際,浮雲常在腳下遊動,曰“平步青雲”;登上絕頂,有袖拂天星之感,稱“登峰造極”;兩峰連線處有一石
橋,稱“復道行空”;山後有老天池,名曰“耄耋天池”;傍晚站在廣志山觀日落,可以看到夕陽在離山老高處沉落的奇特景觀,稱之“中天落日”。
1990年,黎城縣政府經實地勘察,選定新八景,廣志山的“中天落日”即為其中一景,縣長李補安為此撰序賦詩:《中天落日》 廣志山高,危峰獨秀。近晚立峰巔觀日落,赤雲蒼山,氣勢恢弘,四海雄風,盡舒展於胸中。五行多奇秀,今來廣志游。雲自胸中起,日打腳下收。河川飄纖發,山巒攢拳頭。廊廟聳崔嵬,中立梳妝樓。廣志山不僅落日好看,日出也很有特色。每逢晨曦初露,東方那率先射出的一抹陽光將廣志山的玉皇頂染就一片紅色。學者高熙有詩曰:
群山起伏朝中陽,略遜五嶽也非常。
朝日未升巔已紅,諸峰皆暗頂猶亮。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